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到绿,绿到美——40年,我国森林资源“颜”值实现大转变

发布时间:2021-12-17 13:50:00丨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丨作者:路涛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开展40周年。《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12月13日从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获悉,40年来,全民义务植树以其特有的法定性、全民性、义务性和公益性在中华大地蓬勃展开。截至目前,全国适龄公民累计175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累计植树781亿株(含折算)。义务植树已成为世界上参加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成就最显著的群众性绿化运动。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使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成为每一位适龄公民的法定义务。40年来,全民义务植树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发挥上下一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展现出强大的动员力、组织力和执行力,为全球生态治理树立了“绿色样板”,产生了积极广泛影响。

4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各大机关、各部门带头履“植”尽责,各地植纪念树、种纪念林蔚然成风。从消灭荒山荒地,到融入林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再到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民义务植树有力推进了国土绿化和美丽中国建设进程。

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23.04%,森林蓄积量由90.28亿立方米提高到175.6亿立方米,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0.1%提高到41.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3.45平方米提高到14.8平方米,我国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总体上实现了由黄到绿、由绿到美的转变。

随着义务植树运动的深入开展,“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理念厚植人心,生态文明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公众爱绿植绿护绿意识明显提高,全民义务植树不仅在祖国大地上栽下了片片绿色,也在全社会播撒了生态文明的种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凝聚了共识和合力。

经过40年的发展,义务植树尽责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已拓展为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认种认养、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八大类50多种,极大拓宽了公众的尽责渠道。特别是通过在15个省(区、市)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建立一批“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打通了义务植树尽责“最后一公里”,让“云端植树”“码上尽责”成为现实,全民义务植树进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阶段。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创新全民义务植树管理方式,建立全民义务植树综合服务平台体系,加快建设各级各类义务植树基地,积极推进多种尽责形式落实落地,让“全年尽责、多样尽责、方便尽责”成为新常态,持续凝聚国土绿化的全民力量,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