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呼和浩特提升城市品质 "大呼和浩特"理念打造草原都市
(资料图)
据介绍,15项重点规划项目中,修编的有1项,新编的有6项,续编的有3项,其他类5项。
内容:依据总规评估、实施报告,修编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规划范围为绕城路以内,规划面积770平方公里,以重新调整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打造宜居宜业的草原都市。
内容:规划范围为市域范围,规划面积为17224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内,结合地铁、公交、枢纽站、停车场规划,形成以公交为主的立体化交通体系。建成适宜呼和浩特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与城市功能、地位相适应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内容:规划范围为市域17224平方公里,规划面积为中心城区400平方公里、南部产业园、新机场周边及小城镇200平方公里产业规划布局。
内容:规划范围为新城区毫沁营—赛罕区寇家营,线路长2.4公里,宽120米,规划面积290公顷。轨道交通线路、车站及附属设施(出入口、风亭)、控制中心、交通设施等用地应合理控制规划。
内容:以城市功能升级完善为中心,以轨道交通线路及公共交通设施空间的落实控制为重点,以轨道交通站尤其是枢纽周边功能提升为主线,促进周边土地的合理使用。
内容:在城市广场、河流周边,商业、文化中心等城市重要地段编制城市设计,用于引导“控规”刚性要素之外的公共空间和建筑设计。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进而提高城市的空间品质。
内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综合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17年,城市建成区16平方公里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内容:在2011—2020年版总体规划指导下,对重点开发区域、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地铁两侧地块进行规划调整。
内容: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立准确、动态的基础空间数据管理和服务体系。
内容:制作最新航摄影像图。航测范围:呼和浩特市建成区及相联地区。航测面积:1200平方公里,分辨率为0.05。
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和建设综合管线三维信息系统;开展城市规划测绘地形图配套更新项目;建设智慧管网信息管理平台;开展综合交通出行与流量调查;开展中心城区与城市增长边界之间城乡统筹研究。
(记者 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