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热点新闻>

时刻伴随着民族的脚步--古族短调民歌

2016-01-29 14:11:09 | 来源:草原文化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许浩成
摘要:      蒙古族短调民歌又称为“包古尼道”,与长调民歌“乌日图音道”相对而言,泛指那些曲调短小、具有明确节奏节拍的歌曲。此类歌曲曲调优美,风格浪漫,旋律上口,容易传唱,成为蒙古族民歌中优秀曲目和具有代表性的歌曲。

  蒙古族短调民歌又称为“包古尼道”,与长调民歌“乌日图音道”相对而言,泛指那些曲调短小、具有明确节奏节拍的歌曲。

  短调歌曲旋律上口,易学易唱,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的题材之广,数量之大,种类之多,是蒙古族各种艺术中首屈一指的,其内容几乎涉及蒙古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常言说民歌伴随了蒙古人的一生,是毫不夸张的。孩提时代,伴随着摇篮曲入睡;玩耍时,唱着儿歌嬉戏;青春年少时,通过爱情歌曲抒发心中的恋情;女儿出嫁时,双亲唱起送亲歌;远嫁他乡的姑娘,在思亲怀乡的歌曲中,寄托自己的眷恋;离开家乡的游子,只有在歌声中,才能缓解心中的愁思;长辈们用饱含哲理的训喻歌教导子女……短调歌曲是伴随着蒙古民族成长起来的。蒙古族在山林狩猎时期,就创造了富有山林狩猎特色的音调简洁,节奏鲜明,便于载歌载舞,带有浓厚原始色彩的短调歌曲:有原始狩猎歌曲《追猎斗智歌》、萨满教歌舞《白海青舞》、请神歌《吉雅奇》以及各种集体踏歌。这些歌曲比较古朴、原始,可视为短调歌曲的最早形式。

  蒙古族由狩猎生活转变为游牧生活后,短调歌曲的题材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早期的短调歌曲,还没有脱去山林狩猎时期古朴稚拙的风格。如《蒙古秘史》中记载的一些歌曲,《黄金史》中记载的《库岱·薛臣劝诫歌》、《踏歌》等多为萨满教祭祀歌和赞歌。从其内容看,这些歌曲节奏短促,词多腔少,适合反复吟唱并有很强的舞蹈性。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到元朝建立,蒙古族音乐文化急速向前发展,进入高潮阶段,确立了草原音乐文化。这一时期,蒙古族的歌曲逐渐演变,呈现出音调悠扬,节奏自由,曲式庞大,腔多词少等特点,同时由于短调歌曲节奏明快,便于演唱和伴舞,仍是蒙古族歌曲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个时期的短调歌曲有战歌《江沐涟之歌》、《蒙古军歌》;集体歌舞,如各种踏歌《顿踏歌》、《鞭鼓海青舞》、《迭卜先》;宴乐歌舞《海青啄小鱼》;出征、誓师歌舞、武士思乡歌《母子歌》、《阿莱钦柏之歌》、《和林城谣》等很多。北元时期,仍有一些短调歌曲,如集体歌舞《孛尔吉纳舞》、劳动歌舞《放驼歌》、宴席歌舞以及其他民歌如《茫新阿扎》、《敖德斯尔玛j流传下来。

  清代,由于当时蒙古族生活区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乃至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产生差异,短调歌曲具有了较强的地域性特点,如:科尔沁地区短调歌曲非常发达,旋律平和流畅,长篇叙述性歌曲流行;鄂尔多斯地区的短调歌曲旋律活泼跳荡,明快简洁;察哈尔一锡林郭勒地区是蒙古族草原文化的中心地带,除了有发达的长调歌曲外,短调歌曲也很多,由于这一地区是蒙古汗国的统治中心,深受汗廷雅乐宴乐影响,歌曲曲调丽典雅,装饰音多,曲调优美。

  近现代,由于清政府对内蒙古地区实行“移民实边”政策,肆意开垦草场,掠夺土地,使得大批蒙古族人民被迫脱离原来的游牧生活,逐渐过渡到农业化半农业化生产,走向定居。这种农业化和半农业化经济生活,促使短调歌曲大量涌现。这一时期的短调歌曲以其深刻的哲理性和完美的艺术性,将蒙古族音乐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成为蒙古族民歌发展的主流和代表。这时的短调歌曲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无论是重大的社会事件,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爱情,在歌曲中都有反映。同时,这一时期还涌现出大批职业半职业的民间音乐家,他们走街串户,常年进行演出活动,不但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对民歌的流传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蒙古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利用叙述诗歌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传统。近现代社会如此波澜壮阔的重大变革,内蒙古地区多次出现的斗争高潮,以及其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几乎都被通过短调叙述歌曲表现出来。在近现代的短调歌曲中,与时代紧密结合的时政歌、历史歌以及社会讽刺歌、好汉歌发展迅速。其中,时政歌曲有《引狼人室的李鸿章》、《高高在上的老爷们》等;好汉歌曲有歌颂“独贵龙”运动以及其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第一线重要人物的《孟克巴雅尔》、《桑木布拉格》、《乌力吉扎日格勒》、《海龙》、《嘎达梅林》、《陶克陶胡》等,叙述其他历史人物事迹的有《僧王之歌》、《宾图王》、《都仍扎那》等;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叙述“独贵龙”史实的《独贵龙》,描写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反日歌》、《可怜的士兵们》,吟诵抗垦反清运动的《苏鲁克的牧场开垦了》、《通辽荒》,反映反抗残暴王公的《残暴的土谢图王》、《土谢图王的末日》、《宝日套力盖》等;讽刺当时社会丑恶现象和官员腐败丑行的有《通嘎拉河》等。

  爱情歌曲在近现代短调歌曲中所占比重很大,此类歌曲细腻生动,朴实动人,感情真挚,将多姿多彩的感情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有赞美姑娘、表现相思的《森吉德玛》、《乌云珊丹》、《乌林花》、《万丽姑娘》等;有对婚姻自由的向往,对爱情悲剧的哀叹,如《达那巴拉》、《龙梅》;有通过歌曲来表现对离恨别愁无奈而伤怀的《诺恩吉雅》等;有控诉封建伦理道德对美好爱情的摧残扼杀,为追求自由爱情而反抗挣扎的《赛林花》、《讨厌的秃小子》、《杜琴梢》等。在爱情歌曲中,以喜剧形式表现感情生活的歌曲很多,有讽刺统治者腐朽生活,拈花惹草,出尽洋相的歌曲和嘲讽喇嘛不守清规戒律,向往世俗生活,同民间女子发生感情纠葛的歌曲,如《东克尔大喇嘛》、《喇嘛哥哥》、《北京喇嘛》、《喇嘛探情人》等。

  在短调歌曲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赞美家乡的山川河流,歌颂美好生活的,如《察哈尔八旗》、《鄂尔多斯蒙古》、《在阴山的怀抱》、《海拉尔河》;还有表现友情亲情、聚会欢宴的歌曲,如《阿萨如》、《四海》、《花乳牛的奶汁》、《银杯》、《雪山》等;有抒发自己对心爱的骏马的感情的,如《老豪弘》、《小枣骝马》、《云青马》、《巴彦杭盖》等。此类歌曲曲调优美,风格浪漫,旋律上口,容易传唱,成为蒙古族民歌中优秀曲目和具有代表性的歌曲。

  总之,蒙古民族历史上太多的悲欢离合、胜败兴衰都被寄托在这个最简洁、最生动、最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语言当中,蒙古民族伟大的艺术创造力也充分地体现在他们的民歌中,因此可以说一部蒙古族音乐史就是一部蒙古族民歌的历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