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让非遗“活”在当下

发布时间:2019-01-08 11:00:08丨来源:内蒙古日报丨作者:李玉琢丨责任编辑:李雯

一张普通的白纸,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美工苏梅的手中,不用设计和描画,只见剪刀飞动,纸片在她手中三剪两裁,就变成了活蹦乱跳的飞禽走兽,变成枝繁叶茂的花草树木,须臾间一幅构思精巧的“哈尼卡”剪纸作品就跃然纸上。

内蒙古呼伦贝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以及俄罗斯族等古老民族,在茫茫草原与大兴安岭森林之间,传承和传播着厚重的草原游牧文化和森林狩猎文化,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张普通的白纸,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美工苏梅的手中,不用设计和描画,只见剪刀飞动,纸片在她手中三剪两裁,就变成了活蹦乱跳的飞禽走兽,变成枝繁叶茂的花草树木,须臾间一幅构思精巧的“哈尼卡”剪纸作品就跃然纸上。

作为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苏梅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多年来,她走进课堂、走向社会,在莫旗达斡尔中学、民族实验小学、青少年宫和民族文化大讲堂面对面辅导、培训“哈尼卡”的制作技艺,参加培训人数达500多人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活态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在呼伦贝尔市,像苏梅一样,有近400名非遗传承人为保护、传承、展示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默默付出,辛勤工作着。

呼伦贝尔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赵胜男介绍,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9项,呼伦贝尔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0项;公布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95人次,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0人次,自治区级传承人143人次;全市建有4处自治区级非遗生态保护区,5座非遗博物馆,建立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36处。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大力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让非遗项目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推进非遗与扶贫、旅游有机结合,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为保护、展示非遗,呼伦贝尔市已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字资料300多万字,非遗项目图片和全高清视频资料超过3万G,制作完成“布里亚特射箭”“布里亚特婚礼”“桦树皮制作技艺”等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专题片40多部。2012年至今,呼伦贝尔市非遗保护中心已征集非遗实物476件(套),为非遗展厅建设奠定了基础。

让非遗“活”在当下,是呼伦贝尔非遗工作者不懈的追求。为了提高非遗传承人传统技艺、现代设计和制作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带动学员就业增收脱贫致富,呼伦贝尔市积极推荐,呼伦贝尔学院被正式列为自治区第一批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参与院校。今年7月,呼伦贝尔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与学校联合开展了自治区非遗传承人群传统音乐类和传统美术类两期研习班,培训传承人60人。

不仅让非遗当下“活”起来,更要让它“火”起来。呼伦贝尔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蒙古之源·根与脉》,就是呼伦贝尔市打造民族文化名片的精品力作。

《蒙古之源·根与脉》展演的12个节目,以呼伦贝尔游牧文化、狩猎文化为背景,以世代生活在呼伦贝尔大地上的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俄罗斯、朝鲜等民族为依托,将呼伦贝尔草原、森林上流传了千百年的音乐、舞蹈、曲艺、民族服饰、手工技艺、体育竞技、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汇集一台精彩呈现,成为广大游人来呼伦贝尔必看的文艺节目之一。

呼伦贝尔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社会文化科副科长李颖婷表示,2019年,呼伦贝尔市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将以能力建设及非遗扶贫为重点,加强非遗保护法治能力建设,加大非遗保护的投入力度,深入实施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开展贫困旗县非遗资源普查,探索“非遗+扶贫”呼伦贝尔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原标题:呼伦贝尔市:让非遗“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