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相会》是一首在国内流传甚广的蒙古族民歌,那优美的旋律和情意绵绵的歌词,不仅演绎了动人的爱情故事,也让更多的人产生一种拜谒敖包的渴望。
“敖包”是蒙语的音译,意为石头堆。内蒙古大草原辽阔无垠,绿草茫茫,天地相连,游牧的路途漫漫,周边的四野平平,难以辨认方位,于是,牧民在游牧的交界处或路口垒石为标记,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此风俗。
古代,建敖包和祭敖包很简单。人们在居住地周围,用石头和柳条垒成小包,便可祭祀。后来,随着喇嘛教传入内蒙古地区,为这种建、祭敖包的形式增添了许多宗教色彩,敖包由原来的一个小包也变成了敖包群,有的7 个敖包并列而建,中间最大,两旁各有3 个小的陪衬。敖包的个数以奇数为准,最多的可有13 个:即一个大敖包居中,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3 个小敖包陪衬,形成了由13 个敖包组成的敖包群。 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旨在祝福人畜两旺。祭祀时,主体敖包上插杆子,挂旌旗,旗用白绸所做,上书经文。小敖包插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旌旗。祭祀仪式隆重、严肃而热烈。届时,方圆几十里的牧民骑上奔驰的骏马,坐上“草原之舟”勒勒车,手捧祭品来参加祭祀活动。祭敖包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四种。祭祀时,祭者围坐三面,面向活佛,并在蒙古包的地面上摆放一人多高的奶食品、阿木苏(即黄油和牛羊肉做成的什锦粥)、点心或全羊等供品。当活佛发出祭祀开始的经令,法号奏出深沉粗犷的音调,众人双手合十,口中念咒为祭。然后,参加祭敖包的人一起围着敖包,从左向右走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人们外出远行,凡是经过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几块石头或捧几捧土,以求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