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焦点关注>

内蒙古锡盟加大旅游景区生态环境治理

2016-07-27 10:17:32 |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监督管理局 | 作者: | 责任编辑:许浩成
摘要:各地生态保护部门与旅游相关部门、苏木乡镇政府等协同配合,联合执法,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随着夏季旅游旺季的来临,为加强旅游景区生态环境治理,防止车辆人员随意碾压和踩踏草原、乱采滥挖野生植物、未批先建“牧民之家”、景区景点脏乱差等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的发生,有效保护生态资源,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各地加强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整治,取得实效。

一是加大巡逻检查力度。由生态执法人员、生态防护员及苏木乡镇基层干部组成巡逻检查组,在各景点、景区不间断进行巡逻检查,严格查处破坏草原生态行为,同时接受理群众举报。二是加大审核审批力度。按照《锡林郭勒盟征占用生态资源审查暂行办法》,严格控制“农家乐”、“牧人之家”审核审批,对不符合审批规定的,坚决不予审批,对符合规定的审批后,对项目用地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并对已建成的“农家乐”、“牧人之家”进行逐户核实核查,严厉打击批小占大、批临常占和未批先建等违规行为。三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发放宣传单、明白卡,在旅游景区树立标志灯向广大农牧户和游客宣传爱护草原、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时深入各“农家乐”、“牧人之家”广泛宣传草原法律法规政策,提升旅游接待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四是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各地生态保护部门与旅游相关部门、苏木乡镇政府等协同配合,联合执法,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五是加大保护措施力度。为了减少游客对景区草原的踩踏破坏,各地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草原保护力度。如乌拉盖管理区对2家景区内的自然路进行了植被恢复,铺设了5条观光木栈道;重新规划景区停车场和骑马场,分区交替使用;将景区的吃住功能全部外移,最大限度降低了对草原植被的破坏。

截止目前全盟各地共出动人员846人次,车辆243台次,检查旅游景区(景点、牧人之家)225家,共查处22起,其中发现存在破坏草原生态违法行为2起,批小占大、移位建设违法行为3起,无审批手续占用草原案件17起。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