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草原上的光阴故事②丨草原上的安居梦

发布时间:2018-12-25 19:17:42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苏文彦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40年来,广袤草原上的居所不断更新换代,宽敞明亮的安居房、配套设施齐全的蒙古包等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画卷,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草原生活的变迁。

编者按: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由此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40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占国土面积的41.7%、却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一度比较落后的广袤草原上,方方面面的变化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40年后的今天,对于草原人民来说,曾经缺电的地区如今电器齐备、曾经交通不便的地方如今通了飞机高铁、曾经黄沙漫天的地方如今已是林草丰茂;对于内地人民来说,餐桌上的牛羊肉价格便宜了、想去草原玩可以“说走就走”了……中国网草原频道将通过衣食住行等各个视角,带您回味光阴流转间,改革开放带给草原地区的变迁。

天蓝地阔,牧民骑着骏马、赶着牛羊逐水草而居,四季流转,风霜雨雪,畜群走到哪里,牧民就搬到哪里……千百年来,马背上的民族世世代代过着游牧的生活,凝结着草原牧人智慧的帐篷、蒙古包等适应频繁迁徙的居住方式也就应运而生。40年来,广袤草原上的居所不断更新换代,宽敞明亮的安居房、配套设施齐全的蒙古包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画卷,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草原生活的变迁。 

蒙古包里的幸福生活(摄影:和平)

陋室不再:宜居新房遍地开花

改革开放40年之际,回忆起过去住过的房子,不少人都是“一把辛酸泪”:“冷啊,冬天特别冷,只能用牛粪点炉子”“吃水要到很远的水井挑水,做饭要上山打柴烧火”“没有厕所,只能在自家院里一角挖一座简陋的茅房,苍蝇、粪蛆到处都是”“一到夜晚,整个村漆黑一片,没有路灯,全村没有一台电视,只能早早睡觉”。

如今,在广大草原地区,一座座干净、整洁、舒适、宜居的新农村已经拔地而起:家家户户住上了砖瓦房,热水器、暖气一应俱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都不缺;政府为农家接了自来水,改造旧房增加了保暖层,用水、取暖干净又方便;村与村、户与户之间都铺设了水泥路,出行更方便了,不少人都买了小汽车;村里的节能灯与城市的路灯一样明亮,村头广场有了健身器,可供村民健身、跳舞、娱乐……今天,日益富裕、宜居的新农村,每逢周末都会吸引不少城里人驱车前来,游山玩水、照相观景、吃吃农家饭、住住农家院。

今日的草原大地上,生态宜居乡村呈现新面貌(供图: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

牧民定居:再偏远也不会被遗忘

40年前,牧区的牧民们居住条件同样简陋,而且由于他们居住分散,用电、看病、上学、购物、通讯等比集中居中的农区居民更为不便:要是想用电就需要从很远的地方接电线,还要买变压器,需要花很多钱,大部分牧民家中没有电,生活很单调;由于地广人稀,通讯信号不尽如人意,牧民想要打电话就得骑着摩托车爬上附近的山顶;因为要生火煮食、取暖,过去的毡帐、蒙古包里经常烟熏火燎、光线不足……如果住在高海拔或偏远地区,生活的困难更是难以想象。

而今,经过40年的发展,各级政府下大力气改善牧民居住条件,通过建设新居、利用新能源等方式,让居住在偏远地区的人们也能享受便利生活。原本住在少数不宜居住的“生命禁区”的人们更是举家搬迁,走出了生活条件艰苦的地方,住进了新的家园。

(脱贫攻坚·图片故事)(16)别了,喀喇昆仑

拼版照片:上图为都热·加尔曼在新疆塔提库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80平方米的新房(11月18日摄);下图为都热·加尔曼在阿克托尕栏杆村一组的老房子外景(11月17日摄)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玉麦乡面积达3644平方公里,但在几十年的时里间曾经只有一户人家居住。如今,玉麦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原来的9户人家和即将搬迁到玉麦的47户人家,就要搬进由政府部门统筹修建的崭新院落,户户通水通电通路通网,村民们通过开办家庭旅馆、餐馆、商店等走上了致富路,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内蒙古,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有一座已有200多年历史的藏传佛教寺庙巴丹吉林庙,周边散居的4户牧民两年前还住在土坯房中。2016年政府的民生改造工程帮助他们免费盖起了红瓦白墙的砖房,还安装了风光互补发电设备和太阳能热水器。如今,这4户牧民在养骆驼的同时办起了牧家乐,依靠有“沙漠故宫”之称的巴丹吉林庙接待慕名而来的游客。

在西藏,位于藏北高原那曲市的荣玛乡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自然条件恶劣,脱贫难度大。今年,当地牧民跨越上千公里,从藏北高原南迁至拉萨,离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住进了新家园,开启了新生活,也为野生动物腾出了新天地。他们,作为西藏首批搬离高海拔地区的群众,书写了一段新的人类迁徙传奇。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3)跨越千里的远行——西藏首批高海拔地区群众生态搬迁实录

2018年6月18日,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古荣乡嘎冲村村民迎接来自藏北的新村民(摄影:觉果)

传承技艺:老帐篷有了新“内涵”

尽管居住在帐篷、毡房、蒙古包里的人们越来越烧,但这些老手艺并没有消亡,蒙古包营造技艺、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等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传承古老手艺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蒙古包等制作技艺也在不断改良,变得越来越温暖、越来越宽敞、越来越漂亮了。即使还住在蒙古包里的人,也不无感慨地表示,今天的生活方式跟以前可是大不一样了。

家住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的乌日娜是在蒙古包里长大的孩子,说起蒙古包里的变化,她如数家珍。如今在她家里,常用的家用电器基本都有,电视、电脑、电冰箱、电饭煲……和居住在楼房里的家庭没什么两样,倒是多了几分别致的民族风情。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呼和诺尔景区里宽敞明亮、充满民族风情的蒙古包(供图:呼和诺尔景区)

如今,在不少旅游景区都能见到高大、崭新的蒙古包。这些新型蒙古包开阔敞亮,卫生素雅;包顶有采光罩,启动弹簧装置轻巧,启、闭方便,通风透气流畅;壁板设有自由式百叶窗通风,家电及壁灯插座等装设;地面排放优良的保温铺板和地毯,保暖、防风、防热、防潮、抗寒性能优越,搬迁、拆、装、维修便捷,且使用寿命长。不仅实用,外观装饰也越来越精美,更富有时代特征、民族风格、地区特色,已经成为新型活动式住宅,构成了辽阔草原中的独特风光。

如今,越来越多的草原人民加入农家乐、牧家乐、藏家乐等接待行业。他们乘着草原旅游业发展的东风,抓住广大游客对体验游、休闲游、民族风情游等个性化旅游产品的需求,在农区盘起传统的土炕,在牧区搭起毡房、蒙古包,既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条件,又满足了他们“体验当地人生活”的需求,实现从牧区到景区的华丽转身,蒙古包也成了摄影爱好者们镜头中的亮丽风景线。

用电的普及、交通的便利,让住在蒙古包里的人们过上了好日子,一座座蒙古包装满了温馨与幸福,折射出牧民生活的富足和牧区的繁荣。

内蒙古通辽市乌兰牧骑队员走进毡房、走近牧民(摄影:张力军)

盛装参加第十六届内蒙古冰雪那达慕暨2018中国(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的牧民在蒙古包中合影(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草原深处是我家(摄影:包曙光)

草原上的幸福生活(摄影:侯洁春)

        【相关阅读】40年,草原上的光阴故事①丨舌尖上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