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触阿尔寨石窟是因为保护问题,这座有“草原敦煌”之称的石窟寺名头很大,关注度却不高,而风蚀雨浸人为破坏则可能让这座石窟寺彻底消失,于是,我写了些呼吁保护的文字发表。文章反响不错,但有没有效果不清楚。只知道后来国家文物局专门来人考察,并列出专项资金修缮保护阿尔寨。
文化热常常是嘴上热,落实到行动时,文化只是个戏台,唱戏的主角是经济。其实文化做好了也是经济,比如好莱坞。但我们现在眼中的文化,除了搭台,顶多也就是旅游的附庸,这是我们的差距。
过了几年,我在横穿鄂尔多斯高原时,又来到了阿尔寨。远远望,突兀在鄂托克草原上的这座平顶山岗如天外来客,依然令人心动。走近看,山石凌乱,仍是自然貌。石窟门多已关闭,门外脚手架上有人正在施工维修。总的来讲,没有太多变化让人欣慰。
阿尔寨石窟寺(汉语名百眼窑)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一座低缓丘陵地貌中孤立突起的平顶红色砂岩小山上,是内蒙古最大的佛教石窟群。它因红色砂岩的阿尔寨山岗而得名。山岗高约40米,东西约300米,南北约50米,洞窟就分布在崖顶以下高约30米范围内的峭壁下。
阿尔寨有石窟65个,崖壁上还浮雕有覆钵式佛塔和方形密檐佛塔22座,其中有少量洞窟被沙石掩埋。山崖顶地势平缓,保存有6处寺院建筑遗址。由于山体岩石不适于雕刻,洞窟采用泥塑佛像和绘制壁画的方式表现佛教的相关内容,这种情况与西北地区的新疆和甘肃境内的石窟极为类似。
石窟中的塑像早已无存,但许多石窟内保存了精美的壁画,仅元代壁画就达600余平方米。壁画以宗教内容为主,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珍贵的世俗壁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尤以《蒙古帝王受祭图》《各族僧众礼佛图》等最为珍贵。
在阿尔寨石窟寺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早期回鹘蒙古文榜题,其内容涉及佛经及世俗生活,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回鹘蒙古文榜题最多的一处遗址。此外,还有藏文、梵文等文字的榜题,表明了当时文化交流的状况。
据专家考证,阿尔寨石窟寺始凿于西夏,以蒙元时期最盛,明末清初停止开凿和佛事活动,至于为什么停止,我还没看到这方面的研究。
阿尔寨石窟也有一些有趣的传说。西夏学者认为这里就是党项族崛起的根据地。而在当地则流传有成吉思汗率军在阿尔寨石窟筹谋最终灭取西夏的作战方案,并在此疗伤的历史传说。如今站在高岗之上,极目四野,天地辽阔,多少英雄壮举早成过眼云烟,唯有长生天安详宁静地注视大地,千年不变,万年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