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焦点关注>

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草原文化迎来"喷发期"

2017-02-04 09:56:41 | 来源:内蒙古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许浩成
摘要:5年来,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成效显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草原文化影响力、传播力显著增强。内蒙古作为草原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富集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为加快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平添了一份自信。

一个先进的政党,总是高擎着文化的旗帜。

一个自信的民族,永远焕发着文化的力量。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内蒙古从林海雪原到茫茫戈壁,从农牧民的文化活动室到城市里的大剧院,从文艺从业者到各个院团组织,到处都焕发着一股文化凝聚起来的力量,涌动着盎然的生机。

这股力量来源于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新一届党委班子对未来5年内蒙古文化建设进行的高瞻远瞩:

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守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引导管理。丰富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

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创新发展草原文化,为中华文化增添瑰丽色彩。

与5年前相比,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加快”二字体现了标准之变,显然对民族文化强区建设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发展草原文化的路径里,“创新”二字力负万钧。

5年来,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成效显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草原文化影响力、传播力显著增强。

文化承载历史,文明昭示未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已经吹响了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集结号。一幅内蒙古文化建设的宏伟画卷正在祖国北疆118万平方公里大地上徐徐铺展。

有担当——

守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更开放的姿态讲好内蒙古故事

包头市打造“好人365”品牌,好邻居彭景武荣登中国文明网封面人物。这个品牌广泛传播好人精神,已经成为一道“好人”大餐。

这只是内蒙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实践,守护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区已经建立起各级各类讲堂1万多个,形成了自治区、盟市、旗县(区)、苏木(乡镇)、嘎查(社区、村)五级多联动体系。全区各级各类媒体开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设置权威解读、图片新闻、专家访谈、典型人物、互动交流等栏目,深刻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内蒙古该如何凝聚起2500万草原儿女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守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高屋建瓴,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坚持不懈地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深入实施“三带三创”工程。

坚持不懈地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把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国民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发展中。

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这一系列具体又清晰的政策布局,如春雨悄然潜夜,润物无声。引领着内蒙古人民崇尚求真、崇善向美的精神追求,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

如果说文化的引领凝聚是守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在的强大精神力量,那么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则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为文化走出去注入新动力、提出新要求: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下联动、内外互动,讲好中国故事、内蒙古故事……”

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对于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用16个字生动而深刻地总结:“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李纪恒指出,开放发展是内蒙古实现富民强区的必由之路。

在首届中蒙博览会上,人文交流硕果累累,经贸合作持续升温。短短5天的博览会,共签署各类合作协议166项,合作项目协议投资额达到1485.9亿元。

文化的力量,让请进来谈合作,走出去话交流成为一种常态。我区蒙古族青年合唱团刚刚完成亚欧七国巡演,用草原天籁向世界传递着内蒙古声音。“中蒙文化周”“美丽草原我的家——斯里兰卡·中国内蒙古文化周”……文化在走出去的碰撞中,讲述精彩的内蒙古故事。

近年来,内蒙古与澳大利亚、意大利、新加坡、俄罗斯、蒙古、法国、丹麦、捷克、埃及、匈牙利及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文化交流。

显然,在自治区全盘经济“棋局”上,文化交流的“软”助力正以她的独特魅力成就着经贸合作的“硬”支撑,并将有助于打造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升级版。

文化传播中国好声音,让内蒙古声音更响亮。

内蒙古日报社的内蒙古客户端、大草原客户端、纵横新闻客户端、索伦嘎斯拉夫文新闻客户端、索伦嘎俄文新闻客户端已经开通上线半年,形成了4种语言、13种媒介、35个媒体的融媒体矩阵,以更快的速度、更多元的传播渠道,讲述着中国和内蒙古好故事。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启动实施“纳荷芽中蒙出版交流”工程、“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丝绸之路书香工程”工程、蒙汉文互译人才培养基地和基里尔蒙古文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项目,加快建设“中俄蒙文化走廊”,推动形成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走出去”新格局。

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内蒙古正在向世界展现着一个独特魅力、独特韵味、独特优势的文化形象。

有自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听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自治区著名二人台表演艺术家武立平备感振奋:“党代会报告为艺术家指明了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一个艺术家艺术生命常青的不二法门,人民需要我到哪里演,我就去哪里演。”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是艺术家们的操守,更是人民的期盼。

第十次党代会上,自治区党委新一届领导班子以深切的文化关怀回应着人民群众的热烈期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施重点文艺工程,扶持文艺精品创作,提高地区文化创造力,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繁荣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组织更多由群众唱主角的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的要求,也是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内蒙古在文化民生领域“做加法”,按照标准化、均等化的目标,加快供给,提高服务效能,努力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让“盲村”耳聪目明。5年来,嘎查村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与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基层点1.12万个,服务人口突破100万人次,广播电视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保障“免费开放”不差钱。中央及自治区各级财政年均投入约1亿元的“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年均投入近6300万元的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年均投入约1.3亿元的农村文化建设项目的实施,为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了资金保障。

这些年,人民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上收获更多获得感,受益于一系列政策“红包”,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又释放出强烈的“文化民生”信号: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

满足文化需求、改善文化民生,适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内蒙古文化建设呈现更加崭新的格局和气象。

自治区文化惠民已经形成品牌。“惠民演出全覆盖”“百团千场下基层”“草原音乐周末”“草原戏剧演出月”“四季内蒙古舞蹈季”等系列惠民品牌演出,仅2016年就开展8000多场,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文化民生”风生水起。内蒙古图书馆24小时不打烊图书馆,成为首府精神地标。“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在年底将完成1260个移动数字“加油站”的建设,实现19个边境旗县全覆盖。

这一个个数字,浓缩着内蒙古人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加,政府利好政策频出,文化活力不断增强……内蒙古已经形成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实施文化名家工程、重点文艺人才和乡土文化人才培养计划,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人才支撑。”看到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的这句话,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张宇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当前和今后一定要牢牢把握多出精品、多出人才这个工作中心,紧紧抓住创作优秀作品这个中心任务,大力实施草原文艺精品创作工程,要把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

内蒙古作为草原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富集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为加快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平添了一份自信。

内蒙古有自信,在未来的5年建成文化创造力迸发、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振兴、文化人才荟萃、文化体制完善、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的民族文化强区。

有目标——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同样是一双绣花拖鞋,赤峰市宁城御绣轩手工制品公司加入了契丹文化元素、科技元素、时尚元素,能卖到几百元一双;同样是文创产品,内蒙古博物院文博中心开发的特色产品供不应求;同样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千古马颂》成为中国首创大型马文化全景式演出,既是旅游产品又是艺术史诗……

这些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重塑着自治区文化产业的走向和格局。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李纪恒书记为如何才能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指明了路径,字字铿锵:

“培育壮大一批文化企业,谋划建设一批文化工程项目,推进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把我区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内蒙古是祖国北疆一方积淀丰饶的文化厚土,更是激情荡漾的文化热土。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支柱性产业,是一种基于理性考虑的必然选择。

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正为转方式、调结构增添亮色,发展文化产业,更是内蒙古发展的需要。

目前,自治区已经先后出台了14个政策性文件,在广阔的内蒙古草原上,蒙元文化、红山文化、河套文化、契丹文化正在融入全新的产业。如今,内蒙古一个个文化旅游园区、动漫产业园区、影视制作基地、数字出版基地等各类文化产业园区遍及各个盟市。在内蒙古这片草原上,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双轮正隆隆驶来。

数据可见一斑:2015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432亿元,是2004年的13.4倍。

内蒙古各地和各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创意、信息等产业的融合,大力发展数字内容、网络文化、手机电视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各类新兴文化业态发展迅猛,各种新的文化产品形态和文化服务业务层出不穷,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把该市场做的放给市场,社会能办好的交给社会。在过去的几年,内蒙古在制度层面为文化产业发展释放利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四大直属文化企业卸掉不利于发展的种种桎梏,电影集团在2015年首次实现扭亏增盈,释放出文化的最大活力,将叠床架屋的文化机构厉行精简,将人浮于事的冗员妥善安置,将文化体制内长期积累寄存的污垢果断拭去,增加了文化的活力!

政府重视、政策利好,内蒙古发展文化产业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金期。

这里是内蒙古。拥有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正在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担当,昂扬在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征途上。

这里是内蒙古。蕴含着中华文化之魂,正在以强烈的文化使命和自觉,释放着草原文化创新发展的活力。

如果说文化的引领凝聚是守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在的强大精神力量,那么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则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为文化走出去注入新动力、提出新要求: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下联动、内外互动,讲好中国故事、内蒙古故事……”

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对于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用16个字生动而深刻地总结:“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李纪恒指出,开放发展是内蒙古实现富民强区的必由之路。

在首届中蒙博览会上,人文交流硕果累累,经贸合作持续升温。短短5天的博览会,共签署各类合作协议166项,合作项目协议投资额达到1485.9亿元。

文化的力量,让请进来谈合作,走出去话交流成为一种常态。我区蒙古族青年合唱团刚刚完成亚欧七国巡演,用草原天籁向世界传递着内蒙古声音。“中蒙文化周”“美丽草原我的家——斯里兰卡·中国内蒙古文化周”……文化在走出去的碰撞中,讲述精彩的内蒙古故事。

近年来,内蒙古与澳大利亚、意大利、新加坡、俄罗斯、蒙古、法国、丹麦、捷克、埃及、匈牙利及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文化交流。

显然,在自治区全盘经济“棋局”上,文化交流的“软”助力正以她的独特魅力成就着经贸合作的“硬”支撑,并将有助于打造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升级版。

文化传播中国好声音,让内蒙古声音更响亮。

内蒙古日报社的内蒙古客户端、大草原客户端、纵横新闻客户端、索伦嘎斯拉夫文新闻客户端、索伦嘎俄文新闻客户端已经开通上线半年,形成了4种语言、13种媒介、35个媒体的融媒体矩阵,以更快的速度、更多元的传播渠道,讲述着中国和内蒙古好故事。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启动实施“纳荷芽中蒙出版交流”工程、“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丝绸之路书香工程”工程、蒙汉文互译人才培养基地和基里尔蒙古文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项目,加快建设“中俄蒙文化走廊”,推动形成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走出去”新格局。

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内蒙古正在向世界展现着一个独特魅力、独特韵味、独特优势的文化形象。

有自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听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自治区著名二人台表演艺术家武立平备感振奋:“党代会报告为艺术家指明了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一个艺术家艺术生命常青的不二法门,人民需要我到哪里演,我就去哪里演。”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是艺术家们的操守,更是人民的期盼。

第十次党代会上,自治区党委新一届领导班子以深切的文化关怀回应着人民群众的热烈期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施重点文艺工程,扶持文艺精品创作,提高地区文化创造力,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繁荣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组织更多由群众唱主角的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的要求,也是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内蒙古在文化民生领域“做加法”,按照标准化、均等化的目标,加快供给,提高服务效能,努力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让“盲村”耳聪目明。5年来,嘎查村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与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基层点1.12万个,服务人口突破100万人次,广播电视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保障“免费开放”不差钱。中央及自治区各级财政年均投入约1亿元的“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年均投入近6300万元的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年均投入约1.3亿元的农村文化建设项目的实施,为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了资金保障。

这些年,人民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上收获更多获得感,受益于一系列政策“红包”,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又释放出强烈的“文化民生”信号: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

满足文化需求、改善文化民生,适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内蒙古文化建设呈现更加崭新的格局和气象。

自治区文化惠民已经形成品牌。“惠民演出全覆盖”“百团千场下基层”“草原音乐周末”“草原戏剧演出月”“四季内蒙古舞蹈季”等系列惠民品牌演出,仅2016年就开展8000多场,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文化民生”风生水起。内蒙古图书馆24小时不打烊图书馆,成为首府精神地标。“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在年底将完成1260个移动数字“加油站”的建设,实现19个边境旗县全覆盖。

这一个个数字,浓缩着内蒙古人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加,政府利好政策频出,文化活力不断增强……内蒙古已经形成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实施文化名家工程、重点文艺人才和乡土文化人才培养计划,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人才支撑。”看到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的这句话,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张宇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当前和今后一定要牢牢把握多出精品、多出人才这个工作中心,紧紧抓住创作优秀作品这个中心任务,大力实施草原文艺精品创作工程,要把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

内蒙古作为草原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富集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为加快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平添了一份自信。

内蒙古有自信,在未来的5年建成文化创造力迸发、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振兴、文化人才荟萃、文化体制完善、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的民族文化强区。

有目标——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同样是一双绣花拖鞋,赤峰市宁城御绣轩手工制品公司加入了契丹文化元素、科技元素、时尚元素,能卖到几百元一双;同样是文创产品,内蒙古博物院文博中心开发的特色产品供不应求;同样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千古马颂》成为中国首创大型马文化全景式演出,既是旅游产品又是艺术史诗……

这些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重塑着自治区文化产业的走向和格局。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李纪恒书记为如何才能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指明了路径,字字铿锵:

“培育壮大一批文化企业,谋划建设一批文化工程项目,推进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把我区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内蒙古是祖国北疆一方积淀丰饶的文化厚土,更是激情荡漾的文化热土。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支柱性产业,是一种基于理性考虑的必然选择。

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正为转方式、调结构增添亮色,发展文化产业,更是内蒙古发展的需要。

目前,自治区已经先后出台了14个政策性文件,在广阔的内蒙古草原上,蒙元文化、红山文化、河套文化、契丹文化正在融入全新的产业。如今,内蒙古一个个文化旅游园区、动漫产业园区、影视制作基地、数字出版基地等各类文化产业园区遍及各个盟市。在内蒙古这片草原上,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双轮正隆隆驶来。

数据可见一斑:2015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432亿元,是2004年的13.4倍。

内蒙古各地和各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创意、信息等产业的融合,大力发展数字内容、网络文化、手机电视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各类新兴文化业态发展迅猛,各种新的文化产品形态和文化服务业务层出不穷,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把该市场做的放给市场,社会能办好的交给社会。在过去的几年,内蒙古在制度层面为文化产业发展释放利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四大直属文化企业卸掉不利于发展的种种桎梏,电影集团在2015年首次实现扭亏增盈,释放出文化的最大活力,将叠床架屋的文化机构厉行精简,将人浮于事的冗员妥善安置,将文化体制内长期积累寄存的污垢果断拭去,增加了文化的活力!

政府重视、政策利好,内蒙古发展文化产业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金期。

这里是内蒙古。拥有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正在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担当,昂扬在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征途上。

这里是内蒙古。蕴含着中华文化之魂,正在以强烈的文化使命和自觉,释放着草原文化创新发展的活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