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草原文化> 热点新闻

内蒙古的名片和骄傲——乌兰牧骑诞生记

2015-10-19 11:40:37 | 来源: 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试点队于8月11日返回温都尔庙后,召开了试点工作总结会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社会文化处处长阿日鲧和项在瑜也专程赶来参加。

  深入边防哨所。

这年夏天,苏尼特草原干旱少雨,热风把草都吹黄了,在行军途中,队员们经常吃不上饭、睡不好觉,最大的困难是长途跋涉喝不上水,偶尔遇到一个小水泡子,车上顿时欢腾起来,大家跳下胶轮车,取出茶缸和纱布,开始过滤清水,然后拾来一些干草,将水煮沸……生活虽苦,但队员们却情绪高涨,胶轮车走到哪里,哪里就撒下一串歌声、一片笑语。

为了满足牧区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要,队员们都身兼数职,有的既是报幕员又是歌手;有的既是舞蹈演员又是器乐的演奏员。演出前后他们还要当展览讲解员、图书售货员、业务文艺辅导员、民歌收集员、摄影员、播音员、理发员等等。

试点队边走边演,无论是定居点还是放牧点,只要有牧民就演出,哪怕是只有一个人。来不及搭帐篷时,就在风沙中化妆,有时台上演完后,立刻又到蒙古包去为不能出门的老弱病残者演出。试点队每到一地,都受到牧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起初,牧民们不知道“乌兰牧骑”是干什么的。后来,一传十,十传百,“乌兰牧骑”的名字传扬开来。有时,胶轮车离浩特点还很远,牧民们就从蒙古包里跑出来,眺望着红旗飘扬之处,兴奋地喊着:“玛奈乌兰牧骑依日勒”(我们的乌兰牧骑来啦)!有的地方胶轮车走不过去,又缺乏其它交通工具,牧民们闻讯赶来,带来了马匹、骆驼,帮乌兰牧骑拉车,为乌兰牧骑带路……沿途的牧民纷纷送来了奶酒、奶食。他们说:“你们的演出,使我们看到了许多从前没有看到的东西,听到了许多从前没有听到的东西,我们不知道怎样感谢你们。这些奶酒、奶食是我们自己加工制做的,送给你们,表示一下我们的心意!”此情此景,常常使队员们忘记了疲劳,心中充满了幸福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