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聚焦文化建设 育新风 润生活

发布时间:2021-12-31 17:25:00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深入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制定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加强乡村文化组织领导,形成文化建设有专人管、专人抓的工作格局,整合资源,培育特色,以乡村文化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聚焦乡村文化,打造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力量

近年来,香山农场大力倡导文明和谐新风尚,积极开展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评选出了一批居家优美、家风和谐的示范户。村民李成就是其中一位,他将自家庭院收拾的干净整洁,还在院里院外种花美化环境。“村里文明活动多了。”李成说,“更大的转变是人人都开始讲卫生了。过去人们一出门就把垃圾随手倒,习惯到处乱堆东西。现在每家门口都有垃圾箱,住在远处的人家也拉着垃圾往垃圾池倒,都‘舍不得’往门口倒了。”

香山农场还注重在培育“新农人”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头羊作用,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制度,将一批又一批的“土人才”挖掘出来,引领更多的农民一起抱团发展,让农民学到真正的“致富经”,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主力军”。

香山农场是扎鲁特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乡村振兴离不开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关系乡村振兴的成色和质量,同时也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日常工作中,扎鲁特旗坚持把乡村振兴与乡风文明建设有机融合,互相促进,不断深化乡村振兴内涵,增强乡村振兴动力,在处处美丽乡村,播撒下颗颗文明的种子,收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硕果。

聚焦文旅发展,挖掘资源优势,为融合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扎鲁特旗基于文旅融合大背景,依托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淳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大力开发有文化背景的特色旅游产品,把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时尚旅游活动相结合,积极开拓文旅市场,提供更多更高质量文化和旅游服务产品,让文旅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为加强对道老杜苏木南宝力皋吐遗址的保护、展示和研究,扎鲁特旗在建设南宝史前考古遗址公园的基础上,投入2800万元建设了面积3700平方米的博物馆,并于今年6月对外开放。“自开馆以来,博物馆接待游客近上万人次,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达到千人次。除了外地来的游客还有当地的农牧民也会带着自己的亲朋好友过来参观。”讲解员刘桂红说道。

南宝力皋吐博物馆的对外开馆,不仅形成了道老杜苏木的“文化输出”,还递出了旅游名片,积极推进发展牧家乐等特色旅游项目,以特色美食、草原观光等为主题,让游客观看美丽草原风景,了解民族文化。通过标准化景区建设,在提高当地旅游收入的同时,让乡村真正实现宜居宜业宜游,为农牧民增收致富拓宽了道路。

聚焦文化引领,抓好传承教育,为长远发展输送人才力量

在乌力吉木仁苏木曲艺大师毛依罕陈列馆内,屹立着曲艺大师毛依罕的雕塑。毛依罕是从扎鲁特旗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的蒙古族曲艺大师,在草原上,他的名字家喻户晓,演唱的好来宝、乌力格尔及英雄史诗、叙事民歌为蒙古族曲艺文化宝库留下了丰厚的艺术财富。

为了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2020年,扎鲁特旗在乌力吉木仁苏木白音图门嘎查建立了曲艺大师毛依罕陈列馆,收藏展出200余件珍贵文物,组织农牧民以及学生参观学习,让群众了解历史文化、民族瑰宝,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在坚守文化根脉的同时,扎鲁特旗加大对乡土人才的管理,以此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多渠道挖掘民间文化传承人,把乡土人才的传承力和创新力转换成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和百姓的致富力,实现非遗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为乡村文化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文:包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