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动态要闻>

"十个全覆盖"让锡林郭勒盟牧民安居乐业

2015-09-09 11:35:31 |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 作者:王大为 | 责任编辑:许浩成
摘要:      家打出了机井,解决了人畜用水的难题。入住哈乐穆吉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在牧区老年护理院中进行日常的保健和诊疗。

正蓝旗:便民超市开到家门口

记者 程泽

“油盐酱醋在村里,日常用品奔乡里,大件商品跑旗里。”这曾经是正蓝旗农牧区消费市场的真实写照。如今,正蓝旗依托我盟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大力建设便民连锁超市,改变了这种消费格局,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方便。

在浑善达克沙地腹地的登吉宝力格嘎查,巴音登吉超市是正蓝旗便民连锁超市的“样本店”。超市里窗明几净,一排排货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店主布仁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去年开始经营这家便民连锁超市。他说:“开超市的房子是嘎查统一提供的,货架、收银台及相关设备都是旗商务局给配备的。大部分货源由配送中心给送,自己只需进少量的货,价格和镇上的超市分毫不差,附近的牧民很愿意来我这儿买东西。”

宝绍岱苏木乃日淖尔嘎查,58岁的彭雪山夫妇和女儿一家经营的伊和海日罕商店也是一家便民连锁超市。谈到这一年来的改变,彭雪山满脸笑容:“超市以前是农家店,货源少,进货也不方便,去年旗商务局给商店配备了货架,还负责送货上门,现在店里都可以卖蔬菜水果啦,生意也很好。我们还安装了POS机、手机缴费、农牧民取款、打款,特别方便。”

今年,正蓝旗将新建和改扩建30家“便民连锁超市”,其中8家为新建超市,22家为改扩建超市。据悉,该旗将用三年时间,完成“便民连锁超市”在适宜建店行政嘎查村的全覆盖。

多伦县:农民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记者 程泽

来到多伦诺尔镇胜利村日光温室葡萄种植园区,白白的水泥路、绿绿的樟子松,再加上崭新的住宅房、一座座种植棚,别具一番田园风光。

村党支部书记赵凤鸣告诉记者,园区刚刚修完1.7公里水泥路,在“十个全覆盖”的基础上,又修建了两座公厕,安置了20个垃圾桶,种植樟子松小苗5000株、大苗200株,硬化、绿化、亮化工作基本完成。

胜利村日光温室葡萄种植园结合“十个全覆盖”“美丽长廊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根据胜利村整村推进项目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在胜利村4组、5组建设日光温室52座,每座占地0.6亩,配套建设拱棚52座、房屋52栋,每栋70平方米。

如今,胜利村日光温室葡萄种植园区已成为集旅游观光、采摘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种植园区。每个日光温室可年产2000公斤葡萄,每公斤可售30元,每棚年收入6万元左右,拱棚种植蔬菜可收入1万元,该项目每年可为村民增加360余万元收入。

蔡木山乡白城子村位于滦河的源头,距离多伦县城较近,在打造蔬菜基地和农家乐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如今,白城子村已确定了以蔬菜种植和旅游观光为主导产业,并结合农家乐、旅游业,精心打造绿色餐饮业,真正把产业发展和“十个全覆盖”工程结合起来。

多伦县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在每个示范村发展2—3个主导产业,做强产业项目,加速经济发展。

西乌珠穆沁旗:重点解决牧民实际困难

记者 巴雅尔图

牧民斯琴图的新房子不仅外观很漂亮,内部装修也非常精致,独立厨房、卫生间、上下水设备、现代时尚家居一应俱全,有电有水,和城里的房子没有什么两样。在不远处的生产区里,暖棚、机井、储草棚、药浴池、羊栅栏应有尽有、有条有理。

斯琴图是西乌珠穆沁旗吉仁高勒镇都日布勒吉嘎查牧民,他们家是当地牧业大户,饲养着上千头只牲畜。过去,他们家虽然牲畜多、收入高,但是畜牧业支出也多,基础设施建设也只能一步一步来,生产生活条件很一般。2014年,他借助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新建了生活区和生产区,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质的飞跃。整个工程投入76万元,他只掏了30万余元。

西乌珠穆沁旗将“十个全覆盖”工程与牧区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现代示范家庭牧场”模式统筹推进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在总结去年实施的10户现代化示范家庭牧场的基础上,今年又建设20户现代化示范家庭牧场。

让巴彦胡舒苏木呼日勒图嘎查牧民道布敦高兴的是,旗里了解到他们实际情况后免费给打了一口机井,一下子解决了多年来的缺水问题,饮牛羊再也不用从大口井里人工提水了。

该旗对经济实力有限、条件不具备的牧户,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危房改造、安全饮水、通电等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赢得了广大牧民的高度认可,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东乌珠穆沁旗:为牧民密织“社会救助”保护网

特约记者 李英梅

“多亏了社区的杨书记帮我申请了低保,每个月可以领到700元的低保金,生活有着落了。”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翁图社区居民包卫民老人声音哽咽的对记者说道。老人今年60多岁了,没儿没女,老伴儿又去世得早,生活过的十分拮据。按照“十个全覆盖”工程提出的用3年时间实现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全覆盖,东乌珠穆沁旗已逐渐构筑起一张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网。

城乡医疗救助实现“人人享有”。结合实际,该旗实行“资助参保、门诊医疗、住院医疗、临时救助、慈善援助”的救助制度,旗民政部门与卫生部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定点医院共同建立了医疗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监管一致,结算同步。截至目前,城乡医疗救助共救助433人,支出救助资金97.16万元;共为14名患者发放“爱心工程”大病救助金38.7万元。

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及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增长机制。开展了全旗低保边缘户的入户调查工作,制定了《东乌珠穆沁旗低收入家庭临时救助办法》及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按照自然增长机制,根据困难家庭的具体情况,对救助对象实行一事一审批,对临时救助资金实行备用金报账制管理、分级制发放,给予困难群众500元至3000元的一次性临时救助。截至目前,共为213人实施了临时救助,支出救助金12.19万元;共发放供养金73.51万元。

二连浩特市:“3+1”服务模式巩固工程成果

记者 巴雅尔图

二连浩特市格日勒敖都苏木苏吉嘎查党员中心户韩其图的砖瓦房旁边有一座功能齐全的蒙古包,用作他引领的28名党员和牧民集中学习,也用作方便牧民购物、就医、享受文化服务的场地。

今年以来,二连浩特市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推行党员中心户“3+1”服务模式,即建立文化点、医疗点、购物点和带动致富机制,全市21个党员中心户统一配备蒙古包及配套设施,实现牧区服务零距离、无缝隙、无盲点、全覆盖。作为文化点,有针对性地配备了惠农惠牧政策及与牧区生产生活相关的蒙汉文图书,视频音像设备等文化用品。今年上半年,图书借阅流转次数逾百次,组织开展各类活动103次。作为医疗点,各党员中心户负责搜集服务区域内牧民的医疗和用药需求,并及时协调苏木卫生院派出巡回医疗车,定期开展巡回医疗服务。上半年,协调苏木卫生院开展巡回医疗服务85次,免费为牧户发放711个“家庭小药箱”,惠及牧民近2000余人。

同时,建立完善党员中心户带动致富机制,通过整合各党员中心户服务区域内牧民的资金、牲畜、人力、场地、设备等资源,积极整合产业项目、信息技术等资源,并向党员中心户倾斜,帮助其成立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党员中心户+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模式。目前,全市由党员中心户创办领办的各类协会或合作社近10个,辐射带动牧户百余户,为提升畜牧业生产效益、抵御市场风险、促进牧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镶黄旗:房子穿上“保暖衣”

记者 程泽

出新宝拉格镇,沿着省道208线行驶十余公里,便到了宝格达音高勒苏木宝日达布苏嘎查淖日木浩特,浩特所有的房屋统一白色底、蓝图案,使整个浩特颇显祥和,今年旗委、政府免费给房屋做了外墙保温。

记者从旗委农工部了解到,镶黄旗今年计划投资931万元,对牧区700户砖木结构房屋进行提档升级,实施外墙保温,提升室内温度5℃左右,墙面统一色调粉刷,美化外部环境。今后,该旗将力争用3—5年时间对全旗所有牧户砖木结构房屋进行外墙保温。

记者来到巴音塔拉镇赛乌苏嘎查乌兰陶乐盖浩特,浩特有8户牧民,整体危房改造工程已完成。在浩特的西边户,主人布仁告诉记者,他家房屋刚刚改造完成,政府免费给做了外墙保温,等墙壁干透就要进行粉刷。建房总共花费2.3万元,政府补贴1.8万元,自筹0.5万元。记者看到房屋用砖进行了夯实,面貌焕然一新,真是危房变“安居”。

做外墙保温,就要把好保温材料质量关,防火阻燃是关键。为此,镶黄旗严格落实盟委、行署有关工作要求,严把工程材料关、施工关,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并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确保建一个,成一个,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旗食药工商质监局对12家建筑材料生产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将部分产品进行抽样,已送至盟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检验所进行检验。

太仆寺旗:新村规民约 幸福步步升

记者 程泽

“新合村、文明村,邻里间、贵和睦,讲卫生、人有责,脏乱差、扰健康……”红旗镇新合村编写村规民约共32句,并粉刷上墙。“这村规民约好啊,上面说得可全是我们村民应该学习的大实话,我们大伙儿农闲时来广场溜达,总要看一看、念叨念叨,对照对照我们,很教育人的。”村民李贵荣见记者和村党支书谈论村规民约时插话说。

记者从太仆寺旗的北面一路向南,经永丰镇、宝昌镇和千斤沟镇,一幅幅赏心悦目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远望,白墙红瓦的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错落分布、整齐有致;近观,干净整洁的街巷两侧,整齐的绿化带形似长城的防护墙,一字排开的路灯让人眼前一亮;细瞧,路边绘有新二十四孝图、牛耕铁犁、孔子讲学等内容的文化墙,生动有趣地向人们展示着我国古老优良的道德文化传统并融入了鲜活的现代理念,极具时代感。

“看着家乡的环境美了,心情也敞亮了,干劲更足了。”太仆寺旗永丰镇后房子村村民孙志宝说。

在推进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中,太仆寺旗注重把改善村容村貌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新合村、平地村、大圪洞村等都绘制有文化墙,内容主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和乡风文明建设,与《论语》、《弟子规》、《孝经》等经典文献内容相结合。文化墙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而且还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乌拉盖管理区:推动特色旅游业提档升级

记者 巴雅尔图

在乌拉盖管理区境内S101省道1022公里处南侧,有一个非常红火的“享誉草原牧人之家”旅游点。漂亮气派的新房旁边是3顶蒙古包,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让这片草原变得更加美丽。这是乌拉盖农牧场布林分场牧民于福利开办的“牧人之家”旅游点。

2014年,于福利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建起了120平方米的新居,还配套了特色小院,总造价16.2万元的工程,自己只花了7.8万元,而且,新房内部格局都是按照旅游接待需要布局的。“我的旅游点从今年5月份开始营业以来,基本每天都有客人,日均旅游业纯收入800元左右。”说起来“十个全覆盖”的好处,于福利说的头头是道。

在兵团文化保存得较好的哈拉盖图农牧场巴音陶海村,采取危旧房置换住宅楼的方式,实施危旧房改造594户,并对原兵团时期所建造的土坯房、石头房进行置换改造,推进兵团文化建设,提升了旅游业服务水平,打造有特色的草原生态旅游和兵团文化小镇;乌力吉敖包分场采取了“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将居民闲置的房屋重新翻修、加固,充分利用,结合兵团文化,把旧村落规划为功能设施完备的原生态草原休闲度假村。居民将自家房屋租赁给旅游公司,企业租赁房屋15年,每户租金9.1万元,前7年每年5000元,后8年每年7000元,既做到了村容村貌的高标准整治,又加快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正镶白旗:互助式养老 幸福夕阳红

记者 程泽

记者来到位于正镶白旗星耀镇龙王庙村的幸福互助院采访,看到每户老人居住在42平方米的房间内,干净整洁,自来水等生活设备完善,老人们个个衣着整齐、笑容满面。

走近幸福互助院中心,医疗卫生室、院长办公室、便民小超市、娱乐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广场映入眼帘,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正在娱乐活动中心打台球的张元亮老人今年63岁,他说:“我从危房搬进幸福院后,常来这里和同龄人打牌、打台球,也去广场做做健身运动,每天生活得都很开心!”

星耀镇是正镶白旗唯一一个农业区,在全国乡村老龄化、“空心化”的大趋势下,星耀镇也面临着这些问题。孤寡老人、五保户既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资金,如何让他们享受到“十个全覆盖”惠民政策已刻不容缓。

2014年8月,星耀镇龙王庙村幸福互助院建成并投入使用,互助院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娱乐室、图书阅览室、便民超市、医疗卫生室、浴池、公共食堂、健身场所、公厕等。69岁的郑万老人,在互助院建成时就和老伴住了进来。郑万老人有两个女儿,一个在包头,一个在呼市,以前住的是土坯危房。郑万老人说:“危房改造虽然政府补贴钱,但我们老两口没有自筹资金,也没有精力建新房子,住在幸福院里真的挺好。”

如今,星耀镇已有3处幸福互助院,分别为龙王庙村幸福互助院、临界村幸福互助院和五支箭村幸福互助院。

苏尼特右旗:让牧民安心用安全水

记者 程泽

“以前我们这儿不仅缺水,而且水质还不好,又苦又咸又涩,许多牧民们年纪轻轻就开始弓腰驼背骨节疼,这些都是长期喝含氟量高的水引起的后遗症。现在有了这套净水设备,再也不用担心了!”苏尼特右旗乌日根塔拉镇的牧民哈斯巴特高兴地说。

以前人畜饮水是额仁淖尔苏木图门嘎查牧民阿拉腾敖德家的一大难题,现在一座储水窖使问题迎刃而解。看着正在建设的储水窖,阿拉腾敖德高兴得告诉记者,水窖再有三五天就完工了,完全可以解决他和两户邻居的人畜饮水问题,这得益于“十个全覆盖”图门嘎查引调水工程。布和巴特家的储水窖可以一次性储藏20吨水,夏季能满足15天的人畜饮水,冬季能满足30天的人畜饮水。

图门嘎查是一个缺水较严重的地区,“十个全覆盖”图门嘎查引调水工程将让牧民安心用好水。工程主要由水源工程、管道工程、蓄水池工程、电力配套工程组成。工程的实施将彻底改变图门嘎查牧民长期饮用水不达标、饮水困难的历史,解决饮水困难人口86户409人、牲畜头数26565只。

今年,苏尼特右旗计划总投资4447万元,打供水基本井213眼、筒井191眼,建设储水窖620处,发放改水设备300套,远距离输水工程1处,解决和改善3262人、21.618万头(只)牲畜的生产生活饮水安全问题。

苏尼特左旗:“小康新居”让牧民奔小康

记者 耀华

这个八月,对于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镇萨如拉塔拉嘎查牧民呼格吉勒图家来说,是双喜临门的好日子。因为就在8月1日这天,呼格吉勒图家不仅搬进了110平方米的牧民“小康新居”,大女儿娜木吉勒玛还接到了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当从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走进呼格吉勒图家蒙欧式的新房时,大家更是被富有特色的蒙欧式装修风格所吸引,从壁柜上镶嵌的那几块蒙古特色的宝石蓝玛瑙,就足以看出主人的独到用心。

“家里主要是按我自己的设计装修的。这么好的房子,上下水、暖气、电都有,当然要好好装修一下。电器和家具加上装修费一共花了10来万。”呼格吉勒图笑着说:“按照牧民出资房款40%的政策,我们只出了9万多元就有了这么好的‘洋别墅’,小康生活离我们牧民真是越来越近了。”

去年,苏尼特左旗建成了383户牧民小康新居,170户牧民的房屋得到了改造。今年,全旗实施牧民小康新居建设1057套,其中新建528套、改造475套,并力争当年全部完工。

苏尼特左旗农工部部长阿拉腾呼乙嘎说:“按照‘十个全覆盖”工程规划,从2014年起,全旗将在三年内实施牧民危房改造650套,建设牧民小康新居2500套。牧民新居作为牧区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草原深处广大牧民的小康生活不再遥远。”

阿巴嘎旗:“户户通”让牧民生活更精彩

记者 耀华

“9月3日快要到了,这几天全家人都在盼着看阅兵式呢!我们家现在有3台卫星接收器,老人和孩子可以各自看自己喜欢的节目。”阿巴嘎旗别力古台镇赛罕图门嘎查牧民刚·照日格一边打开家里的电视机一边说:“盟、旗的自办电视节目我们都能看到,可以看到50多个台。不只是听得到、看得到,而是听得好、看得好!”

“我们嘎查前两年就基本实现了‘户户通’全覆盖,现在的目标是让牧民听得更好、看得更好,让牧民生活的色彩更丰富!”赛罕图门嘎查党支部书记胡日乐说:“牧民通过广播电视及时了解了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还学到了一些实用的生产生活知识。牧民刚巴图刚刚还在嘎查的微信群里和我说,想给家里再申请一台卫星接收器。”

如今,在阿巴嘎广袤的草原上,广大牧民通过国家、自治区、盟、旗近几年实施的“村村通”“户户通”工程,不仅能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而且像互联网等也给牧民生活带来了新便利、新乐趣。

特别是“十个全覆盖”工程启动实施以来,阿巴嘎旗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的实施进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快。按照中央100元、自治区150元、盟级56元、旗级84元的补助政策,每套490元的双模电视卫星接收器,牧民只需100元就可以到有关部门申请得到。

“截至目前,我们已完成‘户户通’安装6300套,按照‘十个全覆盖’工程8300套的目标任务,力争在今年完成三年任务的100%,实现全旗广播电视‘户户通’的全覆盖,更多的牧民群众将会享受到‘十个全覆盖’工程带来的实惠。”阿巴嘎旗文体广播电视旅游局无线广播电视维护部主任福生介绍说。

1  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