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腾格尔的乡愁越来越浓(郝芳芳 摄)
多少次深情的遥望,魂牵梦绕的故乡。离开了已经很久,影子却越来越长。
再次回到家乡参加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开幕式的腾格尔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说,“乡愁是我内心深处永远的一个痛,是永远无法割舍的情感”。
从1975年外出求学至今,40多年的时间里,腾格尔无数次的踏上故土,又无数次的别离。从淡淡的忧伤到浓浓的乡愁,鄂尔多斯,成为腾格尔的挥之不去的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绪也在“野蛮生长”,“家乡的一切我都关注,家乡的新闻不管多长,都要看完”。
地域和文化因素的叠加,让深处远方的腾格尔,找到了连接故乡和自己之间的现实纽带。
13年前,腾格尔出资设立“腾格尔—蒙古人”杯鄂尔多斯蒙古族中学生技能大赛暨民族体育竞赛,至今已举办十三届,有效传承了民族文化,推进了蒙古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学生传统体育技能的提高。
2013年,腾格尔在家乡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苏里格嘎查建立防沙治沙造林绿化基地,规划面积2800亩。至今,已累计造林300余亩。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腾格尔提交了《保护内蒙古牧区民俗文化传承》的提案。初衷是腾格尔发现一些民俗文化正在逐渐地消失。
2016年8月,旨在传承民族文化的首届《腾格尔—鄂尔多斯“乃日”》大奖赛举行。
生于斯长于斯的腾格尔说,作为从鄂尔多斯走出的公众人物,一生当中一定要拿出一部分时间去做公益活动。或许,这也是为了更好地留住“乡愁”。
参加完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开幕式后,腾格尔就要返京。来去匆匆,乡愁更浓。他无法长守故土,只能在自己的歌声里回望家乡:
草原花如海,蒙古马尽情奔腾,大地辽阔,耳边有风声。(郝芳芳 曹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