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热点新闻>

盘点草原人民的独特祭祀传统

2018-04-08 10:24:01 | 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 | 作者:苏文彦 | 责任编辑:苏文彦
摘要:祭祀是古代蒙古族社会生活中的大事。蒙古族世代生活在大草原上,拥有祭天、祭祖、祭火、祭祀成吉思汗、祭敖包、祭尚西(神树)、祭苏勒德、祭禄马等诸多祭祀风俗,充分体现了游牧民族的民族特点及其文化特征。

祭祀是古代蒙古族社会生活中的大事。蒙古族世代生活在大草原上,拥有祭天、祭祖、祭火、祭祀成吉思汗、祭敖包、祭尚西(神树)、祭苏勒德、祭禄马等诸多祭祀风俗,充分体现了游牧民族的民族特点及其长期信仰萨满教、佛教,深受汉、藏民族习俗影响的文化特征。

四时不断——成吉思汗陵祭祀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最杰出的领袖之一,这位一代天骄长眠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的巴音昌呼格草原。每年农历三月,人们都要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盛大的春季查干苏鲁克大典。

查干苏鲁克大典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七日至二十四日举行,其中二十一日为主祭日,前后历时八天,在成吉思汗陵的各项祭典中最为隆重。2018年的查干苏鲁克大祭主祭日为5月6日。

“查干苏鲁克”在蒙古语中意为“洁白的畜群”,八百多年前,成吉思汗在水草丰美的草原上拉起万群牲畜的练绳,用九十九匹白母马的鲜奶祭祀苍天,祝福草原兴旺,祝愿天地和谐,查干苏鲁克大典由此诞生。

成吉思汗祭典(资料图,来源:草原文化网)

由于典礼上需要祭洒九十九匹白母马的鲜奶,春祭也因此被称为“鲜奶祭”,意在祈求苍天和祖宗保佑人畜兴旺、大地平安。八百年来,成吉思汗的守灵人——达尔扈特部世代相传,将这一形成于13世纪的盛大仪式完整保留至今,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除了最为隆重的春祭“查干苏鲁克”,成吉思汗陵还会在农历五月十五日举行夏季淖尔大典,在农历九月十二日举行秋季舒日格大典,在农历十月初三举行冬季达斯玛大典。四时大祭以外,成吉思汗陵还有日祭、月祭、年祭,每年举行六十多次专项祭典,普通祭祀则常年不断。

成吉思汗祭祀主要是表达对长生天、祖先、英雄人物的崇拜,包括牲祭、火祭、奶祭、酒祭、歌祭等多种形式,诸多富有特色的珍贵祭器则表现了草原民族对大自然的艺术审美观念。

成吉思汗祭典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是蒙古族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2006年,成吉思汗祭典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敖包盛会——宝格德乌拉山祭祀

宝格德乌拉山也被称为“宝东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宝格德乌拉苏木境内,是内蒙古草原上自然形成的最大的“敖包”,也是我国流传时间最长、最隆重、最神圣的蒙古族民间朝圣祭祀地。

在有文字记载的近三百年中,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和七月初三,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牧民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自发的聚集在这里,进行最隆重、最神圣的民间朝圣、圣山祭祀活动,祈祷圣山保佑草原上的生灵兴旺平安。

 相传当年成吉思汗西征时,一日被敌军袭击,成吉思汗率残兵登上宝格德乌拉山躲避敌军兵祈求大山保佑,霎时,山上山下云雾缭绕,敌军不敢进兵。三天后,等到了援兵并歼灭敌军的成吉思汗抚胸告天:“我得以免灾,我之区区性命,被宝格德乌拉山所搭救,日后我必常常祭祀此山,我的子子孙孙当与我一样祭祀”。说完,他向着太阳把腰带挂在脖子上,将帽子放在右手上,屈身拜了九拜,洒马奶酒以祭,从此每当绿草如茵,鸿雁北归时,草原上的牧民就会进行祭山祭敖包活动。

宝格德乌拉圣山祭祀(摄影:中国网草原频道记者王金梅)

宝格德乌拉山由北向南由三个相同的山峰组成,主敖包建在南峰,高约6米,周长约40米,用石头堆成,中部围插柳条并在四周挂满蓝、白两色的哈达,中峰和北峰建有副敖包。南峰西脉第二阶上也有个敖包,形状与主敖包相似略显小些,人称“妇女敖包”,由于祭宝格德乌拉山时因不准妇女上主峰供拜,故设此敖包。

祭祀时,牧民凌晨便按照传统习俗顺时针绕大山三圈,每走十步或二十步,便仰望圣山、顶礼膜拜,表明对“圣山”的虔诚和敬仰。上午8时到9时之间,圣山脚下还会举行祭祀大典,由高僧主祭诵经,祈祷圣山保佑草原上生灵兴旺平安。祭祀活动期间,人们还会举行赛马、射箭和摔跤等“男儿三艺”竞赛和马头琴、呼麦、蒙古长调、好来宝等文艺表演。

祭奠祖先——普通牧民的清明节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按照当地蒙古族习俗,在清明节要烧“吐勒希”给祖宗上供。“吐勒希”包括炒米、酥油、鲜肉、茶叶、枣、布块和纸钱等。人们将过世先人的遗像“请”出来,安放停当,在烧香、诵经、跪拜后,向在场的人们介绍祖先的简历、事迹和现在各个家庭成员的简历。之后大家共同来到先人们的坟墓前敬献全羊祭奠。祭奠结束后,将剩下来的酒食聚集在一处,按辈分、长幼分成三组,依“八”字形排坐,由长者将酒食分给每位参加祭奠的人。

宝格德乌拉圣山祭祀(摄影:中国网草原频道记者王金梅

捏“寒燕儿”——指尖上的清明

除了丰富宏大的祭祀场面,草原上的清明节也有着精致细巧的一面,面塑“寒燕儿”就是草原上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在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人们用白面捏成燕子或其他飞鸟的样子,蒸熟后插在准备好的树枝上,迎接春天的到来。

按照习俗,捏“寒燕儿”是在清明当日,用发过的面团制作出小巧玲珑的燕子、孔雀、喜鹊等各色面塑,用豆子点上眼睛,上笼蒸熟后用红绿颜料点染。经过塑形、剪嘴、压制、点彩等多道工序制作出的“寒燕儿”会被穿在树枝或红线上,既可以吃,又可以作为孩子的玩具和家中的装饰。

据说这一习俗与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有关,又有说法是迎接候鸟北归、万物复苏,也有人说是长辈们祈愿孩子长大后能像燕子一样勤劳灵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4月2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五塔寺东街小学学生在制作面塑(摄影:丁根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