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热点新闻>

达斡尔族

2016-01-28 14:51:09 | 来源:草原文化网 | 作者:毅松 | 责任编辑:许浩成
摘要:      达斡尔族是与山水相伴发展起来的民族,是在我们祖国的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嫩江流域和伊敏河畔、新疆塔城的阿西尔三眼泉旁的山山水水的怀抱里,生息、繁衍、发展起来的。

达斡尔族是与山水相伴发展起来的民族,是在我们祖国的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嫩江流域和伊敏河畔、新疆塔城的阿西尔三眼泉旁的山山水水的怀抱里,生息、繁衍、发展起来的。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达斡尔族人口有132394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同时,在我国大陆其他省市自治区都分布有达斡尔族人口。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族人口有7万7千余人。

达斡尔族有自己民族的语言,达斡尔语以丰富的语汇记录了达斡尔人对于高山、草原、江河的依恋,叙述了民族的岁月沧桑和文化创造。千百年来,达斡尔语联结、维系了达斡尔族人民的思想感情、生产生活和历史文化。说讲达斡尔语成为达斡尔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事情。达斡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包括布特哈方言、齐齐哈尔方言、海拉尔方言和新疆方言。达斡尔族在清代主要使用满文,20世纪以后使用汉文、蒙古文,新疆地区的达斡尔族也使用哈萨克文。从清代以来,达斡尔族为自己民族能有文字做了许多努力。起初,是借用满文字母拼写达斡尔语,创作了许多达斡尔族诗歌,编写达斡尔语满语对照词典和教科书,以后又用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创制自己民族的文字,记录民族语言。现在达斡尔人用汉语拼音作为记音符号拼写达斡尔语,记录、研究达斡尔语和创作文艺作品,并出版了词典和教学读本。

关于达斡尔族的族源,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契丹人的后裔。历史上,达斡尔族曾居住在黑龙江中上游以北地区。在那里的高山峻岭、纵横江河、茂密森林、肥沃土地间,达斡尔人创造了特有的农牧渔猎经济基础上的文明。

达斡尔族是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勇敢善战传统的民族。17世纪中叶,当沙俄侵略者侵入黑龙江流域时,达斡尔族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达斡尔人不屈服于沙俄侵略者强行勒索和抢夺财物的行径,拿起狩猎用的弓箭、长矛进行反抗。在清朝军队向沙俄侵略者开战以后,达斡尔人积极响应,参加了乌扎拉村、库玛尔河口、松花江口、古法坛村、雅克萨城等多次战役。孟额德、倍勒尔等达斡尔族官兵,在中俄外交交涉、侦察敌情、供应军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689年9月,在清朝大军和达斡尔等各族人民的共同抗击下,沙俄的侵略扩张计划破产,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在这半个世纪的抗俄斗争中,达斡尔族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北疆的山水和家园,谱写了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篇章。

从17世纪中叶开始,达斡尔族陆续从黑龙江北岸迁徙到大兴安岭东麓嫩江流域,居住在布特哈地区和齐齐哈尔地区。从此达斡尔族被编人“八旗”,多次被征派驻守瑗珲、墨尔根(今嫩江)、呼兰、呼伦贝尔等地。1763年,清朝政府派布特哈地区的达斡尔、鄂温克两族官兵各500人及家眷驻防新疆伊犁,成为西北边疆的守卫者。清代,达斡尔族八旗官兵被征派参加了抗击列强侵略的战争和国内的几十次战役,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达斡尔族八旗官兵还轮换驻守边境卡伦哨所,定期巡逻黑龙江北部国境线。1851年,呼伦贝尔八旗达斡尔族佐领敖拉·昌兴率领巡边队伍,巡查了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一带的边境和精奇里江上游、乌第河地区,创作了著名的《巡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爱国主义诗篇。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达斡尔族同各兄弟民族一道,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压迫剥削,把侵略者赶出中国,进行了艰苦的斗争。达斡尔人有的加入抗日义勇军和抗联队伍,参加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有的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支持抗日力量,抵制殖民统治;有的从事地下工作,搜集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军事情报。在抗联队伍到达斡尔族地区后,达斡尔族群众为他们当向导,送情报,安排住宿,掩护营救抗联伤员,提供粮食、衣袍和马匹,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兴安军官学校和军队中的达斡尔族、蒙古族官兵举行了武装起义,杀死了日本官兵,有力地配合了苏联红军的对日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达斡尔族人民组织和参加革命武装,在打击国民党光复军、土匪,保卫土改和参加辽沈战役中,为赢得各族人民解放,当家做主,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在达斡尔族聚居的地方先后成立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民族区,扎兰屯市达斡尔民族乡,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塔拉达斡尔族民族乡,阿荣旗音河达斡尔鄂温克民族乡,黑河市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满、柯尔克孜民族乡,塔哈满、达斡尔民族乡,新疆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自治旗、民族区和民族乡的成立,保障了达斡尔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推动了达斡尔族经济文化各项事业的发展。

达斡尔族是重视文化教育的民族。自清代至20世纪40年代,许多达斡尔族村落建立了满文、汉文和蒙古文的私塾和学校,从乡村走出来的达斡尔族学生升入各地的中高等学校或出国留学。新中国成立50年来,达斡尔族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达斡尔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各类人才,为达斡尔族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发挥着聪明才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