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蒙古气象部门长期监测显示,近55年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前冷后暖”特点十分明显,草原地上最大生物量呈现出下降趋势。随着气候变暖,环境干燥,土壤沙化退化,目前,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改善生态环境与农牧业协调发展是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2013年7月10日的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贾克寒摄)
气温持续升高草原在变暖
据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和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长期监测显示,过去55年,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前冷后暖”特点十分明显。20世纪60~80年代,气温在较低水平上波动上升,但总体仍低于历年平均值,为相对冷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气温急剧上升,出现冷暖交替期;90年代~21世纪00年代,气温持续上升,00年达最大值,较20世纪60年代和历年平均值分别增加了2.3℃和1.2℃,为相对暖期;21世纪10年代气温有所下降,但总体仍高于历年平均值0.6℃。
降水量减少 21世纪以来60%年份干旱
1961~2015年,锡林郭勒草原年降水量总体上呈略有减少的迹象,但不明显。20世纪年降水量总体接近并高于历年平均水平,为相对多雨阶段,干旱年份占总年份的40%。21世纪以来,干旱年份占总年份的60%,为相对干旱阶段,特别是2005~2011年处于持续干旱状态,平均降水量为346.1毫米,较历年平均值少65.6毫米。
蒸散量越大生物量越少
过去55年锡林郭勒草原年蒸散量呈“降~升~降”态势,蒸散量与地上最大生物量呈显著的负相关系。20世纪60年代蒸散量高于并接近历年平均水平;70年代蒸散量下降明显,至90年代初,蒸散量持续偏低,稳定在历年平均值以下;90年代末蒸散量急剧增加,升幅较大;21世纪00年代蒸散量较大,为1046.1毫米,较历年平均值高33.3毫米;10年代蒸散量迅速下降,接近历年平均水平。
过去55年草原生物量趋于减少
对研究区8个牧草观测站55年逐月地上生物量进行研究表明,55年来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上最大生物量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总体下降趋势并不显著。在过去的55年中,研究区地上最大生物量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60年代以下降为主,70年代初一直到80年代末期保持上升趋势,90年代初期再次下降,下降状态一直持续到2007,近年来又有上升的态势。其中,最大值出现在1998年,达394.6克/平方米,最小值出现在2007年,为111.4克/平方米。
2015年5月的锡林浩特市郊区。(贾克寒 摄)
内蒙古草原自然气象灾害多发,畜牧业生产条件严酷,抵御气候风险的能力弱。目前,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改善生态环境与农牧业协调发展是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锡林郭勒盟年降水量200~350毫米,不适宜大面积植树造林,特别不适宜在山坡上开沟植树造林。山坡上植被的破坏,会引起径流,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沙化退化。同时,实施永久禁牧、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生态移民制度,杜绝超载过牧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只有综合治理各种退化草地,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草地,优化产业结构,使草原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才能使锡盟的草地畜牧业进一步发展。(文: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