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草原儿女> 草原骄子

巴·毕力格的漫画情结

2015-11-02 15:20:00 | 来源: 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 作者: 赛男 温迪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采访巴·毕力格,正值他的漫画展在内蒙古美术馆开展,虽然展期正好安排在工作日,但前来参观欣赏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这样评价毕力格的漫画:“无数牧人发自内心的咏唱,成就了丰富的游牧文明的精神创作。

采访巴·毕力格,正值他的漫画展在内蒙古美术馆开展,虽然展期正好安排在工作日,但前来参观欣赏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与一般画展不同的是,人们在每一幅画作前停留的时间都比较长。这是因为漫画的哲理性、思想性、启迪性,以及入木三分的表现手法,走马观花浏览一下很难读懂其深邃的艺术内涵。因此,记者除了随着参观的人们漫步其间之外,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倾听懂行的观众精彩的议论和点评上。俗话说,文如其人,其实画亦如其人。听着人们对毕力格画作的高谈阔论,对毕力格的了解真有些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感觉了。

  漫画的启蒙老师:奶奶

采访毕力格,话题自然还是从他的身世谈起。毕力格出生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红格尔苏木陶木伊拉塔嘎查,这恐怕是地球上最长的地名了。

毕力格的父亲在苏木工作,苏木里有家商店,那是苏木唯一的一家商店,靠商店南窗的位置摆着一些小人书。只要进一次商店,毕力格每次都会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一直看下去。父亲实在过意不去了,就买上几本让他拿回家看。,

毕力格打小不爱说话,见到陌生人就会躲到角落去画画儿。画草,画鸟,画小朋友。没有谁教过他怎么画线条,怎么用色彩,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画画儿。但就是喜欢画,就是想画。

草原的生活宁静安详,在这安宁的草原,用找得到的稀有纸片、木板,描摹所熟悉的生活,是毕力格儿时最大的乐趣,也是伴随他一生创作的源泉。

采访中毕力格常常提起他的奶奶。他告诉记者:“奶奶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她是讲故事高手。她和许许多多草原上的老人一样,慈祥,宽容。她常年穿着褐色的袍子,头上戴着褐色的围巾。可怜一词,是她的口头禅,但她口中的‘可怜’不是通常人说的可怜的意思,而是爱称,是感叹,是欢喜心。”

毕力格著名的作品《缝补》中的那个老额吉,就是记忆中奶奶的样子。这幅作品是1997年为去日本参加北海道漫画大赛准备的,大赛的主题是“路”。毕力格想用这样一个老人的悲悯,来呈现过度工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隔代的亲情是刻骨铭心的,时至今日,毕力格对奶奶的记忆依然是那样的清晰。奶奶头上的那条围巾戴了很多年,有一天,换了一条鲜亮一点颜色的,毕力格竟然感觉自己像换了个奶奶。生性爱画的毕力格对色彩很敏感,有的颜色代表他某一时期的情绪和回忆。比如,童年的夜晚很温馨,给予这种温馨的是奶奶的寓言故事。

“毕力格”在蒙语中是“智慧”的意思。奶奶给他起了这个名字,就是让自己的孙子富有智慧,让智慧伴随他长大成人。

到了中学,智慧伴随着毕力格成长,新环境又让毕力格有了抒发感情的愿望。生活的激情,又催促着他开始写诗,开始和有文学情怀的人交朋友,开始阅读大量文学书籍,直到在报刊上发表诗歌。很多人看了他的漫画说很有诗意,这无疑和诗歌创作功底有关。蒙古族本身就是个诗意的民族,即使是两个放羊的见了面,也首先要很诗性地赞美一下天气。草原的沃土培育了他诗人的情怀,也让他的不少漫画作品有了诗一样的意境。

1986年,毕力格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专业。之后参加了内蒙古教育学院蒙古语言文学的函授学习,奠定了他厚实的功底。大学期间,一本叫《读者》的杂志吸引了他。《读者》中有个“漫画与幽默”的栏目,常刊登一些国外漫画大师的作品,引起了毕力格浓厚的兴趣。一年后,《读者》把这些作品集中在一起,出了一本《世界优秀漫画作品选》,毕力格几经周折买到这本书后,常常带在身边随时翻看,有时也模仿画上几笔,漫画之路就此起步了。

在城市生活的日子,毕力格并没有太多的依恋。大学的学业一结束,他又回到了草原,回到了家乡苏尼特左旗,当了一名美术教师。直到今天,他依旧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诚然,他对漫画执着追求的热情也越来越烈。今天,面对自己的漫画成就,他还是那句草原赤子的铮铮豪言:生于草原,长于草原,草原永远是生命之根,创作之源。

res01_attpic_brief_副本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