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少年的心灵成长之旅:评鲍尔吉·原野长篇小说《篝火与星空》

发布时间:2022-08-16 10:27:01丨来源:中国民族报丨作者:海日寒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出发时,他们还是一个个顽童,回来时,他们已是心灵成熟的少年。

儿童文学作品《篝火与星空》是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纯净草原少年小说系列:乌兰牧骑的孩子”的第二部。这是一部散文化的诗意小说,故事在如诗如画如歌的草原深处展开,充满童趣,交织着回忆,浸润着幻想,闪耀着希冀之光。

这部小说的美蕴藏在环境美、人物美、文化美和心灵美之中。从小说中随便挑出一段,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此刻的月亮是一个金色的月牙,落日在湖水上铺上一层金箔,比白天更宁静。湖面上飞翔的鸟儿就像在天空中跳舞……云朵染上偏蓝色调的红霞,鲜艳夺目。”风景中充溢着画意,亦有随处荡漾的诗意:“乌兰牧骑的女演员手拉手跳起舞,手风琴用鄂尔多斯剪羊毛曲为他们伴奏。她们抖肩、下腰、旋转,彩色的头巾和蒙古袍的下摆一起飘扬。月光把每个人的脸照得白净,每个人的手也白净……这朵流云好像在擦拭月亮,它飘过,月亮比刚才更亮,好像还大了一点。”

小说采用“历险记”体式,用一个个小悬念和小险情把整个故事串起来,达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效果。在神秘的军营世界里闯祸;在河边柳条林中迷路;从悬崖上坠崖;在黑松林里寻宝;最后丢了小黄羊楚古拉,又啼笑皆非地失而复得……故事徐徐展开,孩子们和乌兰牧骑队员的心灵世界也慢慢展现,情景交融,人物与环境交融,铺展出一幅长长的草原风景画、风情画。与此同时,草原人民的生活美、心灵美也渐次呈现,勾勒出一幅孩子们心中独有的童真世界。

小说在呈现上述种种美好的过程中,融合了很多时尚元素,如第八章“黑松林里的故事”就很容易让人想起《海底总动员》《阿拉丁神灯》《猫和老鼠》等动漫电影的叙事方式、表现方式和想象方式。这一章用孩子们讲故事的方式,以蒙太奇的手法展现了快速流动的湖底童话世界,想象奇特、变幻莫测、色彩斑斓,充满童趣和诗意。小说还运用动画电影的镜头语言,如“月光下的歌舞”一章以飞鸟的视角俯瞰,“如这只鸟儿继续往高处飞,会看到黑松林的南面有一座湖,这座湖也是半圆形,人称月牙湖……再往高飞,就看到在湖和山的南面是平坦无比的大草原,它像一张没有褶皱的地毯,铺向远方。在那里,茂密的草在风中互相摩擦,像麦浪一样。”这样的画面,让我们想到《狮子王》或宫崎骏的手绘动画电影。

小说用大量篇幅展现了草原人文风情。乌兰牧骑队员和孩子们“两日游”的构思,带来了小说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情的交融呈现。作者就像是旅游团的“导游”,携着乌兰牧骑队员和孩子们,向来自各地的“游客”展现草原的歌舞、风俗,娓娓诉说着草原人民的情感与生活。作者在整部小说中共安排了三场歌舞演出——为解放军演出、为猎人演出以及为新房庆贺演出,一次在白天,两次在夜晚,但两次夜晚的演出又有所不同,情境不同、气氛不同、境遇不同。在月光、歌舞、模仿表演以及动物的友情客串中,为新房庆贺的篝火晚会像是浪漫绚烂的电影情节,将小说的叙述推向高潮。此外,随着故事的延展,小说自然而然地展示了草原人民对大自然平和、包容、达观的态度,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生态理念。救助小黄羊、伐木的礼节、移植花草的仪式、盖新房与祝贺新房的仪式等故事情节,人物情感与人文精神交融在一起,如诗如歌,让读者不知不觉陶醉其中。

小说《篝火与星空》还是儿童心灵的成长之旅,乌兰牧骑精神的发掘之旅。孩子们在旅程中发现了草原的自然美,如西拉木伦河之美、月亮湖之美、黑松林之美;孩子们也发现了草原的歌舞之美,他们在月光下才真正感受到乌兰牧骑演出的神韵——草原歌舞与天地融为一体;孩子们还发现了牧民、猎人的心灵之美,他们与人为善,与动物为善,具有纯朴又坦诚的品格;孩子们更发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草原精神之美,这在盖新房和救助小黄羊的情节中得到集中体现。

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发现了真正的乌兰牧骑精神,正如队长丹巴所说,“我们乌兰牧骑不光唱歌跳舞,还要参加生产,帮助牧民改善生活,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广大牧民……乌兰牧骑的人比不了专业的音乐家,我们本色是牧民,让牧民们生活变好,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内心的愿望。”最后,孩子们还通过悬崖上发现的青铜器,了解了草原文明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更直观地认识了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出发时,他们还是一个个顽童,回来时,他们已是心灵成熟的少年。是的,这是一次精神洗礼的旅程,也是心灵成长的旅程。

(文:海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