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草原文化> 热点新闻

内蒙古的名片和骄傲——乌兰牧骑诞生记

2015-10-19 11:40:37 | 来源: 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试点队于8月11日返回温都尔庙后,召开了试点工作总结会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社会文化处处长阿日鲧和项在瑜也专程赶来参加。

  行进在大漠戈壁。

1957年4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派庆来同志赴苏尼特右旗与当地协商开展乌兰牧骑试点工作的意见。4月20日,庆来返回局里汇报了协商结果,苏尼特右旗旗委同意组建全区第一支乌兰牧骑试点队。5月27日,经自治区党政领导部门研究、核准,自治区文化局印发了《乌兰牧骑试点计划》和《乌兰牧骑工作条例》(草案)。6月初,自治区文化局又从内蒙古群艺馆抽调了达瓦敖斯尔、刘英男、图布新、张敏4名同志,与社会文化处的庆来、吴魁共同组成乌兰牧骑试点工作组;苏尼特右旗旗委派旗长朝巴达拉呼与党委宣传部长明干一同参与乌兰牧骑试点工作的领导。

经过精心挑选,试点队的成员确定下来。多才多艺的原文化馆长乌力吉陶克套任试点队队长,队员有文工团员出身的小学教师额尔亥木图、民间艺人出身的文教干部乌尼格日勒、女好来宝手旗团委干部伊兰、会演戏又善长民歌的商业局干部荷花、能歌善舞又会拉四胡的牧民斯琴道尔吉、额尔登达来、女民歌手娜仁托雅,还有原文化馆馆员阿拉塔图和乌云力格等。

经过多方筹集,试点队的装备有6匹马、2辆胶轮车、2块幕布、3盏煤汽灯、5件乐器、4套演出服、1套扩音设备和2顶帐篷。经过半个月的紧张编排,队员们排出了小剧《两朵红花》《为了孩子》,器乐合奏《阿斯尔》《八音》,好来宝《党的关怀》《宏伟的计划》《幸福路》,舞蹈《挤奶姑娘》,以及相声、民歌等节目,而且还学会了化妆。

一切准备就绪,6月17日,在温都尔庙原旗文化馆内,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建队典礼。那天,门前挂出了队旗,张贴了标语,排练室内,醒目的《西苏旗乌兰牧骑试点汇报演出》蒙汉文会标和紫色幕布上凌空飞腾的金色骏马图案,使不大的会场显得既庄严美观,又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旗委和旗政府领导前来观看了彩排演出,旗委宣传部长明干代表旗党政领导讲了话。他热情赞扬乌兰牧骑这一新生事物的诞生,并预祝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第二天一早,试点队——内蒙古草原上的第一支乌兰牧骑踏上了光荣的里程,开始下乡巡回演出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