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图片

呼伦贝尔草原春天的使者——兴安杜鹃

2016-05-03 15:23:50 | 来源: 中国网草原频道 | 作者: 许卫国 | 责任编辑: 许允兵
摘要:       寒风中,北方又一位春的使者——兴安杜鹃,正在风雪中悄然开放。随着兴安杜鹃的悄然开放,你听,孩子们柳笛一吹,呼伦贝尔春天到来了。

姹紫嫣红的兴安杜鹃像燃烧的火焰

姹紫嫣红的兴安杜鹃像燃烧的火焰

人常说,春天是多情的季节。多愁善感的人们在春天感觉到了时令和欲望的骚动,于是,春天成了被无数颗笔尖嚼烂了的季节。这是自古以来生活在南方人们的奢侈。然而,春天对于呼伦贝尔人来说,却是“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这个珍贵的季节总是来去匆匆,甚至让人们觉得还没有来得及尽情欣赏山花烂漫、柳絮纷飞的风景,春天已经结束了。所以,草原上的人们倍加珍惜这千呼万唤才出现的春天。

在草原上,春天的到来总是要经过艰难的跋涉。寒食节和清明节一过,阳气渐生,气温逐渐回升;残雪在人们的视线中渐渐消逝,裸露出了整齐的街道,枯黄的草原,和草原中一片片枯黄的沙丘。干燥的西北风裹着细沙,迅疾地抽打着行人的面颊;温润的东南风与西北风做着不懈的抗争,经过几番搏斗,雨夹雪出来助威了,天气一顿翻江倒海的折腾,到四月中旬左右,终于开河了。所谓的“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是指关里,呼伦贝尔开河要晚很长时间。“倒春寒”有时也偶尔袭击一下苍茫刚毅的草原,但它丝毫没能改变草原那饱经风霜的性格。经过漫长而艰难的等待,早已进入春天的草原慢慢苏醒,苏醒的草原城渐渐膨胀,开始分割挤压周围曾经绿色和即将再一次转绿的草原。园艺工人们把街头巷尾的花盆装满春泥,洒下幸福的花籽;又把一块块的的草坪精心梳理平整,单等春风和阳光的抚育。城市的早春,正在追求天然绿色的色彩,正在孕育着绿色的生命之魂。丁香花是这个草原城市中春的使者。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它的身影寥寥,它生长的空间被狂热的经济大潮挤压殆尽。大家从心里悄悄呼唤着:丁香!春天来了,你快回家看看吧!

北方季节上的春天虽然已经来临,但实际意义上的春天还迟迟没有出现。日历早就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从电视机上欣赏到的南方绿草茵茵繁花似锦的景象在这里还是等待和虚幻。草原在寒风中战栗,牛羊艰难地啃食着荒草。人们来到敖包,祭祀祈求长生天,希望今年能够赐给人们一个风调雨顺的年景。

当草原刚刚迎来“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时节,南方早已是“春将半,莺声乱,柳丝拂马花迎面”的盛春之景,早已是“拍堤春水蘸垂杨,水流花片香”的醉人之景了。

草原的春天仍然寒冷。寒风中,北方又一位春的使者——兴安杜鹃,正在风雪中悄然开放。每年五一节假期,我们一家都驱车直奔杜鹃盛开的扎兰屯、柴河、达尔滨罗等景区,欣赏漫山红遍的兴安杜鹃。今年4月30日清晨,我们一家四口,携带照相机,风尘仆仆,先后来到扎兰屯杜鹃坡,阿荣旗复兴水库等地,尽情欣赏红杜鹃的风采。兴安杜鹃是在呼伦贝尔最早开放的花朵。它以娇美的身姿迎风斗雪,以刚毅的性格凌然而立;从不嫌大地母亲的贫瘠,不畏环境气候的恶劣,一丛丛,一片片,姹紫嫣红的兴安杜鹃像燃烧的火焰,盛开在大小兴安岭的密林沟谷。清新的春风飘荡着阵阵幽香,令人神清气爽;走进兴安杜鹃,站在它身旁,人会被衬托得无比精神,愈发透出青春的活力,久违的心情会豁然开朗。我们从各种角度,频频举起手中的相机,近景,光角,特写,各种兴安杜鹃的画面一一收入相机,也进入我们心里。面对着北方报春的使者,你会情不自禁地喊出:你好!草原的春天!你好!兴安杜鹃!

随着兴安杜鹃的悄然开放,你听,孩子们柳笛一吹,呼伦贝尔春天到来了。(作者:海拉尔公安局 许卫国)

1   2   3   4   5   下一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