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旅游>热点新闻>

隐藏在草原深处的支东加拉古城

2016-01-14 10:14:21 | 来源:青海新闻网 | 作者:祁万强 祁晓娟 李慧 | 责任编辑:许浩成
摘要:      今天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切吉草原鲜为人知。然而,提及唐朝名将薛仁贵,很多人对这位骁勇善战的一代名将略知一二。

青海新闻网讯今天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切吉草原鲜为人知。然而,提及唐朝名将薛仁贵,很多人对这位骁勇善战的一代名将略知一二。

就是这样一位不败将军,在青海大非川一役中却全军覆没,这是薛仁贵一生中唯一一次的败仗。这场战役是唐朝开国以来对外作战中最惨痛的一次失败,吐蕃凭此战,一跃成为与大唐分庭抗礼的西部豪强。后期,史学者研究发现,这次战役的地点就在今天的切吉草原附近。

当然,不同的学者对大非川战役的地点有不同的观点。我们暂且不论是与非,但能确定的是文成公主当年就从这里走过。也许会有人发出疑问:今天看似荒凉偏僻之所,唐蕃古道为何会选择这条线路呢?

采访报道组成员,在当地牧民的引领下找到了一座古城。这一物证的出现能否说明,古城所在的位置曾是古道上的交通要道,能否证明这里就是文成公主曾经歇息的地方?

青海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也为文人墨客所吟咏。这片美丽的土地,在古老羌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融合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农耕文化,融入了青藏高原、河套地区的草原文化,还吸收了从丝绸之路传来的西域文化,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在这种文化和历史的渲染下,青海大地上处处留下了岁月的痕迹。遗留在崇山峻岭和草原深处的古城堡,用它们残存的身躯诉说着草原帝国曾经的辉煌和强盛。它们像一颗耀眼的启明星,照亮了高原,温暖了家园。

初冬时节,采访组成员从共和县切吉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向西南方向行进20多公里后,终于走进了支东加拉古城遗址。如今伫立在凄凄荒草之中的古城,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派怎样繁荣的景象。

站在残缺的城墙上,依旧能看到古城的规模。城内西、北两方位还各另有一堵城墙,可以推测古时的支东加拉古城应有内、外城之分。寒风吹过,耳边依稀听到王昌龄那首《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采访组成员从古城遗址的西门进入,仿佛走进了一个偌大的迷宫。古城内原有的布局现已分辨不清,荒草丛中残留着一些瓦片和青砖,上面的图案也在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洗刷中变得模糊不清。同时,我们还意外地收获了一件沉甸甸、已经生锈了的铁器。铁器形状并不规则,也看不出上面有何花纹,也许是曾经生活在这座古城当中的人在打制铁质器皿时残留下来的,又或许是战争后残留下来的兵器残骸,也或许是后来人遗留在这里的。

就在我们在偌大的古城中无目的地转悠时,牧民向导久买旦增幸运地发现了一样新奇的“玩意儿”。这是一块已经断裂、但十分平整的石块,石块中央略有凹陷。在离它不远的地方又发现了一块中间粗、两头细的光滑石器,形状似现在家用的擀面杖。

久买旦增说,这两块石头是配合在一起用的,他小时候常常看到家中的老人将青稞炒熟后,放在类似的石器上,用一个根圆形的棒状石头来回研磨,是制作糌粑的工具。日积月累,坚硬的石头在反复使用中越来越光滑,经常被碾压的地方也有了凹陷。

眼前残破的石器和久买旦增的记忆,仿佛真的让我们看到了穿着藏袍、背着孩子的藏族姑娘在石器上碾制糌粑的景象,让这座如今一片荒芜的古城顿时有了一丝暖意。

访结束后,我们又来到海南州博物馆查阅相关史料。关于支东加拉古城并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述,这一带原为大草原,现为农田。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10米、南北宽250米。夯土筑成的,西面开门,除部分坍塌及平整土地略有损坏外,保存基本较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我省的考古学者曾在这里采集到了五铢钱、泥质灰陶绳纹陶罐等遗物。最后,初步定性为属汉代时期,推测此城也可能是汉西海郡所属五县之一。

今天,我们无法想象高原上先民砌下第一个土块时的激动,升起第一缕炊烟时的欣喜,或者送走第一位亲人时的伤感。但是,仰望依旧伟岸的古城遗迹时,我们依旧坚信——这里绝对是梦想成长的摇篮。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