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在祖国北疆的锡林郭勒草原尤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哺育蒙古族文化的博大摇篮。自原始社会起,蒙古族的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蒙古民族魅力的历史文化。今天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仍然保持了它亘古不变的天籁之像和原生态之美,在历经了大地万物的造化与锤炼之后,各族人民创造和传承了丰富多彩、有鲜明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锡林河畔到原始山间、从农村牧区到城市中心,分布在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各个角落。
锡林郭勒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从国家级到旗县级传承有序,这些“非遗”凝聚着全盟各族儿女的智慧,迸发出勃勃生机,闪烁出文化的熠熠光彩,它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绚丽奇葩。
锡林郭勒盟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讲究礼仪的传统习俗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积淀了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文化资源保存完整,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丰富文化资源。其中就包括蒙古包营造技艺、那达慕、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搏克、蒙古族射箭、祭敖包、东路二人台等等以口耳相传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锡林郭勒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而独特,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见证了草原文明的历史发展,是各民族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草原各族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能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各族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文化大盟的重要资源,也是全盟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构建和谐锡林郭勒,促进全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锡林郭勒盟生活着众多民族,其中的主体民族——蒙古族多才多艺,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艺特色。渐渐形成了长调、潮尔道、呼麦、阿斯尔、乌力格尔等多种曲艺形式,也创作了苏尼特谚语、乌珠穆沁祝赞词、察哈尔民间故事等多种民间文学作品。
长调,蒙古语为“乌尔汀哆”,即曲调悠长之意。长调民歌歌词明晰简朴,音调高亢、音域宽广,优美酣畅,深深植根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乌珠穆沁等广大地区的人民生活土壤中。东、西乌珠穆沁旗被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长调民歌之乡”,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蒙古族乌尔汀哆(长调)之乡”和“长调研究基地”。2009年,苏尼特长调、乌珠穆沁长调均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阿斯尔是流传于锡盟南部地区的一种古老音乐的统称,最初是宫廷礼乐,故又称为“天乐”。元代流传下来的曲目有《忽必烈宫廷宴歌》、《牧马歌》等。2014年阿斯尔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镶黄旗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蒙古族阿斯尔音乐之乡”。莫德格和芒来分别为长调和潮尔道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蒙古民族最具特色的民族乐器——马头琴,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鞑靼人”中流行一种二弦琴,可能是马头琴的前身,明清时已用于宫廷乐队。马头琴音色幽扬旷远、低回婉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近些年,马头琴在百姓中间得到普及,在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的中小学校,马头琴成为了一门课程。马头琴演奏大师齐·宝力高还在锡盟开办了国际马头琴学院,推动了当地马头琴的传播。
清朝末,随着人口流动,山西的中路梆子晋剧传入太仆寺地区。经过当时艺人对太仆寺旗晋剧进行改革、创新,使宝昌晋剧发生了质的飞跃和变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宝昌晋剧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风格,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在锡盟汉族群众中广为流传。
文学艺术方面,苏尼特谚语,表意透辟、生动形象、言简意赅、韵律优美,是蒙古族语言的精华,广泛流传于苏尼特左、右旗和周边地区;祝赞词“伊茹勒”,是蒙古族口头流传的文学形式之一,在乌珠穆沁草原有着悠久的历史。祝赞词感情奔放、语言酣畅、琅琅上口,极具民俗学、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价值。2009年乌珠穆沁祝赞词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乌力格尔”,即蒙语说书,是蒙古族艺人以说唱故事为内容的民间文学表演形式,因通常由一人自拉四胡说唱,故有“装文扮武我自己,一人能演一台戏”之说。
在锡盟地区,被列入各级非遗项目的火不思、蒙古筝、察哈尔民歌、查玛、察哈尔民间故事等也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产生艺术。蒙古族群众的生活细节处处都能体现出艺术创作的痕迹。在老百姓日常的吃、穿、用具上,艺术的痕迹无处不在。传统的蒙古包营造技艺、民族服饰的制作、摔跤服制作技艺、毡绣、勒勒车制作、查干伊德制作等等。
勒勒车,又称辘轳车,是草原上十分古老的运输工具,用牛或骆驼驾辕,车体轻便,可载重数百斤甚至上千斤,行车时多为数辆或十余辆成一串,只需一人驾驭。这种适应草原自然环境和蒙古族生活习惯制造和使用的车辆,在锡盟北部各旗仍可见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勒勒车已逐渐被机动车所取代。2006年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包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生产生活的产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的制作体现了蒙古民族高超的技能和智慧。2008年蒙古包营造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锡林郭勒蒙古族服饰可区分为察哈尔服饰、苏尼特服饰、阿巴嘎服饰和乌珠穆沁服饰,它们各具特色,体现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些各部落服饰已分别列入自治区、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乌珠穆沁旗还被自治区命名为“乌珠穆沁服饰之乡”。乌珠穆沁熏皮袍在蒙古族服饰中独具一格。其制作过程复杂、细致。2009年乌珠穆沁熏皮袍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民族是个热爱生活的民族,生活中普普通通的用品,在劳动人民的手中也变成了艺术品。马鞍具制作、铜银器制作、蒙古族绳艺、毡绣技艺、柳条编织这些生活中的小用品的制作方式也渐渐演变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
民以食为天,奶食是蒙古民族的重要食物。围绕奶食品的制作和使用,蒙古民族有了许多发明和创新。查干伊德,即蒙古语奶食品。如今,正蓝旗是继承保留传统奶食品加工技艺最完整的地区之一。用不同方法和程序,可制作出各种不同名称的奶食品。2009年查干伊德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锡盟蒙医医院发掘和实施酸马奶疗法,已取得明显成效。策格酿造技艺列入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上的蒙古民族,骁勇善战,成吉思汗的铁骑曾经震撼了欧洲大陆。这和他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蒙古族搏克、赛马和射箭是传统的男儿三技,至今在蒙古族男性中均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日常生活、聚会中,这些文体项目深受男女老少的喜爱。
搏克即蒙古式摔跤,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2004年,2048人参加的“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搏克大赛”在西乌珠穆沁旗成功举办,使搏克运动走向世界。2006年蒙古族搏克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西乌珠穆沁旗举办了800名骑手的“阿吉乃”蒙古马大赛,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从锡盟境内发现的骨质、青铜和铁制箭镞,可证明北方游牧民族使用弓箭的悠久历史。2011年蒙古族射箭列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象棋蒙古语称作“喜塔尔”或“沙特拉”。此项棋戏从棋盘棋子设计、制作到竞技规则,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草原生活气息。2009年蒙古象棋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沙嘎”又称作“嘎拉哈”,是动物的拐踝骨。苏尼特左旗被国家和自治区分别命名为“中国蒙古族沙嘎文化传承基地”、“沙嘎艺术之乡”和“蒙古族沙嘎文化之乡”。2009年沙嘎游戏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蒙古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礼仪。在婚丧嫁娶和传统聚会中,这些风俗礼仪被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
那达慕,又称“奈日”,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盛会。那达慕大会多选择在牧草茂盛、马羊肥壮的七、八月份举行。现代那达慕除举行传统的“男儿三技”、蒙古象棋赛事外,还增加了展示建设成就、表彰劳模、商贸物资交流、文艺演出等内容。那达慕历史悠久,一直在锡林郭勒草原上传承和发展,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已成为锡林郭勒盟群众文化活动品牌。2006年那达慕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民族有祭天、祭火、祭祖等传统祭祀习俗,其中祭敖包是最盛大,最隆重的祭祀活动。敖包,意为“堆子”,多用石块堆集而成。2006年,祭敖包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族婚礼中乌珠穆沁婚礼和察哈尔婚礼最有特色。乌珠穆沁是蒙古族古老的部落,其婚礼习俗的特点是礼节多、讲究多。2007年,乌珠穆沁婚礼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察哈尔部落将贵族婚礼与平民婚礼的仪式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婚礼习俗。2009年察哈尔婚礼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过多年的努力,锡林郭勒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以往的单向性保护逐步走上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保护阶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盟、旗县市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收集、整理、保护和研究工作,正蓬勃有序地进行。
目前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项(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蒙古包营造技艺)、国家级名录13项(那达慕、祭敖包、潮尔道、蒙古族服饰等)、自治区级名录94项(搏克、勒勒车制作技艺、蒙古族毡绣、乌珠穆沁长调等)、锡林郭勒盟级名录152项(晋剧、蒙古族象棋、火不思、沙嘎游戏等)、旗县市级名录208项。拥有国家级传承人2名(莫德格、芒来)、自治区级传承人75名、盟级传承人223名、旗县市区级传承人290人。展示场所(展示馆、传习所、专题馆等)42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