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秘境,掀起你的盖头来

发布时间:2020-12-31 11:05:00丨来源:新疆日报 丨作者:薛云少 唐堪东 贾春霞 于熙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玉树琼枝霜满天,薄雾袅袅波光粼,天鹅婀娜舞翩跹。一到冬季,走进这里就如同走进了银色的童话世界。

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美若仙境 静至空灵

“一步一美景,十里不同天。”这是对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的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的贴切诠释。这里四季如画、美不胜收,具有“高、凉、野、奇、特、秀”六大特征,让游客流连忘返。

近日,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入选“冬季新秘境2020”榜单。巩乃斯景区管委会负责人李建明介绍,这里冬季降雪期长,积雪期长达8个月,巩乃斯冬日美景是最吸引人的。李建明说:“今年冬季景区照常开放,欢迎各地游客前来一睹景区冬日的壮美景观。”

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冬景(摄影:张波)

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海拔在1600米到2400米之间,位于和静县西部,东靠艾尔肯达坂,西临那拉提景区,南接巴音布鲁克草原,交通便利,是独库公路上的重要景点。森林公园总面积2277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829平方公里,森林面积790平方公里。这里春夏野花漫山遍野;秋季树叶黄色如金,红色似火;冬季则是山峦银雕,树挂晶莹,静到心醉。

目前,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已步入漫长的冬季,在茫茫白色世界,显现出雪山、森林、原野的轮廓。流淌其间的巩乃斯河沿岸,树木也披上银装,形成壮美的雾凇景观,整个景区神秘静幽,是摄影爱好者的梦想之地。

李建明推荐的冬季线路是自艾尔肯达坂而来,行至海拔最高点3035米时,便可俯瞰景区。蜿蜒而下的盘山公路在山间穿梭,云雾缭绕,极为壮观,因此该路段也被称为“云中路”。顺路而下,最先到达景区的班禅沟。这里视野开阔,白雪覆盖的沟底犹如盖了一块白色的毛毯,点缀其间的蒙古包炊烟袅袅,天地间犹如一幅壮美的水墨画。循路再前行,可去仙女湖、阿尔先温泉等地观赏游玩,沿途依山而立的云杉和生长在平地的桦树,也是冬色尽染。

据了解,在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游玩期间,游客或可与天山马鹿、赤狐、天鹅、猎隼等各类野生动物偶遇,其中概率最高的当数赤狐与天鹅。阳光照在赤狐身上,逆光下皮毛会出现一圈金色光环,显得十分灵动可爱;天鹅则是冬季的精灵,它们静静地游弋在湖面上,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下来。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现有陆栖脊椎动物260种,分布着54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如罕见的雪豹,最常见的雪鸡、松鼠等。

天鹅泉湿地公园:天鹅来了不想走

玉树琼枝霜满天,薄雾袅袅波光粼,天鹅婀娜舞翩跹。一到冬季,走进这里就如同走进了银色的童话世界。这里就是新近入选“冬季新秘境2020”榜单的伊宁县天鹅泉湿地公园。

天鹅泉湿地公园位于伊宁县英塔木镇夏合勒克村伊犁河北岸,湖水来自地下温泉,冬季不结冰,是中国最大的疣鼻天鹅冬季栖息地。每年冬季在此越冬的天鹅有300只左右,其中90%为疣鼻天鹅,其余为大天鹅。

天鹅泉湿地公园一角(摄影:新疆日报记者 唐堪东)

探秘秘境天鹅泉,要从天鹅泉的主角——疣鼻天鹅开始。

全世界大约有60万只疣鼻天鹅,疣鼻天鹅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可见其珍贵,它们主要分布在欧洲,中国拥有的数量较少。

疣鼻天鹅在水面滑行时脖颈呈S形,喙部红黑斑交错,红色居多,喙基部脑门上有明显的黑色疣突。人们常见的在水面上摆出可爱的“心”形造型的两只天鹅,就是疣鼻天鹅。疣鼻天鹅是天鹅家族中体型最大、姿态最优美的一种,也是最重的飞行鸟类。疣鼻天鹅的飞行高度,在鸟类中堪称出类拔萃。

在遥远的古代,有不少民族崇尚天鹅,以天鹅作为图腾。古人用“鸿鹄之志”一词来比喻远大志向,鹄就是指天鹅。哈萨克族中有许多部落、地方都是以天鹅命名,人们还模仿天鹅的各种姿态演绎出了哈萨克族的经典天鹅舞。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童话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而科普知识告诉我们,天鹅属雁形目鸭科。

有趣的是,在这里负责喂养天鹅的湿地公园管理员,给天鹅投喂食物的时候,嘴里发出的是一连串“鸭鸭鸭”的呼唤声,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喊“鹅鹅鹅”。他说发音不一样,“鸭鸭鸭”喊着顺口不累人,“鹅鹅鹅”喊得拗口累人。

据伊犁地方史志记录,伊犁河湿地一直是天鹅、野鸭、白鹭等鸟类传统冬季栖息地。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村民在此发展渔业,建了多个鱼池,为天鹅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自此以后,来此过冬的天鹅从一只变成两只、三只、四只……发展到现在已有数百只。

随着伊犁河谷整体生态环境保护和伊犁河湿地系统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以夏合勒克村为中心的湿地不断扩大,疣鼻天鹅、野鸭、白鹭等慢慢增多,成为天鹅来了不想走的越冬栖息地。

这里天然泉水密集,形成了冬季水面不结冰的天然奇观,各类水草为天鹅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有专家形象地指出,天鹅是一种环境指示物种,它在一个地区的生存状态是折射这个地方环保好不好、文明程度高不高的一面镜子。

禾木村:冰天雪地里的童话王国

冬天的禾木,白茫茫一片。灰色的白桦林,映衬着四周银色的雪山,白色世界里随处散落的图瓦人木屋,让人感觉如同走进了冰雪中的童话王国。随着交通及住宿条件等方面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冬季来到禾木村,感受这片静谧的世外桃源。

走进禾木村就能看到皑皑白雪在风力的作用下随物赋形、千姿百态:石头变成了柔软的“沙发”,木板变成了厚实的“雪床”,树梢悄然挂上了“水晶灯”,村落里的小小屋顶全部铺满“千层雪糕”。房顶“人”字形的木屋,既可防雨雪,又可堆放杂物,给山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村边的白桦林,在雪地里更显夺目,白色树干上黑色的疤痕,就像一只只眼睛注视着匆匆过客。

冬日禾木(摄影:新疆日报记者 唐堪东)

冬日的禾木少了往日的热闹喧嚣,回归到原始自然的状态,朴实而淡雅。蓝色天空下,白雪覆盖的小木屋冒出缕缕炊烟,四周的桦树林默默守护着村落。村庄里的人们在冬季没有早起的习惯,路上几乎见不到行人,连狗儿都趴在窝里。

让人惊奇的是,冬日的禾木河依然充满活力,再冷的天气也不会完全结冰。这是因为河畔有多眼山泉注入河中,河水欢快地流淌,蜿蜒而上,河面上方的雾气不断奔涌而出,弥漫在河谷上空,蒸腾的水雾把人带入云雾缭绕的世界,为禾木增添了几分秀美。河岸边不时能看到跳动的鸟儿,它们一会儿扎进水中,一会儿鸣叫着立上枝头,让宁静的山村热闹起来。

冬天来禾木,一定要看禾木的日出。登上禾木村头的观景台,看着一座座木屋错落有致,缭绕的雾气飘飘荡荡,山风吹来晨雾随风而散。初升的太阳喷薄而出,银装素裹的村落霎时被镀上了一层金辉。

冬天来禾木,一定要乘马拉爬犁。马拉爬犁速度虽然不是很快,但能真切感受到爬犁与厚雪之间的摩擦,慢慢欣赏从眼前向后划过的自然美景。每一个毛孔都平静地张开感受着最清澈的寒冷,每一次凝望都需眯起眼睛感觉那山野的酣眠,感受生命的本真。

冬天来禾木村,一定要感受这里浓郁的民族风情。生活在此的图瓦人热情好客,人们常常相聚在一起载歌载舞。走进图瓦人的木屋,听听图瓦人的故事,喝口当地的奶酒,听一场只有在禾木才能听到的小型音乐会,悠远的呼麦和热情洋溢的歌舞,一定会让您不虚此行。

喀拉库勒湖:帕米尔高原上的“变色神湖”

新疆湖泊之美动人心魄。在星罗棋布、形态各异的新疆湖泊中,帕米尔高原上的喀拉库勒湖是与众不同的。这种与众不同,在于她的神奇、她的辽远、她的令人沉迷。

新疆文化学者刘书环曾多次探访喀拉库勒湖。“这是一个谜一样的湖,仅从给人的审美感受而言,她无疑属上乘之列。”12月20日,刚从南疆采风归来的刘书环说。喀拉库勒湖是领略湖泊神奇之美的理想地,帕米尔高原雪山圣湖的荒野感与草原牧场湖泊的田园气息在此完美统一起来,她的美疏朗有致、水乳交融。

记者曾多次造访海拔3600多米的喀拉库勒湖,这个面积10平方公里、水深30多米的高原湖泊,幽静深邃地藏在位于阿克陶县布伦口乡的“冰川之父”慕士塔格峰脚下。也许是因为帕米尔高原的与众不同,也许是因为喀拉库勒湖的遥远、偏僻,这里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千百年来,在湖中神秘矿物质、慕士塔格峰以及光与影的多重作用下,喀拉库勒湖一年四季幻化出令人惊叹的色彩。

有时,喀拉库勒湖湛蓝如天,有时深蓝如墨;有时,她将淡蓝、碧蓝、靛蓝、宝蓝、藏蓝、黛蓝、孔雀蓝等各种蓝交织,演绎出魔性十足、难以描述的色彩;逢阴云密布、狂风暴雨的日子,喀拉库勒湖则如灌了铅一样,湖水油黑发亮。因此,在当地牧羊人口中喀拉库勒湖有“变色神湖”之称。

冬日,站在环绕喀拉库勒湖的高山上,越过冰蓝冰蓝的湖水,眺望远处绵延不绝的雪山,一直望到天际出现海拔7500多米的雪峰——慕士塔格峰。周遭世界宛如世外桃源,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情境,令人沉浸其间久久不愿出来。

相传,最早见过喀拉库勒湖的是周穆王。后来,晋代和北魏时期的高僧,以及唐玄奘西行取经时,在喀拉库勒湖都有过美好的回忆。

从古至今,也许正是一批又一批名人从喀拉库勒湖边经过,注视她、记录她,才成就了那些美丽传说与传奇,有了令人荡气回肠的回忆,也正是它们赋予了喀拉库勒湖让人眩晕的色彩。因此,今天一批又一批的背包客才纷至沓来,长久地伫立在湖边欣赏这独特的自然和人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