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蒙古人以家庭为单位举行祭灶仪式,称为祭火节。蒙古人称灶神为“火佛”,称祭灶仪式为“祭火”,称祭灶节为“祭火节”或“祭火二十三”。祭火节的意义完全同于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的灶王节或祭灶节,只是关于日期缘由的解释、节日名称、节日形式和内容,有着明显的独特之处。蒙古人至今流传着“黎民二十三,台吉二十四”之说。此处“台吉”是蒙古贵族称号,由汉语“太子”一词演变而来。如今,大部分地区的蒙古台吉贵族后裔仍然传承着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祭火的传统。
蒙古人有关祭灶节的传说基本接近汉族。据称,每家每户的炉灶都居住着一位由玉帝派来的灶神爷,其职责是要监督人间每天的善恶行为。按规定,自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至除夕夜的七天之内,灶神爷在天宫与诸神一道参加玉帝赏赐的岁末宴会,并向玉帝汇报该家庭当年的各种表现,直到农历正月初一才回到岗位。玉帝根据灶神爷的汇报情况,判定每户人家的善恶表现,并以此确定赏赐惩罚。人类只希望得到上天的恩赐而避免惩罚,因此,不仅平时要善待灶神爷,而且在其上天宫之日,更要盛宴欢送。
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蒙古人家庭一大早就开始打扫屋里屋外的卫生,午后两三点的时候开始准备祭品、献品、招运桶、祭火膳等祭火用品。夕阳西斜,畜群回归之时,祭火仪式开始。
蒙古人的祭火用品十分讲究,祭品包括羊胸骨架、牛胫骨、羊排骨等。煮熟的羊胸脯,不碰胸腔内侧,刮去外部表面的全部肉质,只留下由基础骨体和周边软组织组成的完整胸脯骨架,胸腔内侧朝上安放在专用的祭品盘里,上面放满五谷杂粮、五色布条、奶食品、香、杜松叶等物品,用自制羊毛线或驼毛线从胸脯骨架的胸骨柄开始缠绕到一对胸叉骨,然后在上面放置掏空肉质的只带薄膜的完整胫骨,两边对称放置一条同样刮掉肉质的长条排骨,最后用松软哈达盖住,上面点上奶油,用网状羊油盖住胸骨顶部,头朝火撑子安放在其前方的桌子上面。“火撑子”即炉灶,位于蒙古包内正中间,是由四根撑条和三或四条横圈儿焊成的圆圈型铁架子,其四根撑条下端着地,上端置铁锅。
除了上述祭品,还要在叫做“献品盘”的容器里面盛满铜钱、纸制金元宝、五色布条、奶食品等献品。另外还有一个用于招运仪式的叫做“招运桶”的容器,里面按先后上下顺序装入从羊胸脯、牛羊胫骨、排骨等祭品上刮下的熟肉和其他肉灌肠、蜂巢胃等必备的肉食品。另外,“祭火膳”也是关键的,它是祭火节期间的主食,也是祭祀品之一。祭火膳是用煮熟的羊胸骨架、牛羊胫骨、羊排骨等祭品的肉汤煮成的稠粥,原料包括大米或者黄米以及红枣、葡萄干等。
蒙古人祭火仪式包括祭 火和招运两个部分。祭火仪式,首先要点亮佛龛前面的奶油佛灯,以及位于火撑子四方的装有“火之膳”以及奶油的四口小碗中的灯芯。接着往火撑子里加柴禾,等到火旺之时,家族里的长者开始咏诵《火佛颂经》,这是祭火仪式的前奏曲。《火佛颂经》咏诵结束之后,祭火仪式正式开始。主人取出盖住祭用胸骨顶部的网状羊油,挂到火撑子的四根撑手上,然后用祭祀专用的九眼勺舀起“献品盘”中的献品,向火佛敬献。此时,火撑子中的火焰染红整个蒙古包,长者开始咏诵歌颂灶神的《火佛祝词》,祭火仪式进入高潮。主人端起祭品盘中的祭品,高举头顶,旋转三次,送入火撑子,献上火佛。当主人从旁边的“献品盘”中抓起献品再次献上时,其余家庭成员都要抓起献品,共同献上火佛。
仪式的第二段是招运仪式,其意义是祈祷来年家庭幸福安康、畜群繁盛。主人或者幼子端起“招运桶”,其他成员每个人端起就近的奶食品、酒、奶、肉食品,等待招运。长者开始咏诵《招运经》,全家举起手中食物,旋转三次,齐声高喊招运咒hurai,并全体跪下向火佛磕三个头。主人从“招运桶”取出一小块肉放置佛龛之前,敬献佛祖。招运仪式结束。
招运仪式结束之后,进入家庭宴会,大家分享装入“招运桶”之内的食物——“火佛之福”,开始吃“祭火膳”。蒙古人在祭火仪式之后的三天之内,每天早上都要向灶神献上献品,口念招运咒,磕头求运。
现今蒙古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是祭火仪式仍然在以新的方式进行着。无论农村、牧区还是城市,所有的蒙古人都在祭火、吃“祭火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