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静静流淌的额尔古纳河畔到辽阔的锡林郭勒草原,从巍巍的大青山山脉到广袤的巴丹吉林沙漠,无处不飘荡着悠扬动听的蒙古族长调民歌,那委婉的旋律,宽厚的唱腔,广阔的音域,令人陶醉,让人动情,使人遐思万千。
蒙古族长调民歌旋律悠长舒缓、结构独具特色、歌词蕴涵哲理、内容极为丰富,是蒙古族民族精神、文化和音乐的重要传承方式。它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蒙古族人民的心理特征、审美要求和语言特点的神韵。
研究证实,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三个历史时期。即: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
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在7世纪前,蒙古人的祖先一直生活在大兴安岭山脉与额尔古纳河流域,生产方式以狩猎为丰。在漫长的岁月里,蒙古人创造了自己富有狩猎特色的音乐文化。诸如狩猎歌舞、萨满教歌舞等。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以短调为代表,民歌具有结构短小、音调简洁、节奏明了、词多腔少等特点。整体音乐风格叙述性与歌舞性较强,抒情性较弱。这也是原始时期人类音乐艺术的共同特征。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的带有这一时期明显音乐文化特征的蒙古族民歌有:《追猎斗智歌》、《白海青舞》等。
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从7世纪始,生活在我国东北部额尔古纳河沿岸以狩猎为生的蒙古族,开始走出山林逐渐西迁踏上了蒙古高原,生产方式由以狩猎为主转为以游牧为主。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北方草原蒙古各部之时,宣告了蒙古民族正式登上北方草原的历史舞台,顺应历史潮流成为北方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蒙古族在承接着北方草原文化的同时,也将自己的传统文化注入其中,促进了北方草原音乐文化迅猛发展。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音乐风格也发生了从短调民歌向长调民歌的演变,逐步形成了蒙古族音乐史上的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这一时期蒙古族民歌是以短调民歌为基础,以长调民歌为创新,长调民歌逐渐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也是蒙古族整体音乐文化风格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
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1 8世纪,随着历史变革及发展,北方草原与中原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各民族间融合交流的步伐加快。中原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也逐渐渗透到北方草原,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短调叙事歌、长篇说唱歌曲等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形成了蒙古族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是:短调民歌重获新生快速发展,长调民歌保持特色更加成熟。
蒙古族长调民歌,内部结构较为自由,题材集中表现在思乡、思亲以及赞马和酒歌等方面。在一首民歌中所反映的内容多集于一个侧面,它主要是由演唱者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对大自然的感悟来自由发挥。长调民歌包括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不同歌种。音乐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多采用复合式节拍。曲式结构以上、下句构成的乐段较为常见,也有复乐段乃至多乐段构成的联句体,以非方整性结构居多。歌词多以两行为一段,在不同的韵步上反复叠唱。词曲结合则“腔长字少”,常用甩腔和华彩性拖腔,以各种装饰音点缀旋律。演唱形式除独唱外,还有齐唱、对唱、伴唱,乃至“潮尔”合唱等。现在流行的优秀长调民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轮番酒之歌》、《辽阔的草原》、《小黄马》、《威风矫健的马》、《思乡曲》、《牡丹梁》等。
蒙古族长调民歌以其独具的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以“蒙古歌王”哈扎布为代表的歌手对长调民歌的精彩演绎,不但将其唱响中国大地,而且也将其唱向国际舞台。2003年的新年,长调民歌《褐色的鹰》、《辽阔的草原》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蒙古族长调民歌已成为世界乐坛上一部不可多得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