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浙江宁波市、温州乐清市、天津静海区、山东烟台莱山区等地都与通辽建立了合作关系,我们劳务输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了。”通辽市就业与人才服务中心王海霞说。
通辽市是内蒙古第二人口大市,农村牧区人口多、收入水平偏低,成为制约农村牧区发展的瓶颈。如何打破困境,实现农牧民工稳就业促增收?通辽给出解决方案。
“西印村总人口数1270,劳动力人数627,劳动输出人数367”……在通辽市科尔沁区钱家店镇劳务输出办公室内,各村的劳务信息实时更新,不远处,涵盖多类岗位信息和求职者信息也随着时间变化不断更新。
钱家店镇劳务输出数据一览表(摄影:新华网 李倩)
钱家店镇劳务输出办公室负责人辛大海介绍,为了解决镇内剩余劳动力,当地成立了劳务输出协会,与人社部门和各村劳务经纪人形成“服务团队”,为农牧民在全国各地寻找适合工作。此外,将业务指导与“菜单式”技能培训相结合,提高劳务输出人员技术,取得一定成效。截至目前拉动农民人均增收0.75万元,农民收入中30%以上来源于劳务输出。
钱家店镇劳务输出服务是通辽市完善劳务输出服务体系的缩影。
为了能让当地农牧民走出去、留得下、赚得到,通辽市结合实际,出台通辽市农牧民转移就业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着力构建“政府+协会+劳务经纪人+劳动力”四位一体劳务输出服务模式,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市场化劳务输出服务体系,拧紧了从农牧民就业需求到就业上岗、再到后续跟踪全程全时服务“全链条”,政府搭台、专业机构“唱戏”,为农牧民稳定转移就业增收提供保障。
据了解,为了能提供全程全时跟踪服务,通辽市在劳务输入地建立劳务输出服务站、选派驻企人员跟踪服务,保障转移农牧民工权益。
6月初,北京顺义服务站工作人员电话回访时,了解到通辽市科左中旗在京务工的杜恩刚和柴正彬刚失业,还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经服务站工作人员推荐,两人很快转到中京保安公司工作。
目前,通辽市已在北京市顺义区、广东省惠州市、广东省深圳市、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安吉县、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等劳务集中输入地建立6个劳务输出服务站,提供电话回访、转岗协调、维权保障等服务。
通辽市劳务输出模式得到全国各地用人单位认可。不少外地人社部门和用人企业来到通辽,要求深度合作,王海霞说:“外出工作的农牧民得到企业认可,为了能留住他们,企业开出十分优厚的条件。”
截至10月底,通辽市稳定转移就业农牧民32.5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0万人的108.6%。
(原标题:走得出 留得下 赚得多 ——通辽市劳务输出“全链条”服务助力农牧民促进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