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岩画学会理事、大兴安岭岩画发现与研究学者崔越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对之前在内蒙古兴安盟大兴安岭密林深处发现的一处岩画图案内涵研究得出为:驯化狼。这也是最早的狩猎文化岩画图案。
崔越领介绍,此点岩画为两幅,红色绘就。第一幅为:依次是奔跑的七岔角的鹿,追赶的狼,人骑马在指挥猎鹿。狼的下部叠加一遗存痕迹暗淡的线条绘就的动物图案;第二幅是:狼在追赶一四岔茸的鹿。狼的尾部特征—粗直、下梳。依据岩画图案的表现,结合相邻区域岩画情况和古遗址的特征,岩画图案分析为旧石器时代晚期。
狼的岩画图案在大兴安岭是首次发现,狼被驯化,古先民的生产方式才进入了狩猎时代,人类森林时代的生产方式发生了由涉猎到狩猎质的飞跃。人类在森林时代的生存区域实现了驯化马、驯化狼,也标志由此进入山岭下的草原进行畋猎生产奠定了基础。
驯化鹿、驯化马、驯化狼的岩画图案相继发现,证明,生存在大兴安岭的古先民依赖地理地质、生态资源的劳动、生存与智慧。为世界范围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