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65岁的陈月喜“就着”熹微的晨光赶到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腊铺村活动室为当天的脑阁表演做准备。
当地是有名的“脑阁村”。脑阁是集戏剧、杂技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脑”是内蒙古中西部方言,是把东西扛在肩上高过头顶的意思。“阁”就是一个捆绑焊接得结结实实的特制铁架子,演出时要将它固定在1名成年男子身上,架上表演者1至3人,一般为8岁以下的儿童,每一成人与儿童的组合称为“一架”,演出时上下互动。
2月25日,民间艺人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广场进行脑阁表演。元宵节将至,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展演活动,热热闹闹迎佳节。 新华社发(丁根厚 摄)
自记事以来,陈月喜就盼着过正月。爷爷和父亲都是脑阁表演艺人,耳濡目染,幼时的他对脑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2岁那年,自己试着将父亲演出时的“阁”固定在身上,学着父亲有模有样的走起步子。父亲在一旁看到后将他推荐给了演出团队。至此,陈月喜正式成为一名脑阁表演艺人,一“脑”就是四十多年,到现在还没有放下。
国家级非遗项目土默川脑阁呼和浩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月喜。(资料图)
因为喜爱,陈月喜从爷爷和父亲的肩膀上下来后又“脑”起了儿子和女儿,现在,65岁的他又“脑”起了外孙。
与父亲“同台”表演的时光,是他最愿意回忆的画面。每每表演,他总能听到围观的人群中传出称赞他的声音:“瞧,人家是父子上阵,真厉害……”对当时年轻的他来说,这既是他力量的象征,也是观众对他表演技术的肯定。
“我觉得这就是一种传承吧,我愿意继续干下去,直到‘脑’不动为止。”通常脑阁表演的成年男子要扛起200斤的重量,这就要求表演艺人最佳年龄应介于30岁—50岁之间。“还是因为喜欢,一提到脑阁就浑身有劲儿。”如今,“超龄”的陈月喜仍没有要“退休”的想法,每一次表演在他心中一如当初。
陈月喜平日务农,只要有演出邀请,不论是农忙还是农闲,他都会挤出时间参加,43年来从未缺席。他给了他挚爱的脑阁几十年的光阴,脑阁也回馈了陈月喜和整个团队荣誉。
1992年,毕克齐镇的脑阁队在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表演中荣获“弘扬民族文化”优秀奖;2006年,毕克齐镇民间脑阁舞蹈队应邀赴广州参加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暨中国首届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荣获脑阁表演一等奖……脑阁这颗非遗文化明珠正在闪耀着无限的光芒。
眼下,正值脑阁被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10个年头,未来如何传承发展,牵动着每一位“陈月喜们”。
作为土默川脑阁的呼和浩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除了传承,他和团队也琢磨着如何创新。
一架脑阁一台戏,每架都有它的主题和故事。“脑”架子的成人要根据不同主题调整步伐和摆动幅度,以保证架上表演者生动的表现人物和主题。
近年来,脑阁选材上融入了许多时代的文化元素、表现民族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形式和新内容,充分体现出民间艺术与时俱进的时代感和创新性,为脑阁增强了生机与活力。
“这几年,我们常常受到演出邀请,我每次都参加。脑阁受到大家的欢迎,我们都很开心。”2014年腊铺村与企业合作组建了公司,正式将脑阁带上了市场化运作的道路,努力让这项民间艺术走出去,走上更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