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舞《迁徙》。
原标题:蒙古舞:舞出草原精神 续写时代传奇
10月27日晚,国际蒙古舞蹈艺术展演活动举行颁奖晚会,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歌舞团的《舞动的琴弦》等作品获得表演金奖和原创金奖。前不久,在呼和浩特举办的第四届蒙古舞舞蹈大赛上,来自全区12个盟市及北京、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40多家专业艺术院团、艺术院校选送的近160部作品参加了竞赛,缤纷多彩的作品带给观众一场视觉艺术的盛宴。
从1946年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先驱、杰出的舞蹈艺术家吴晓邦第一个推动蒙古族民间舞蹈走上舞台开始,蒙古舞历经传承与创新发展,一步步走向辉煌。
舞蹈《奶茶飘香》,让观众品味蒙古族奶茶“味道”。
草原生活的史诗之作
内蒙古自治区著名舞蹈评论家、内蒙古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景志介绍,我国舞蹈主要由三大源泉汇聚而成:一是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中原农耕型舞蹈文化;二是以北方草原、森林、戈壁为代表的游牧型舞蹈文化;三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渔猎型舞蹈文化。从艺术起源的角度分析,这三大舞蹈文化体系在长期交流融汇、互动发展的过程中,构成了中华民族舞蹈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文化历史发展格局。
蒙古族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草原先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通过模仿动物、植物、山川、河流等的自然形态,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他们崇尚自然的习惯和勇敢热情的民族性格,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蒙古族舞蹈的最原始状态。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凿刻的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上,就曾留下了草原先民模仿猛禽走兽的白海青舞、熊舞、狮舞等原始舞蹈形态,证明在长期的放牧与狩猎生活及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草原先民练就了强悍、矫健的体魄,形成了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性格。体现在舞蹈中,则无时不洋溢着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以家庭、部落为单位,逐水草而居,在庆祝新可汗即位、缔结部落联盟以及战争胜利时,这些家庭或者部落就要聚在一起,举行“欢跳庆贺之舞”,从而留下很多和这些庆贺事件相关的文化风俗和节庆活动。时至今日,我区不少地方仍有一年一度的那达幕大会等庆贺项目,舞蹈往往是这些项目中的必备节目。
蒙古族人民喜爱翱翔于蓝天的雄鹰,于是他们就把民族的感情、性格和大草原的雄浑气势,都融入鹰的舞蹈形象上。他们也很喜爱大雁和天鹅,这是因为当这两种候鸟飞离草原时,预示着冬天即将到来,提示牧民们做好越冬的准备;它们飞回草原时,又带来江南的温暖和新绿的春天。因此,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男子舞蹈经常出现鸿雁高飞的舞姿,而女性的动态则常模拟天鹅的形象。这些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和艺术形象的塑造,都源于数千年来草原文化对蒙古族的哺育与陶冶,是牧民们传承古代文化基础上的创造与升华,代表作有《雁舞》《鹰》等。
在蒙古族舞蹈中,马是最为常见的形象。马与蒙古族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不解的渊源,在牧民心目中,马是不会说话的忠实朋友,通人性、解人意,吃苦耐劳,在民族繁衍生息征战迁徙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蒙古族舞蹈中,大多有马的舞蹈造型。舞者通过肩部的动作和上身的动态展示出来。如在平面上绕圈来表现骏马的奔驰,用双肩细碎的抖动来表现平稳、均匀的走马等。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由于草原文化的影响,蒙古族舞蹈逐步形成开阔、粗犷、热烈、奔放、刚劲而又不失沉稳、舒展、柔和、内敛的个性特点。譬如《牧人舞》《牧马舞》《马刀舞》等舞蹈,便是用动感十足甚至夸张的动作,来表现人们在蒙古包里、在草原上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踏地为节”是蒙古舞的另一个特征。《蒙古秘史》中载录了庆典时跳踏舞的场面:“绕蓬松茂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膝之尘矣。”在元朝的诗歌中也有“齐声才起合,顿足复分曹”“踏歌尽醉营盘晚”等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