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之际,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乌兰牧骑60年来的发展情况,表达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贡献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勉励他们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文艺轻骑兵”。
草原上的报春花
我与乌兰牧骑同龄,平生最早看到的专业文艺队表演,就是家乡土默特右旗乌兰牧骑的演出。那时,不知道“乌兰牧骑”这个名称从何而来,只觉得乌兰牧骑像一缕春风,给闭塞的普通百姓送来希望,让孩子们的想象插上美丽的翅膀。从事政协文史工作后,去苏尼特右旗征集史料和调研,走近乌兰牧骑,第一批乌兰牧骑队员的回忆史料,读后令人感动。
在辽阔的内蒙古大地上,有一面红旗在草原上飘扬了60年,有一首赞歌在草原上嘹亮了60年,有一支小分队在草原上驰骋了60年。这面红旗上跃动着四个大字:“乌兰牧骑”;这首歌是乌兰牧骑的队歌:“我们是草原的轻骑兵,送歌献舞为人民……”这支小分队就是把党的温暖送到农牧民心中的草原轻骑兵———乌兰牧骑!
在蒙古语中,“乌兰”为红色,是光明的象征;“牧骑”是嫩芽的意思,孕育着勃勃生机。依据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文艺工作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一株大树,文艺事业就是一个枝叶,那小小的牧区文艺工作,就是枝叶上的一个小嫩芽。
当年的文艺工作者这样诠释“乌兰牧骑”,把她比作社会主义树干中一簇红色的幼芽,并将其原意引申,赋予了新的内容,成为后来人们熟悉的草原文化工作队。
让我们先踩着历史的脚印,将时光回溯到60年前:
新中国完成农业合作化和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确定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一个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高潮正在到来。内蒙古各族人民也为之而欢欣鼓舞,但当时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地域辽阔、人口分散、交通不便,不但经济落后,文化生活方面更显贫乏,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而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蒙古族和其他各族人民,正热切地期待着富裕、繁荣、文明的日子在草原上早日实现。
党和政府十分关切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人民的心愿,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曾多次发出指示,要求各地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牧区的经济和文化事业。针对牧区长期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影、演出、展览、图书的实际情况,在各旗县普遍建立了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主要服务的文化馆和文化站。但是,由于机构性质和队伍结构所限,文化活动仍很难深入到广大边远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
为此,1957年初,根据时任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主席的乌兰夫指示,文化主管部门派出专人调查研究,决定建立装备轻便、组织精悍、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活动的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把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直接地、经常地送到广大农牧民居住和生产的浩特与牧场。
60年前的草原满目疮痍,百业待新。发展经济、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宣传党的政策,亟须一支适应居住分散牧户的文艺工作队伍。
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苏尼特右旗,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牧民人口9000多,是锡林郭勒盟境内居住最分散的一个牧业旗。草原辽阔,沙漠延绵,交通极为不便。但是,苏尼特右旗有着悠久的文化艺术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民族文化艺术在崎岖坎坷的道路上不断发展繁荣。
据资料记载,苏尼特右旗很早就在敖包集会、旗那达慕及婚庆节日有不同规模的文艺表演活动。20世纪30年代,扎萨克王都嘎尔苏荣就组织了一支专业文艺音乐队,为王府庙会、敖包盛会及迎送来宾等活动表演,是为极少数王公贵族、上层人士服务的文艺小团队。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非常关心和重视人民文化艺术工作,苏尼特右旗的群众文化工作一直比较活跃。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和筹备,在各级党政部门的关怀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1957年6月17日,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在苏尼特右旗诞生了,草原上的报春花首先在这里开放了!
送歌献舞为牧民
春风把乌兰牧骑成立这一喜讯带到牧场,牧场欢腾起来,广袤无垠的露天舞台成了牧人欢聚的地方;春风把这一喜讯带到蒙古包,蒙古包里响起了优美动听的马头琴旋律。草原醒了,唱起了欢歌:乌兰牧骑,金色的种子,在草原上播种;乌兰牧骑,春天的新芽,在阳光下成长……苏尼特草原因了乌兰牧骑的名字充满了新生活的喜悦。
乌兰牧骑的第一批队员共有九名;乌兰牧骑的建队装备共有两辆马车、两块幕布、两顶帐篷、三盏煤气灯、四套服装、一套播放器和几件简单的乐器;乌兰牧骑创作的第一批节目是:短剧《两朵红花》《为了孩子们》,器乐独奏《阿萨尔》《八音曲》,好来宝《党的关怀》《宏图》《幸福之路》,舞蹈《挤奶姑娘》以及蒙语相声、歌曲等。
就是这九个牧民儿女,举起了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旗帜,凭着对父老乡亲们的热爱和一股吃苦劲,踏上了光荣的征途,足迹遍布苏尼特草原,把丰富多彩的节目送到牧民的蒙古包前。
曾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亲切接见的乌兰牧骑第一批老队员伊兰回忆起当年的经历,仍很激动:“乌兰牧骑一诞生就受到牧民慈母般的关怀与热爱,这证明了党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是正确的,是深受牧民群众欢迎的。作为第一支乌兰牧骑的队员,下牧区演出经历的艰苦与牧民水乳交融的感情是终生难忘的……”
一年中,乌兰牧骑队员有八九个月行进在茫茫草原。他们在羊圈栏杆上压腿,在草地上练歌。他们边走边演,把舒缓优美的歌声、热情欢快的舞蹈、深沉悠扬的马头琴曲,送到村屯、浩特和一个个放牧点,把各种服务送到蒙古包。他们不辞劳苦常常为一两个正在放牧或卧病床榻的牧民进行专场演出,牧民们感动得涕泪交流。有时天阴下雨或风沙弥漫,队员们照样化妆登场,一丝不苟,认真演好每一个节目。
不光演出,为牧民服务也是他们的基本任务。一次正在演出,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一位年轻牧民勒住马说:“笃日玛的小女儿出去放羊,到现在还没有回来!”队员们停止了演出,随牧民去找小姑娘。草原的夜空,一盏明亮的灯在闪烁着,给牧羊的小姑娘照亮了回家的路。
1965年盛夏,队员们经浑善达克沙漠,来到阿其图公社乌日根大队。这里位于沙漠边缘,气候干燥,人畜饮水都很困难。队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晚上演出,白天为当地牧民打井。一碗碗清甜的水端到牧民面前,老阿爸激动得热泪盈眶,老额吉亲吻着队员们的额头,为他们祝福。牧民们端起马奶酒,捧出“哈达”,用最敬重的礼节招待队员们。一口清水井,浸透着乌兰牧骑对牧民的深情;一句知心话,暖透了队员们的心房。从此,在草原深处,有一口井,旁边立着一块石碑,上边刻着“乌兰牧骑井”五个鲜红的大字。
乌兰牧骑队员在与农牧民的长期交往中,坚持着这样的信条,即“五不走”:水缸不满不走,院子不干净不走,不征求意见不走,饭费不结清不走,服务项目不完成不走。“六不分”:不分观众多少有求必应,不分生活好坏以苦为荣,不分路途远近送戏上门,不分时间早晚接送观众,不分场地好坏见缝插针,不分严冬酷暑坚持演出。
这是他们的口号,也是他们的真实行动,因为他们已置身于农牧民之中,他们的心和农牧民贴得很近。牧民点分散,有时刚演完,又来了一批牧民,他们不用卸妆再接着演。为照顾分散的牧民,每到一个演出点,用车把牧民接来,演完再送回去。一边演出,一边帮牧民剪马鬃、挤牛奶、洗羊、打草、理发、修围栏等。还经常搞些“乃日”(联欢),与牧民一起唱歌、跳舞、摔跤、赛马。
在牧区演出,有的地方没有灯,栽两根杆子,拉根铁丝,吊上几个大棉花球,沾上油用火点着燃烧。一场演出下来两个鼻孔全是黑黑的油烟。一张嘴唱,小虫子飞进嘴里堵住了嗓子,咳出来再接着唱。
乌兰牧骑为牧民送歌献舞、热情服务的事迹传遍草原,每当乌兰牧骑的大胶轮车和鲜红的队旗出现在远方,牧民们便纷纷从蒙古包里跑出来,奔走相告:“玛奈乌兰牧骑依日勒!”(我们的乌兰牧骑来啦!)孩子们更是乐得蹦蹦跳跳,庆贺这美好欢乐时刻的到来。
草原上的孩子是快乐的,但是草原地广人稀,孩子们很少有机会与外界接触,文化生活贫乏。业余时间,只能跟着大人们唱一些似懂非懂的歌曲。北京木偶剧团的一次演出启发了乌兰牧骑队员,随后他们派出四名队员出去学习,两个月后,内蒙古第一支蒙语木偶剧团在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成立了。从此,草原上的蒙古包里,苏木、乡镇的学校、幼儿园传出了孩子们开心的笑声。《聪明的小白兔》、《金鸡冠的小公鸡》、《不讲卫生的猪八戒》、《三毛小淘气》、《两个好朋友》等木偶戏,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每次演完,小朋友们都要激动地站起来,舞动着叫喊,台上木偶问话,台下小朋友们答话,台上台下的欢笑声连成一片。1985年,《人民日报》刊登了文章《草原孩子第一次看到了木偶戏》。
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
这就是草原上的第一支乌兰牧骑。他们曾代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团体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国庆典礼阅兵式游行活动,他们乘坐的“乌兰牧骑彩车”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他们创作和表演的音乐、舞蹈、曲艺、木偶戏等,获得了国家和自治区金杯、奖章已达几十项。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国内的二十几个省市,还留在了日本,留在了蒙古高原,留在了苏联布里亚特美丽的乌兰乌德和赤塔,留在了匈牙利巴拉顿湖月光融融、树影婆娑、波光粼粼的仲夏之夜。
乌兰牧骑就像草原上的报春花,一朵朵、一片片相继开放。乌兰牧骑首先在牧区发展起来,以后逐渐推广到半农半牧区和农业区。到1966年初,内蒙古主要旗县基本上都建立了乌兰牧骑。乌兰牧骑这面鲜艳的旗帜在祖国北疆处处飘扬,内蒙古的文化艺术工作又揭开了一页新的篇章。
周总理生前十分喜爱和支持乌兰牧骑的事业,曾先后12次接见乌兰牧骑队员。1965年12月22日晚,在中南海紫光阁设便宴招待全国巡回演出归来的乌兰牧骑队员时说:“牧骑嘛,我建议要骑马,成个名副其实的牧骑。骑上马,带上帐篷,也挺好。不要进了城市,忘了乡村。要不忘过去,不忘农村,不忘你们的牧场。”
乌兰牧骑队员没有辜负周总理的教诲,几十年如一日,驰骋在美丽辽阔的千里草原上,成了名副其实的文艺轻骑兵。
多年来,乌兰牧骑从人民群众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和灵感,从民族民间优秀丰厚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创作演出了大量优秀的文艺节目,如《顶碗舞》、《牧民的喜悦》、《彩虹》、《鄂尔多斯婚礼》、《筷子舞》、《翔》、《梦中戈壁》、《腾飞的骏马》、《富饶美丽的内蒙古》等等,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内蒙古民族艺术的精品和典范。
60年来,乌兰牧骑就像一座大熔炉,又像一所大学校,把一批批年轻幼稚的队员铸造成一专多能的文艺工作者,把一个个含苞欲放的文艺新苗培养成艺术家。拉苏荣、牧兰、金花、德德玛、敖登格日勒、朝鲁、那顺等等,都是乌兰牧骑这所学校里成长起来的优秀艺术人才,乌兰牧骑成就了他们的事业,赋予了他们永恒的艺术生命。
乌兰牧骑是时代的骄子,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卫士。60年来,乌兰牧骑扎根基层、面向群众的初衷没有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本色没有变。同时,紧紧追随时代前进的步伐向前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调整节目内容,提高演出水平,增加服务内容,扩展活动范围,开拓出了更加广阔的发展新领域。
目前,内蒙古草原上活跃着的乌兰牧骑队伍已经有75支,每年演出超过7000场。60年来他们累计行程110多万公里,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演出30多万场,创造了内蒙古文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金色的草原有一支鲜红的花,根深叶茂美丽芬芳,在狂风暴雨中她娇姿挺拔,在飞雪严霜下她不褪光华。她给草原增添了奇异的光彩,好像天空中美丽的朝霞……”
这是多年来流传于内蒙古大草原上一支赞美乌兰牧骑的歌!今天,乌兰牧骑不仅是内蒙古草原上的一支鲜花,他们已成为全国人民的乌兰牧骑,在演出的万里长征途中,他们和全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乌兰牧骑已经成为全国文艺界一面鲜艳的红旗,乌兰牧骑播下的种子,必将在祖国大地上获得丰收。
“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乌兰牧骑的肯定和赞誉,也是对全区,乃至全国文艺工作者的鼓舞和鞭策。
(作者:梁耀君,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