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子鱼原产地湖面实景 华子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喜栖息于水流较缓、底质多砂砾、水质清澈的江河口、山涧支流的中上层,或水质清澈的湖泊中。

内蒙古的牛羊肉是内蒙古美食的代表,其实真正天然放牧的牛羊肉并没有多大的产量,华子鱼的产量比起真正天然放牧的牛羊肉更是十分稀缺,每年只有30万公斤,原产地赤峰市每人都平均不到一两,加之华子鱼至今无法人工养殖,这样的产量,别说销售全内蒙古甚至是全国,就算能吃到这道不可多得的天然美味,可以说真的是已经很幸运了。

华子鱼,学名瓦氏雅罗鱼(学名:Leuciscus waleckii),俗称华子鱼。华子鱼味道鲜美,相传康熙皇帝曾经食后难忘,多次命人捕捞飞马送京。《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六集《秘境》中对华子鱼做了特别的介绍。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华子鱼体内脂肪含量极低,但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指标大都高于其他野生鱼类20%至70%,是名副其实的“健康美食”!

华子鱼属洄游性鱼类(与中华鲟繁殖习性相同),在河水中繁殖产卵,在湖水中长大。初春河水开始解冻即开始繁殖,成群结队地逆流而上,游到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水草丰茂的上游水河道中产卵,鱼卵经7~11天的孵化出幼鱼,幼鱼顺河水水流游到大湖中栖息、生长,冬季进入深水处越冬。

华子鱼原产地湖面实景 华子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喜栖息于水流较缓、底质多砂砾、水质清澈的江河口、山涧支流的中上层,或水质清澈的湖泊中。华子鱼生长缓慢,3年才能性成熟,4年鱼为最大成长年龄,有记录的捕获过的最大个体体长仅为37厘米,仅重0.75公斤,一般捕获群体以3~4年鱼为主,体长15~25厘米,重约0.1-0.2公斤。华子鱼为杂食性鱼类,以活的虾类、鱼类、水生昆虫、底栖动物、藻类或新鲜的植物的茎叶为食,华子鱼不像其他鱼类,从不吃“死食”,所以有经验的垂钓者都知道,必须用鲜活的饵料才能钓到华子鱼。

原来我国北方地区华子鱼都有分布,但随着生态环境恶化(流入湖里的河水水量减少甚至断流,导致华子鱼无法洄游产卵繁殖)和水质变化,其他地方的华子鱼几乎灭绝,现仅在自然环境较好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达里湖、呼伦贝尔的呼伦湖、贝尔湖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出产华子鱼的水面大多都在无人居住、位于候鸟的迁徙线路上,而且华子鱼的繁殖期也和候鸟迁徙时间相近,华子鱼又喜集群活动,往往形成一个很大的群体,所以水域中的华子鱼多被鸟类中途摄食。最主要的是华子鱼的洄游特性,无法对华子鱼洄游繁殖产卵的几十公里甚至是几百公里的河流全部保护和控制,所以至今无法人工大量繁殖,所有捕获的华子鱼均为河流中自然繁殖、湖泊中自然长大,加之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采取限时、限量的捕捞方式,因此产量极为有限。

华子鱼的洄游繁殖的特性是天性,无法改变,但自然环境在改变、在恶化,当有一天流入湖中的河水断流的时候,那我们只能像保护中华鲟一样保护华子鱼了。我们希望那一天永远也不要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