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作为寺庙喇嘛独门技艺的马鬃绕线蒙古唐卡制作技艺沉寂多年之后重现生机。如今,掌握这项技艺的人从3年前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增加至400多人。
马鬃绕线蒙古唐卡是唐卡文化中的独立分支,记载着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的历史资料,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传承300余年,但在其他地方鲜为人知。这项技艺在传统唐卡制作中加入马鬃等材料,将马鬃绕线缝制在丝面图画的边缘,增加图案的立体感,也让唐卡不变形、不生虫、经久耐用。
近日,中国唯一马鬃绕线蒙古唐卡非遗博物馆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成立,并在馆内设立传习所,开展马鬃绕线蒙古唐卡制作技艺的公益性传承。
在这座博物馆中展示着马鬃绕线蒙古唐卡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传承人陶格日勒和徒弟们制作的200余幅唐卡。75岁的陶格日勒自幼从爷爷和妈妈手中传承了这项技艺,是马鬃绕线蒙古唐卡制作技艺最主要的传承人。
在过去很多年间,马鬃绕线蒙古唐卡制作技艺无人问津,只有陶格日勒等少数几个人将这项技艺应用在衣物、门帘的装饰上,才把这个传统技艺保留了下来。
“我曾经非常担忧马鬃绕线蒙古唐卡制作技艺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失传,但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这项艺术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重新活了过来。”陶格日勒说。
2015年,陶格日勒把在国外生活的孩子们叫回来,成立工作室,制作销售马鬃绕线蒙古唐卡以及用这一技艺制作的手工艺品。她多次到蒙古国、西藏、青海、普陀山等地学习,将传统工艺与现代风格相结合,提高和丰富制作工艺水平。
因为能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这项通过19道工序才能完成的古老技艺成为阿拉善盟的扶贫产业。目前,马鬃绕线蒙古唐卡制作技艺入选内蒙古首批文化产业扶贫项目,已有300多名农牧民接受免费培训,通过这项技艺实现就业的贫困农牧民,每年增加近3万元的收入。
(原标题:濒危的马鬃绕线蒙古唐卡技艺重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