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青稞成熟 雅砻大地遍地金黄

发布时间:2019-09-19 16:06:19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曲杰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站在琼结青瓦达孜山顶,脚下是古老的雪巴村,远处的琼结河缓缓流淌,河岸边一块块平坦的青稞田里满是金黄色的麦穗,恣意挥洒的汗水里是农民大哥的欢乐,到处都充满了丰收的喜悦,这也是雅砻大地赐给农人的最好礼物。

随着金风渐起,金秋将至,在人们即将迎来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西藏山南琼结县的大片青稞田陆续成熟。站在琼结青瓦达孜山顶,脚下是古老的雪巴村,远处的琼结河缓缓流淌,河岸边一块块平坦的青稞田里满是金黄色的麦穗,恣意挥洒的汗水里是农民大哥的欢乐,到处都充满了丰收的喜悦,这也是雅砻大地赐给农人的最好礼物。

青稞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高原农作物,是青藏高原极端环境条件下植物适应性进化的典型代表,在西藏粮食作物面积、总产量占比中均达80%,是西藏主要的粮食作物。

在青瓦达孜山遥望藏王墓前金色的青稞田

青稞由来

藏族对青稞很崇拜,将它作为一种敬神的谷物。《藏族文学史》里的神话故事《青稞种子的来历》记载了播种青稞的实践过程,充分反映了藏族先民长期与大自然搏斗的历史性一幕:

藏民有了青稞种,

弯弯杜鹃做成犁,

两只马鹿拉犁耙,

粒种在雪山顶;

……

杜鹃犁头不好用,

马鹿拉犁拉不好,

雪山不长青稞芽。

……

藏族百姓每年4月开始播种青稞,8月底青稞成熟,期间青稞生长、百姓劳作,为感恩天地厚赐,生长成熟结出的第一粒果实要敬予佛堂之上以示感恩,千年如此。

金秋9月,琼结河谷的青稞熟了

早在吐蕃时期,藏族农业生产就有了长足的发展。唐朝王建诗《凉州行》乐府曾说:“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穗”,被称作吐蕃历史上七大贤者第一人的茹来杰,就曾教人开垦土地。

相传西藏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修建了雍布拉康,人们为了供奉这位赞普,在雍布拉康山脚下专门开垦了一块农田“萨热索当”并种植谷物,人们认为这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块农田,是西藏农耕文明的开端。

传说为传说,据可靠证据证明,青藏高原是青稞的发源地。1995年6月13日,在今山南市贡嘎县昌果乡昌果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考古时,发掘出土了千余粒青稞碳化粒化石。这些迄今为止青藏高原最古老的青稞碳化粒的发现,使青藏高原的青稞栽培史由传说中吐蕃时期提前了近十五个世纪,早在距今3500年之前,居住在西藏腹地雅江中部流域的藏族先民就已从事于青棵耕种。

2018年7月22日,邦嘎遗址自1985年发掘、长达33年的考古研究成果首次向琼结县委政府正式汇报。邦嘎遗址位于西藏山南市琼结县下水乡邦嘎村(今下水村一组),于1985年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开展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并试掘。2015年至2018年,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系与山南市文物局合作,对遗址进行了四年的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珍贵的陶器、石器、动物遗骸、植物种子等遗物。该遗址是西藏中部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居住聚落,为探索这一区域前吐蕃时代古文化面貌和复原先民生产活动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材料,也追溯了当年声震中亚的吐蕃帝国从雅砻河谷出发的脚步。

据了解,邦嘎遗址是西藏中部目前最早的也是唯一的史前人类居住聚落。动植物分析显示邦嘎先民主要经营牧业,但是也展现了前吐蕃时期西藏先民的食谱信息,早在约3000年前,邦嘎先民已经开始吃青稞、小麦、牛羊肉等食物。

考古学家将距今3000-2500年之间推断为西藏河谷农区麦类作物全面取代粟类作物的时间节点,位于琼结县下水乡的邦嘎遗址与雅鲁藏布北岸的贡嘎县昌果沟遗址一道,成为具有标志意义的史前聚落遗址。以青稞为标志的农耕文明大概就由此开始。

邦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全景

青稞与节日

在西藏农区,至今保留着有关播种、开镰收割时的仪式。在山南,开播仪式叫“春耕节”,人们要根据藏历历法书上的节气和预测天气的结果推算出一个适合举办春耕仪式的良辰吉日。当天,村里男人们牵着装饰好的耕牛或扛着铁犁,家庭主妇们把春耕欢庆时用的青稞酒、卡赛、切玛等放到供桌上摆着,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传统典型的“二牛抬杠”的耕作开始了,这种耕地场景历史悠久,几乎是中国农耕文化中的活化石,今后也许只能从春耕仪式中看得到。

根据老人们讲,春耕节也有不少习俗和禁忌,例如要在田地里安放能驱魔吓鬼的白石头,以抵御冰雹旱涝等灾害,保佑庄稼成熟丰收。又如耕作时忌讳女人触摸犁铧,忌讳砍伐田边的树木,忌讳杀生等等。

春耕仪式结束时,一名德高望重的当地僧人左手捧香壶,右手端盛有青稞酒的酒杯,口诵经文,将酒洒向三界。随后,与今年属相相符的三个男人手中分别拿着“达达”(宗教用品)、羊腿以及装满糌粑和酥油的“塔罢”(铜质碟子),随着法号的奏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喊“恰古修……央古修……”,意思是把好的运势、福分、财富都招回来。村里的男女老少也都抛洒出手中吉祥的糌粑,祈愿风调雨顺,青稞丰收。

丰收的乡间

到了藏历8月份,当地要以自然村为单位过“望果节”。“望”指庄稼,当地叫“望卡”,“果”意为“转圈”,“望果节”意即绕着丰收在望的庄稼转圈,是西藏农区预祝农业丰收的节日。当地的望果节一般没有固定的日子,奉行时间长短不一,通常时间择定在青稞快成熟时。有老人说,甲仲仲尕布(意为大雁)南飞前必须过完望果节,不然来年不吉利。

转田那天,人们从村子各个角落集中到坚耶寺大院统一出发,男人们带着藏刀,年轻的姑娘们则手提花伞、身背厚厚的经书列队绕着庄稼地里转圈,他们敲着锣、打着鼓,一路高喊“恰古修……央古修……”,把好运、福分、财富招回来。此外还有歌唱、拔河、打巴啦秀等比赛,连续七天才算结束。

到了9月,青稞熟了,遍地金黄。自2018年起,每年秋分日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西藏各地抢收青稞,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广袤的田野上,农民们忙着收割、打场和晾晒,确保成熟的青稞颗粒归仓。把收割来的青稞平铺在晒谷场上,赶成群的毛驴或手扶拖拉机在场中践踏,经过五六次翻动,大部分麦粒即可脱出(未脱出的要用连枷打脱),然后用六齿叉扬场,最后再用浅子筛簸麦粒。储存青稞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如果储存空间有限,可以使用透气性好的藤编容器,精致的工艺和颇具匠心的颜色搭配也体现出藏民族热爱生活的习性。

颗粒归仓

据统计,改革开放40年来,西藏农牧业在探索中不断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全区农牧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近年来,乘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东风,西藏青稞产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期。2018年,全区青稞种植面积212.68万亩,比2017年增加2.58万亩;良种推广面积达191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0%,比2017年提高2个百分点,总产量将预计突破80万吨,有力地保障了青稞生产安全。

青稞酒和糌粑

糌粑,是藏族人的主要食品。糌粑实际上就是青棵炒面,将青稞麦炒熟、磨细、不过筛的炒面,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的。

在山南,先将青稞晒干炒熟,然后用水磨或电磨磨成糌粑面,不除皮。吃糌粑时首先在碗里放上三分之一酥油茶,然后放上食量糌粑,用手不断搅匀后捏成糌粑团,即可食用。另外青稞还可以煮成稀粥吃,藏语叫“糌土”。藏族习惯于把糌粑装在画有龙、 凤、树叶等图案的木制糌粑盒里摆设或食用,有的糌粑盒用金、银、铜来包装,十分昂贵,为了外出携带方便,人们还习惯会将糌粑放在布口袋或皮口袋里携带外出,同时带上酥油、茶叶、盐及碗,只要有热水就能美餐一顿。

过藏历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切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稞和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稞穗、麦穗花校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切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撒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今天在西藏,不管是过年、盖房子、秋收,大家都会先吃点糌粑,表示不忘糌粑的恩德,感谢自然的赐予。

甘甜的青稞酒

青稞酒在藏语中称为“羌”。世代生活于青藏高原的藏民族,上至祭山水神灵和护法神、下至民间喜庆佳节、迎来送往,都离不开青稞酒和酒具。

藏族人在敬酒、喝酒时也有不少规矩。在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饮酒时,应采用银制的酒壶、酒杯。此外应在壶嘴上和杯口边上粘一小点酥油,藏语叫“嘎坚”,意思是吉祥如意。主人向客人敬头一杯酒时,客人应端起杯子,用右手无名指尖沾上一点青稞酒,对空弹三次,分别表示敬天、敬地、敬神,也为敬佛、法、僧三宝之意。弹完三下之后,主人就向你敬“三口一杯”酒,即连续喝三口、每喝一口主人就添一次酒,当添满第三次酒时客人就要把这杯酒喝干。喝完“三口一杯”酒后,客人如有酒量就继续喝,没有酒量的可不再喝,主人也不强劝。但倘若客人完不成上述之饮,主人会一直笑劝。至于客人酒醉,主人则绝不会讥笑,反而认为是坦诚的表现。喝酒时还要唱酒歌,身子要伴着节奏舞蹈,杯中的酒却绝不许洒出。客人有时也要唱酒歌回敬,此唱彼和,气氛十分热闹。

如今,“西藏第一块农田”生产出的青稞已经卖到了国内外的许多地方,超市店铺里也随处可见黑青稞糌粑、白青稞糌粑、紫黑青稞糌粑、青稞啤酒、青稞麦片、青稞饼干、青稞方便面等各式各样的青稞制品,有着千年历史的西藏青稞正在走出雪山,走向世界。

熟透了的青稞

(文/图:曲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