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成活率,图布巴图逐一检查梭梭根部,及时防治鼠害。
古日乃湖位于中国四大沙漠之一——巴丹吉林沙漠西部边缘深处,距离内蒙古额济纳旗旗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200多公里,这里属于湖盆沼泽地,生态环境十分恶劣。被人称为“治沙愚公”的图布巴图,就在这里生活。
来到图布巴图家,首先看到的是他家周围一大片被围封起来的梭梭林和长满各种植被的草场,这是图布巴图坚持十五年治沙的成果。现在虽然已是冬季,但图布巴图还是闲不下来。他像往常一样穿着一身褪色的灰色中山装,围着头巾,在梭梭林里忙碌着。梭梭树周围的地面上到处都是鼠洞,图布巴图蹲在地上往洞里投放鼠药来防治鼠害。
“秋天以后梭梭都有籽儿了,老鼠就会把籽儿偷到洞里面存起来,再往下钻老鼠还会破坏梭梭的根,所以必须得投放鼠药,不然这么久的辛苦就白付出了。”为了提高梭梭的成活率,图布巴图用砖头等将梭梭的根部围住,防止梭梭根被老鼠和野兔啃食。“以前草场上没有梭梭的时候,老鼠、野兔这些小动物几乎是见不到的,现在这里梭梭多了,老鼠、野兔都过来给我找麻烦,又增加了工作难度。”图布巴图说。
图布巴图出生在古日乃苏木,他熟悉这里的一切,并对这里充满了感情。 “我小的时候这里都是梭梭,芦苇也很多,梭梭长得好的地方,骆驼进去都看不见,环境很好。”图布巴图说。
然而随着黑河下游供水的减少,额济纳旗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当时,在古日乃苏木担任人大主席的图布巴图十分忧虑。
“我在这个地方成长、工作、生活,生态的恶化令人心痛,我必须要做点事情。”图布巴图在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后,便下定决心要为保护家乡生态环境尽一份力,给子孙后代创造一片绿色家园。
2002年,图布巴图提前申请退休,与妻子陶生查干留在了条件艰苦的古日乃苏木。夫妻俩拿出家里的积蓄购买梭梭苗,拉起一道10多公里长的围栏,围封2000多亩荒漠,走上了漫漫治沙路。
古日乃属于严重干旱、缺水地区,为了解决梭梭种植用水问题,图布巴图和妻子陶生查干经常到数十公里外的深井处,用塑料壶一趟一趟拉水浇灌,在两人的艰苦付出和精心呵护下,梭梭苗茁壮成长,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出现了一片绿洲。
由于长期野外作业,现年64岁的图布巴图头发已变得花白,岁月的痕迹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但也磨练了他坚韧不屈的性格。图布巴图心中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梭梭林的种植面积,保护好古日乃苏木的生态环境。他说:“等我和老伴身体好一点了,有能力了,就争取种到一万亩。”
15年来,夫妻俩累计投入近百万元用于绿化治沙,围封起来的苗木成活率达95%以上,封围荒漠的绿化率达到80%以上,成片成活的梭梭达到500余亩。图布巴图和妻子用坚持和努力与沙漠抗争,用行动改善着家乡的生态环境,传播着环保理念,也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他的行为感动了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的牧民加入到了绿化治沙的队伍中。图布巴图说:“我生在这、长在这,我不愿意离开这个地方,我要保护好这里的生态,把梭梭种好。”
2011年,图布巴图荣获额济纳旗“治沙造林标兵”称号。2015年,图布巴图家庭获全国“最美家庭”、自治区“草原儿女赞·最美家庭”标兵户称号。2016年,图布巴图家庭获得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40年来,图布巴图亲眼目睹了家乡生态环境发生的点滴变化。欣慰之余,他坚定地说,我要继续扎根大漠,守护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
(原标题:图布巴图: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