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动态要闻>

呼伦贝尔:像爱护眼睛一样呵护这片绿色

2015-09-08 09:46:11 |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许浩成
摘要:      呼伦贝尔拥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对自身乃至首都及三北地区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沙区综合治理工程,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治沙,将黄色的“利爪”用绿色钉牢

夏季,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镇完工嘎查周围一片苍翠。牧民乌恩齐却告诉记者:“原来这里周边有很多沙子,黄黄的一片,这几年通过治理好多了。”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千米开外的小山坡郁郁葱葱。

乌恩齐原来住在乌布日诺尔嘎查,有3000多亩草场。然而牧场逐渐被黄沙侵蚀,沙窝子里的日子日益难过。在政府的安排下,他和其他牧民搬迁到了完工嘎查。

在很多人心中,呼伦贝尔代表着绿色的草原。然而这绿色中也有大片黄色,呼伦贝尔不仅有沙区,而且沙化面积2000万亩!

呼伦贝尔沙地属于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呈不规则状分布于呼伦贝尔草原腹地之中,由海拉尔河流域、伊敏河流域、新巴尔虎左旗中部3条沙带和新巴尔虎右旗达赉湖沿岸等地零星分布的沙丘组成。

“由于气候变暖,干旱加重,再加上部分地区人为不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导致呼伦贝尔草原草场沙化、退化、盐渍化严重。”呼伦贝尔市林业局局长胡连义介绍说,沙漠化的危害触目惊心,草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严重危及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牧民的生产、生活。

治理沙化刻不容缓!2009年,一个事关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举措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实施,向沙地宣战。

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沙区综合治理工程,并将该项工程作为全市公共公益工程的一号工程,每年投入1.5亿元治理沙地100万亩。如今,这项工程已累计治理沙地652万亩,并且第二个五年规划已经开始实施。

在新巴尔虎左旗副旗长陈高山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一片开阔的沙丘。随着步行的深入,沙丘开始被各种灌木和草丛所覆盖,一种矮小带刺的小灌木扎在身上有点疼。“这是小叶锦鸡,固沙效果特别好,还可以粉碎做饲料。”

穿过灌木丛,来到一片相对开阔的地方。陈高山指着脚下介绍着:“这是方格状机械沙障,让沙子不能移动。你们看,这些人工播种的固沙灌、草植物长得多旺盛!”

以前这里是无尽的黄沙,植被覆盖低于10%,而且沙丘以每年4至5米的速度推进。如今,这片流动的沙地已经被沙柳、沙蒿、小叶锦鸡等绿色植物“钉”在了这里。

“这么大的面积单靠政府的力量治沙是不够的。我们把当地牧民发动起来,坚持生态优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让生态建设和保护者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陈高山说。

乌恩齐的邻居杨俊说:“每年到5月份,我们就开始治沙。每亩沙地政府都出几百块钱,我们夏天也没啥活儿,就天天扛着沙柳、芦苇进到沙区打网格。这些年,经我手治理的沙地少说也有几千亩了。”

众志成城,绿进沙退。昔日的茫茫沙海,如今已经变成了片片林地和绿洲,呼伦贝尔大草原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展现出了勃勃生机。胡连义介绍说,沙区治理项目区流动沙地植被盖度已由原来的不足5%增长到32.5%以上,半固定沙地由原来的不足20%增长到41.66%以上。

目前,呼伦贝尔2015年治理100万亩沙区的任务正在有序推进。对于沙区治理,罗志虎显得信心十足:“按照现有沙地面积,坚持下去,只要10余年的时间,我们就能整体控制住呼伦贝尔的沙地。”

【相关链接】

 民心工程就是发展工程——坚决把“十个全覆盖”这项最大的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亮丽新家园】头号工程的呼伦贝尔印象

1  2  3  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