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杞麓湖畔的喀卓人(兴蒙乡提供)
他们是忽必烈的后裔,却远离北疆来到彩云之南定居;他们的先祖也曾策马奔驰、放牛牧羊,而今他们却放下鞭子、耕种打鱼;尽管他们远离草原几个世纪,但马头琴的旋律依然悠扬、那达慕上的汉子依旧剽悍……
供奉着成吉思汗、忽必烈、蒙哥塑像的三圣宫(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三圣宫中供奉的成吉思汗(中)、忽必烈(右)和蒙哥(左)塑像(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七百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南征的蒙古骑兵后裔落籍在这个云南小乡村,如今云南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乡——云南省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765年来,这个马背民族的后裔群体,历经艰难岁月的荡涤、风雨的洗礼,生产和生活方式几经变迁,在与当地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有了不一样的语言、服饰,甚至面庞。但始终不变的,是蒙古族儿女存于血液基因的信仰和传承。凤凰山上巍峨屹立的三圣宫内,庄严供奉的成吉思汗、忽必烈、蒙哥塑像以及元、明、清碑刻,似乎在诉说着他们的思念、自豪和向往……
尽管远离草原,兴蒙乡的蒙古族群众依然保留了许多传统文化,每逢那达慕大会,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兴蒙乡供图)
兴蒙乡是云南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地,地处滇中南部的杞麓湖湖盆区,素有历史上“鱼米之乡”和近代以来“建筑之乡”“歌舞之乡”“甜瓜之乡”等美誉。目前全乡总人口5766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95.2%。定居在这里的蒙古族是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南征、镇守曲陀关都元帅府、后落籍云南的军人后裔。
云南省蒙古族研究会会长赵云峰向来访者介绍云南蒙古族文化(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兴蒙乡作为传统农业乡,盛产甜瓜(兴蒙乡供图)
765年来,这些马背民族的后裔在杞麓湖上撑船捕鱼、围湖垦田,如今兴蒙乡已成为传统的农业乡,盛产甜瓜、葡萄,全乡种植甜瓜2100余亩(含复种)、葡萄400余亩,实现收入2820万元,成立甜瓜、葡萄等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高原特色农业成为兴蒙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身着蒙古袍的兴蒙乡乡长杨速华向参观者介绍兴蒙乡文化历史(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身穿特色服饰的兴蒙乡少数民族群众(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作为云南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乡,在近800年的历史变迁中,兴蒙乡蒙古族形成了以喀卓语、“三叠水”服饰、喀卓人歌舞、“三杯杯酒”、太极鳝鱼、蒙乡烤鸭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特色,那达慕、忆祖节、鲁班节等传统节日隆重而影响深远,传统建筑手工艺水平远近闻名。
身着特色服饰的兴蒙乡群众迎接远道而来的宾朋(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近年来,兴蒙乡秉承保护传统村落、建设特色民居、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围绕建设南方蒙古族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加大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力度,积极争取传统村落保护项目,白阁和下村、桃家嘴分别被列入第二批和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将形成传统村落片区保护规范、特色民居建设有序、民族文化绚丽多彩的南方蒙古族村落群。
目前,这些身在彩云之南的草原儿女们正围绕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优势农业,突出文化旅游业、生态农业两大产业,推动历史民族文化、特色优势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不断建设家乡、发展家乡。
更多图片带你走进兴蒙乡,走近身在彩云之南的草原儿女:
兴蒙乡特色服饰(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兴蒙乡特色服饰(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兴蒙乡学校课堂中身着特色服饰的孩子们(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兴蒙乡学校操场上,身着特色服饰的孩子们正在玩耍(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在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支持下,兴蒙乡学校里开设了马头琴课程,这里的孩子们可以深度感受学习民族文化(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正在拉马头琴的兴蒙乡小女孩(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穿着各式蒙古袍的兴蒙乡蒙古娃(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穿着各式蒙古袍的兴蒙乡蒙古娃(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穿着各式蒙古袍的兴蒙乡蒙古娃(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穿着各式蒙古袍的兴蒙乡蒙古娃(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作为传统农业乡,这里土地平旷、绿意盎然(兴蒙乡供图)
田野间天高云淡、草木葱茏(兴蒙乡供图)
身着特色服饰的农民在大棚中摘辣椒(兴蒙乡供图)
兴蒙乡群众在风景秀丽的杞麓湖区荡舟打鱼(兴蒙乡供图)
兴蒙乡群众在湖面上泛舟打鱼(兴蒙乡供图)
尽管远离草原,兴蒙乡的蒙古族群众依然保留了许多传统文化,图为那达慕大会祭祖活动(兴蒙乡供图)
尽管远离草原,兴蒙乡的蒙古族群众依然保留了许多传统文化,图为那达慕大会上的摔跤比赛(兴蒙乡供图)
尽管远离草原,兴蒙乡的蒙古族群众依然保留了许多传统文化,图为那达慕大会上的马头琴表演(兴蒙乡供图)
兴蒙乡的跳乐活动(兴蒙乡供图)
兴蒙乡传统节日忆祖节(兴蒙乡供图)
兴蒙乡特色美食(兴蒙乡供图)
航拍兴蒙乡(兴蒙乡供图)
(资料提供: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