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董恒宇:保护耕地,也勿忘草原

发布时间:2021-03-05 15:44:41丨来源:人民政协网丨作者:王硕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董恒宇建议,要立草为业,像重视农业一样重视草业,像重视基本农田一样重视基本草牧场。

“种子是农牧业发展和生态安全的‘芯片’。我们现在对粮食种业比较重视,但对草种问题关注度还不够。”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常委、内蒙古政协副主席董恒宇想替“草原”发发声。

草原素有“地球皮肤”之称。我国天然草原面积近60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1.7%,其面积是森林、耕地的总和。但广袤的草原却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退化。修复退化草原,需要足量的乡土草品种和高质量的种子作保障。

“我国每年自主繁育草种占全国用种总需求的比例较小,只能大量依赖进口。进口草品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适应性差、易患病害,应用范围有限。”对此,董恒宇很忧虑,“我国是草原大国,如不能及时补上短板,我国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

草原的意义不仅在生态环境领域。

据董恒宇介绍,肉奶目前在我国居民餐桌上占1/3,发展草牧业其实是刚性需求。同时,我国的粮食问题其是一个结构性问题。每年生产和进口的粮食半数用于养殖饲料,所以从大农业、大粮食概念上讲,牧草本身就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大家应该都记得前些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现在国家每年要拿出很多资金对奶产品进行安全抽检。但这属于终端检验。”董恒宇认为,一定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而源头就是要发展安全高效的优质生态草产品。

如何保障草种安全和草业发展?董恒宇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要立草为业,像重视农业一样重视草业,像重视基本农田一样重视基本草牧场。”董恒宇认为,亟须改变传统农业观念,实施“粮经草三元结构”现代化发展模式,将生态草业作为种植业和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节器”。力争在“十四五”把牧草列入作物系统,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有条件的地方变“退耕还草”为“退粮还草”,恢复撂荒废弃农田。

他指出,目前,牧草良种补贴标准与粮补和林业的各种补贴差距较大。建议种草享受与种粮种树相同的待遇,逐步建立并提高草业各项补贴标准,激发投资种草养畜者的积极性。

第二,要加快本土草种的驯化培育,建设草种质资源库。“我国本身牧草种质资源其实非常丰富,只是缺乏深入挖掘、系统性培育、广泛应用。”他呼吁,要深入挖掘乡土优质高产草种及适应性强的生态修复草种,保护本土种质资源,强化草种标准制定权;在“十四五”把内蒙古建成中国草种质资源库,建立草种资源价值的评价体系和良种繁育体系。特别要强化生态草业科技创新。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倡导科企融合,制定科研院所、高校成果转让机制。

第三,要发挥草原生态功能,建立草原生态补偿保护长效机制。

经过多年的持续跟踪调研,董恒宇认为,目前天然草场在生态逐渐恢复基础上,政策应该由长期禁牧向阶段性禁牧转变,阶段性禁牧向草畜平衡转变。同时,要改变观念,重视草坪业在美化城市景观、净化城市空气中的独特功能。

(原标题:董恒宇委员:保护耕地,也勿忘草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