内蒙古蒙草公司创新我国生态修复数据化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8-12-14 10:40:09丨来源:经济参考报丨作者:张云龙 安路蒙丨责任编辑:李雯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蒙草公司”)20多年来采集千余种种质资源,收录亿万条生态大数据,用一株株乡土草种,修复发展之痛,开创我国生态修复乡土化、资源化和数据化的新模式。

让沙化裸露的草原重返草长莺飞,将沙石遍地的荒滩变为城边草原,为千疮百孔的矿山恢复百年前的绿色……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蒙草公司”)20多年来采集千余种种质资源,收录亿万条生态大数据,用一株株乡土草种,修复发展之痛,开创我国生态修复乡土化、资源化和数据化的新模式。

多年来,蒙草公司从大自然中选取抗逆性最强的乡土植物,然后进行引种、驯化,目前已培育出160余种可应用在生态领域的乡土草种,它们普遍具有“耐旱、耐寒、耐盐碱”“低碳、低成本”和“高存活率”的特性,被统称为“蒙草”。

研究数据表明,“蒙草”草坪比进口草坪节水30%以上,存活更久、后期维护费用更低,存活时间可达10年以上,养护费用仅是进口草坪的1/2

内蒙古大草原拥有近2500种植物,草种资源十分丰富。在驯化乡土草种的过程中,蒙草公司很早就意识到挖掘保护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多年来,蒙草人几乎走遍了北方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区,并将业务布局拓展至西藏、新疆、云南、陕西等地。

截至目前,蒙草公司已收集乡土植物种质资源2000余种,植物标本2000余种、33000余份,土壤样本40万余份,正在为中国打造一座世界级的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小草诺亚方舟”。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草业专家任继周认为,种质资源是一种国家战略资源,草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产业,蒙草公司多年来能坚持挖掘保护乡土草种,将草种资源和草种业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对国家战略安全具有深远意义,建立起种质资源库是百年大计。

有了种质资源还远远不够,不攻克野生植物育种难关便无法大量用于生态修复。蒙草公司成立了当时国内唯一一家以草原生态系统研究为主要方向的民营研究院,汇聚国内顶级专家学者,并与大学、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目前蒙草公司累计投入近10亿元科研经费,建立了京津冀乡土植物研究院等12个生态科研机构,先后获得各类专利发明十多项,审定国家及自治区草品种15个,国家植物新品种权4项。目前,公司种业销售年产值已达近3亿元人民币。

蒙草公司还将多年实地经验取得的一手生态信息转换为基础数据,构建起蒙草生态大数据平台,只需点击一个地图坐标点,就能获知该区域在历史上水、土、气、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资源情况,结合蒙草现有的种质资源积累,就能为当地提供最接近原生状况的生态修复技术方案,迈向生态治理的大数据时代。任继周认为,信息化和生态科学是后工业时代最主要的两大特点,蒙草的生态大数据平台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结合。

借助生态大数据平台,蒙草公司已完成上千项优质工程,包括将呼和浩特市大青山脚下的乱石荒滩恢复成历史上的草原景观;解决百年老矿扎赉诺尔露天煤矿明火燃烧、地质蠕动、地下渗水等问题,其中矿区已成功生长原生植物50多种,逐步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

目前,蒙草公司修复面积近1700万亩,建立对草原、矿山、荒漠、盐碱地、节水园林等地生态修复模式,同时形成绿地节水、城镇周边荒废土地植被恢复、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等上百项技术标准,填补多项行业空白,指导生态修复项目有标可依、便于推广。

今年,蒙草专门成立生态大数据公司,目前的产品主要有区域生态大数据和产业大数据,可对生态系统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并且服务于产业生态管理、产业决策,实现为生态体检、为产业导航。

蒙草公司执行总裁高俊刚表示,目前已为内蒙古、西藏、青海、陕西等多地建立生态大数据平台,用大数据指导草原、青藏高原、祁连山、三江源、秦岭、黄土高原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建设只有依托“大数据+草种业”的科学体系,才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同时有助于研判、预警生态发展趋势,根据区域生态提供经济发展决策依据,成为生态的“智慧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