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兰 在镂空光影里与传统对话

发布时间:2019-03-15 10:50:16丨来源:内蒙古新闻网丨作者:赵遐、吴杰计明明丨责任编辑:阿艺思

在镂空光影里与传统对话。

坐在工作台前剪纸的刘静兰,沉静、自然。一张普通的红纸在她的剪子下一会儿就被赋予了生命力。

站在时代的转折点上,刘静兰让剪纸在传统浸润中融入新的艺术元素,在不同的时空展现出民间艺术的别样风采。

  剪纸作品创作中

剜出来的窗花花

刘静兰出生在乌兰察布市商都县高勿素乡高家村。在她小的时候,村里大部分的人家都住在又矮又破的土坯房里,只有一扇麻纸糊的木格子窗户。

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剪出各式各样的窗花贴在这扇窗户的木格子里,红的绿的粉的搭配着贴,还要贴出花样来。贴上剪纸的窗户是各家各户过年唯一的装饰,也承载着每家每户的希望。

在高家村,剪窗花被称为剜窗花。剪纸的样子主要有动物、人物、鸟类,其中茶壶扣碗、狮子和猫比较多。在村里,剪纸一般都是女人的事,妈妈会剪,女儿也跟着学,那家的媳妇带来娘家的剪纸,这家的姑娘嫁出去,又把这个村的剪纸带到婆家去,剪纸就这样在村与村之间交流开,剪纸样子也这样一辈一辈地传下来。

传授剪纸技艺

村里有小剪子的人家不多,刘静兰家的窗花每年都是村里的郭婶婶帮着剪。她七岁那年,郭婶婶家有事,顾不上过年前给她家剪窗花。刘静兰就想自己试着剪。在征得郭婶婶的同意后,她拿郭婶婶借给她的剪纸样子和小剪子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刘静兰的母亲把窗花样子弄上水,用煤油灯熏好,用纸捻钉上,刘静兰就剜开了。一个七岁小女孩的第一次剪纸作品,虽然还很稚嫩,有的地方甚至都捅烂了,但是在母亲眼里却格外珍贵。望着贴在窗格里的窗花,母亲鼓励她说,“没事,远看花花的,近看巴巴儿的,贴上也喜气洋洋的。”

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刘静兰家每年的窗花都她自己来剪,不仅剪自己家的,还把婶婶家、姑姑家的都剪了。那个时候,对于刘静兰来说,剪得好的标准就是“毛毛剪得长甚甚的,档档剪的细针针的,贴在窗户上又亮堂又好看”。


不能丢的老味道

1983年,刘静兰调到包头第一化工厂工会工作。告别了村庄的她,做梦也没想到在城市里,还会和剪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84年,厂子里举办职工书画展览,有人交上剪纸作品。她好奇地问工会里的肖师傅,“这个我也会,这也是艺术?”肖师傅告诉刘静兰,剪纸是民间艺术,也可以参加展览。

 让更多的人了解剪纸

肖师傅学过画画,会画窗花纹样。刘静兰把肖师傅画的团花纹样剪了出来,在厂子里的展览上获得一等奖。这次获奖,极大地舞了她。

刘静兰重拾剪子,到处找样子来剪。厂子里越来越多的同事也找她来剪结婚用的喜字、喜花。

为了设计出更多的样子,刘静兰找到当时在包九中任美术老师的兰尚廉。在得知她是为剪纸来学画画时,兰尚廉坚决不教她画画,“我要是教了你,最后的结果就是‘洋’的学不会,‘土’的也丢了。去找你们那的窗花花剪,剪纸就是要更多地保持原汁原味。”

兰尚廉的话让刘静兰茅塞顿开。逢年过节,她都回到老家收集老样子,邻居家木格子窗户上的窗花和村里三大娘家有的窗花,她都熏下来。不仅收集商都地区的窗花样子,刘静兰还到化德县、兴和县去把能找到样子都找来。

拿到这些老样子,刘静兰还仔细琢磨这些老样子美在哪里,为什么能够处理得如此简练生动。

1992年,刘静兰得知文化部将举办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就开始构思自己的作品,“最传统精美的东西就是我们的窗花花,干脆把整个窗户搬过去。”在1994年的大展上,她的剪纸作品《老窗花》崭露头角,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铜奖,

  作品《一路清廉》

“我们传统的工具都很简单,就是一把剪子一张红纸,剪子买回来,先用粗磨刀石磨,再用细的磨,最后用细砂纸磨出剪子尖来。我们的祖先就是用这么简单的工具剪出这么美的花花,我真是佩服啊。”刘静兰说,她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获那么多奖,得益于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好。


传统之外的创新

从农村走出来的刘静兰,带着村庄特有的坚韧性格。在坚持传统的同时,她在不断思考、不断创新。

在回家收集老样子的时候,她还用心观察家乡的一草一木,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记录这些之前司空见惯的东西,并使其成为剪纸作品的养料。

在潜心研究剪纸的道路上,刘静兰也不想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剪纸研讨会发的文章,她都仔细阅读。遇到一些相关的理论书籍,她也买回来看,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

刘静兰娴熟的刀法

多年来,刘静兰创作了《草原吉祥》、《十二生肖》、《一路清廉》等大量作品。她尝试着把用生活诠释传统,把传统融入创作。

再次回忆起创作《草原吉祥》的过程,她仍深有感触,“在传统剪纸中很少表现一个主题。有一次,去草原上采风后,我想以草原为题材剪一幅作品。如果用绘画表现,可以画出一个牧羊人和牧羊犬,画上草原就可以了。但是,剪纸要求每个部分都要连接在一起,就不能这样表现了。那段时间,我走着也想、坐着也想,绞尽脑汁后,我想到蒙古包那个顶子像太阳一样,我就把它用在上面,花、草、人、羊剪出来,放在蒙古民族的如意符号里,这样就把所有的元素都用剪纸连在了一起。”

2004年,刘静兰的丈夫去世,她伤心得没法在家里待,就在花苑里租了个柜台卖剪纸。原本她并不打算要赚钱,只想有一个地方可以一个人静静地剪,看看匆匆过往的人打发时光,但是却没想到剪纸卖得特别火。

在与市场的不断磨合之后,刘静兰再次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和突破点。

“我会按照顾客提的个性需求去发挥自己的创意,第一稿不满意,我就重新剪第二稿、第三稿,力求完美。”刘静兰说,顾客的想法也给她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创作思路。

 挑选剪纸的市民

就这样一边剪一边学,刘静兰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她的作品多次在北京、香港、日本、法国等地参展,荣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山花奖·民间工艺金奖”、第二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等多项殊荣,并多次被收藏。她本人也在2007年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表彰大会上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面对众多的荣誉,刘静兰却只淡淡地说,“认识剪纸的,知道那是个好东西,不认识的也只是一张纸而已。认真过好今天,明天的事明天再说。”

(作者:赵遐、吴杰计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