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皇太后
东北是大清王朝的发祥地,也是其祖陵(其远祖葬永陵,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葬福陵,太宗文皇帝皇太极葬昭陵)所在地。康熙皇帝于康熙十年(1671年)第一次到东北巡幸祭祖,从此定下大清皇帝要亲自来东北谒陵的祖制。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三次(1671年、1682年、1698年)到东北来祭祖。此后,乾隆四次(1743年、1754年、1778年、1783年)来东北祭祖,嘉庆二次来东北祭祖,道光一次(1829年)来东北祭祖。从道光皇帝1829年到东北来以后,大清皇帝来东北祭祖也就成了“绝后”的一次。由于大清王朝内外交困,江河日下,各地农民不断起义,外国列强入侵,国无宁日,财力匮乏,道光以后的皇帝很少巡幸,也就没能把来东北祭祖的这个“祖制”遵从下来。
乾隆三十三岁的生日庆典在科尔沁草原的达尔罕王府举办,这在科尔沁草原有记录的历史上,还是唯一的一次。这天,京师与各直隶省都“各建道场,诵经祝寿”京中百官分队而列,“望阙叩头”。但乾隆八年万寿节的“主会场”是在科尔沁草原的达尔罕王府。在这里,乾隆皇帝大宴蒙古王公。据说庆典的序幕从半夜子时就开始了,折腾了半宿一天,个个都精疲力竭方结束。在这次万寿节上,科尔沁蒙古王公联合向乾隆皇帝进献了“九龙盒”即九九八十一盒食品。食品有:万字饼、寿字酥、福字饼、禄字酥、吉祥饼、如意酥、福寿饼、鹤年酥、长春饼、百花酥、七星饼、桃花酥、三桃饼、松仁酥、松寿饼、苹果、百合、鸭梨、广橙、蜜饯桃脯、蜜饯杏脯、蜜饯果脯、蜜饯杂脯、熏猪肉、熏鸡肉、熏鸭肉、熏杂肉,计二十七种,每种三盒,共八十一盒。“九龙盒”的喻意在于九字,九是数目字中最大的数,古人说“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蒙古王公以最大的数字向乾隆帝进呈食品,以表示祈祝皇帝万寿无疆,永久统治。
乾隆选择在达尔罕王府驻跸,除体现大清皇帝对科尔沁蒙古的厚爱外,也带有对第四代达尔罕王罗卜臧衮布家族考察的性质。因为罗卜臧衮布的第三子色布腾巴勒珠尔,九岁时作为备指额驸(皇帝女婿的候选人),正在宫中读书。色布腾巴勒珠尔聪明伶俐,读书用功,很受乾隆皇帝的喜爱。这次在科尔沁草原巡幸期间,达尔罕王给乾隆皇帝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因此也铸就了达尔罕王与乾隆皇帝的儿女亲缘。乾隆十二年(1747年),也就是乾隆第一次巡幸科尔沁草原之后的第四年,乾隆为三女儿定下了终身大事。把十七岁的固伦和敬公主(孝贤纯皇后所生第一女)指嫁给色布腾巴拉珠尔。色布腾巴拉珠尔与固伦和敬公主的婚礼是在皇宫举办的,乾隆皇帝亲自为他们主婚。
乾隆在达尔罕王府过完生日后,即往东行进,八月下旬,经克尔苏边门进入吉林界,九月十六日(阳历11月1日)才到达他的祖陵去祭典,十月二十五日(阳历12月10日)返回北京。乾隆第一次东北祭祖总共用了一百零五天。 乾隆第二次巡幸科尔沁草原 乾隆第二次来东北祭祖是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所经路线与第一次的基本相同,也是途经科尔沁草原。这年乾隆四十四岁。同来祭祖的有皇太后钮祜禄氏和皇后乌拉那拉氏。皇后富察氏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去世后,乌拉那拉氏由皇贵妃晋封为皇后。乾隆名义上也是陪同皇太后来东北祭祖,五月五日(阳历6月25日)从北京启驾,经古北口出关后,到承德避暑山庄避暑两个月。七月五日(阳历8月22日)从承德出发向蒙古方向进发,在《乾隆帝御制诗》卷五十二、《蒙古风土杂咏·序》中,乾隆是这样记述的“甲戌(乾隆十九年)东巡,由热河出中关,即入喀尔沁境,经敖汉、奈曼、土默忒、科尔沁诸部、匝月乃至吉林”。
这次乾隆东巡在科尔沁达尔罕王府“驻跸数日”。乾隆十七年(1752年)第四代达尔罕王罗卜藏衮布病逝后,由他的三儿子色布腾巴拉珠尔承袭爵位,任科尔沁左翼中旗第五任扎萨克。色布腾巴拉珠尔是乾隆的“乘龙快婿”,来到了女儿家,乾隆喜不自胜。面对皇室姻亲的科尔沁蒙古王公,乾隆龙颜大悦,诗性大发,觉得这莽莽苍苍的草原,绵延万里的边陲,由这些皇室姻亲的蒙古王公驻牧,屏藩溯漠,是大清最安全的屏障;深感这道“情感长城”比以往历代统治者用石头筑起的长城要坚固得多。因而,他对太祖高瞻远瞩,制定的与蒙古王公世结国姻的“基本国策”,赞叹不已,并写诗歌颂: 塞牧虽称远,姻盟向最亲;嗣徽彤营著,绵泽砺山申。
设候严喧沓,清尘奉狩巡;敬诚堪爱处,未忍视如宾。乾隆是历史上诗词歌赋最多产的皇帝。他在位六十年,做诗四千多首。乾隆说:自己一生最大的习惯就是写诗,政务以外,用诗“托兴寄情,朝吟夕讽”。乾隆从科尔沁草原经吉林九月五日(阳历10月20日)到达永陵拜祭。十月十一日(阳历11月24日)返回京师,共用五个多月时间。乾隆第三次巡幸科尔沁草原乾隆第三次到东北来祭祖,是在乾隆四十三年七月二十日(1778年9月10日)在北京起驾,经山海关去,九月二十六日(阳历11月14日)又原路返回京师,没有到科尔沁草原来。这次巡幸往返仅用了66天,是来东北巡幸时间最短的一次。乾隆第四次来东北巡幸是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当时乾隆已是73岁的年愈古稀的老人。乾隆在第三次祭祖时敕命在盛京修建的太庙已经告竣,乾隆要亲去盛京主持庆典。《四库全书》也已修完,乾隆要把它放入盛京故宫的文渊阁收藏。
在东大营搞完演武表演后,九月五日(阳历9月30日)乾隆就直接东行向盛京进发,十日(阳历10月5日)到达永陵祭拜。在盛京祭拜完祖陵,主持完太庙落成大典后,十月五日(阳历10月30日),乾隆返回京师。乾隆通过三次到科尔沁草原巡幸,进一步巩固了和科尔沁蒙古的姻亲和盟好关系,使科尔沁蒙古王公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而且在血统上、心理上都与满洲贵族建立了牢固的依从关系,科尔沁蒙古为大清王朝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清王朝对科尔沁蒙古也特殊优礼,位“列内扎萨克二十四部之首”,这也是理所应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