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旅游>热点新闻>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举办传统祭火仪式迎新春

2016-02-04 11:32:10 | 来源:中华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许浩成
摘要:      祭火仪式现场将有祝颂人99名,螺号手99名,端贡品羊胸叉333名,端哈达100名,现场参加祭祀人员2万多人,自发参与祭祀的人员7.5万余人的宏大规模。

原标题: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举办最大蒙古族传统祭火仪式迎新春

内蒙古最大蒙古族传统圣火祭祀2016年2月2日即丙申猴年腊月廿四在鄂托克前旗圣火文化公园盛大举办。身着盛装的各族群众纷纷前来参加盛典,祈求风调雨顺、繁荣富足、平安幸福。据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认证为“最大规模民间祭火”之最资料显示。祭火仪式现场将有祝颂人99名,螺号手99名,端贡品羊胸叉333名,端哈达100名,现场参加祭祀人员2万多人,自发参与祭祀的人员7.5万余人的宏大规模。

中华民族崇尚火,各民族都有祭祀火的风俗。蒙古民族,更是认为火是纯洁的象征和神灵的化身,祭火是民族、部落、家庭人丁兴旺、传宗接代、幸福和财富的源泉。鄂托克前旗圣火祭祀活动,体现了蒙汉各族人民草原兴旺发达、人民幸福安康的愿望,是古老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祭火活动在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四日举行,仪式按传承分公祭和民间祭祀两种,祭祀仪式形式独特、内涵丰富,体现着民族神秘原始文化特点。

为解决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活动场地短缺问题,更好的传承、弘扬和保护优秀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托克前旗委、政府修建了圣火文化公园,并于辛卯年(2012年)腊月廿四举行了首次公祭和民间祭祀圣火活动,此后每年按期举行公祭和民间祭祀活动。

圣火祭祀仪式举办地,鄂托克前旗圣火文化公园是表现鄂托克前旗祭祀文化的精华景区,同时也是蒙古族祭祀文化最大的主题公园,并通过“上海基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在公园主入口的龟背道两侧各有9盏神灯,象征至尊和永恒之意,圣火台的顶层,中心的主圣火盆直径13米,高3.3米,和外围寓意八方的蒙古族火撑造型共同构成为“九鼎圣火”。祭火所用火种是由成吉思汗陵陵宫内的圣灯(长明灯)采集的。成吉思汗陵陵宫内的圣灯,是香火的象征,幸福的向往,吉祥福禄的祝愿,表达香火不断、幸福美满的祈祷。环绕圣火盆将放置二十七个火撑,祭祀仪式上现场,身着盛装的蒙古族群众将把祭祀物品投入火撑中,祈求风调雨顺、繁荣富足、平安幸福。同时,保护和传承蒙古族祭火风俗,有助于研究蒙古族繁衍发展的历史,对促进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祭火,俗称“祭灶”,是蒙古族的一种古老传统习俗。由于蒙古人特别崇敬火神,认为炉灶是火神所在地,是家道或家族兴旺的象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明,因而平时蒙古包和房屋里的炉灶、火盆和篝火堆等,都被视为火神而加以崇拜,每逢年节、迁居或婚礼时,都要举行祭火。

古代蒙古信奉的火神是萨满教的火神天(蒙古语为“敖特根-腾格尔”)。在古文献和传说中,经常有“敖特根-嘎利罕-额和”一词,“敖特”与“嘎利”均意为“火”,“罕”表示雌性的词缀,“额和”同“额吉”,意为“母亲”。早期的蒙古人把“火”视为雌性,以“母亲”的化身来理解“火”。相传,蒙古人的祖先将三块石头当做火灶,将家族的继承者称之为“灶主”,将无子嗣的家庭喻称“断灶”,蒙古人常把居家过日子称为“火灶”,把继承祖先香火的继子叫作“敖特根-嘎勒”(继火)。这种祭火习俗或对火的崇拜,后来与喇嘛教相融合,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祭火礼仪。目前,这种古老的文化遗存在鄂托克前旗依然保留着。

鄂托克前旗圣火文化公园祭祀圣火活动,具有深刻的内涵,它是鄂托克前旗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祝福,是草原文化繁荣发展的祝愿,是各族人民向往美好未来的祈祷,是发扬革命老区奋勇前进的精神寄托,也是保护、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具体表现。(文行千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