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焦点关注>

湖北长阳:触摸2015畜牧业发展脉搏

2016-01-15 09:46:09 | 来源:湖北省草地监理监测站 | 作者: | 责任编辑:许浩成
摘要:长阳连续4年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成为全省肉羊生产第一县,畜牧业占据全县农村经济“半壁江山”。通过创新举措推进畜牧养殖精准扶贫“121工程”建设,同时出台了养殖保险实施方案,使畜牧养殖成为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优选产业。

2015年,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畜牧兽医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断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确立了打造“大畜牧、大产业、大效益”的战略思维,坚持“政策惠牧、科技兴牧、质量强牧、生态立牧”的目标导向,狠抓畜牧业生产发展、动物卫生监督、防疫防控、食品安全和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机关文化、党风廉政、文明创建、综合治理等工作,奋力打造全县年出栏百万只的全国肉羊生产大县和全省畜牧强县,取得了显著成效。

亮点一:突出产业先行,畜牧发展新突破。长阳连续4年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成为全省肉羊生产第一县,畜牧业占据全县农村经济“半壁江山”。据统计,全县出栏生猪90.7万头、山羊70.7万只、家禽107.2万羽,分别较上年增长2.23%、8.22%、0.68%;肉类总产量89814吨,禽蛋产量3919吨,分别增长2.86%、86.71%。实现畜牧业总产值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

亮点二:突出草食畜牧业地位,种草养羊新突破。推进落实《长阳土家族自治县2014-2020年种草养羊发展规划》,制定出台《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县肉羊产业发展 打造全国肉羊生产大县的意见》,2015年全县新增草地2万亩以上,出栏肉羊70.7万只,创产值7亿元,为全县农民增收2000元。2015年6月,全省退耕还草工程建设工作会在长阳召开,种草养羊“长阳模式”在全省推广。

亮点三:突出项目支撑,对上争取新突破。国家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项目、退耕还草工程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落户长阳,全年共争取各项项目资金3100余万元,比上年增长24%。

亮点四:突出科技支撑,技术集成新突破。县人民政府与华中农业大学签署宜昌白山羊保种与产业化利用合作项目协议,推进县、院科技合作和科技创新,以长阳永兴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为载体,承建了宜昌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工作站,同时与“杂交油菜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博导傅廷栋教授合作,建立了“宜昌肉羊育种与饲用油菜院土专家工作站”,全县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步入快车道。

亮点五:突出标准化养殖,规模效益新突破。全县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已达到4267户,年出栏30只以上的规模养羊户已达到3824户;全县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达到195家,养殖家庭农场39家,全县规模养殖户的出栏量占全县总养殖量的66%。

亮点六:突出畜产品安全,两个确保新突破。全县动物防疫 “两瘟”“六病”免疫密度均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5%以上,猪、牛、羊、禽的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4%、3%、6%以内,防疫质量均达到省颁标准。2015年11月,长阳代表宜昌市接受省畜牧兽医局对“2015年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检查,取得优异成绩。

亮点七:突出“121工程”,精准扶贫新突破。通过创新举措推进畜牧养殖精准扶贫“121工程”建设,同时出台了养殖保险实施方案,使畜牧养殖成为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优选产业。全县经过三年的努力,实现年新增畜禽养殖纯收入1亿元,每个贫困户实现年增收1万元,贫困户脱贫10000户。

亮点八:突出作风转变,优质服务新突破。坚持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工作,干干净净做事。全局建立了班子成员联系乡镇,股室及二级单位负责人联系重点村,专家、技术人员联系规模养殖场的服务制度,践行“三严三实”。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机关环境。

骏马自知前程远,无须扬鞭自奋蹄,在“十三五”开局之年,长阳畜牧人将紧紧围绕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立足市场调结构,因势利导建基地,以点带面推典型,强化科技增效益,整合资源舞龙头,狠抓项目强基础,巩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成果,打造年出栏百万只的全国肉羊生产大县和全省畜牧强县,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发展体系,推动全县畜牧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