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草原上的光阴故事①丨舌尖上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8-12-19 19:22:55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苏文彦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从几十年前的凭票供应到今天的应有尽有,从以前只能吃当季果菜到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各类生鲜,从过去本地产什么就只能吃什么到现在可以“吃遍”全国甚至全世界……“吃货”们眼中的40年是这样的。

编者按: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由此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40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占国土面积的41.7%、却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一度比较落后的广袤草原上,方方面面的变化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40年后的今天,对于草原人民来说,曾经缺电的地区如今电器齐备、曾经交通不便的地方如今通了飞机高铁、曾经黄沙漫天的地方如今已是林草丰茂;对于内地人民来说,餐桌上的牛羊肉价格便宜了、想去草原玩可以“说走就走”了……中国网草原频道将通过衣食住行等各个视角,带您回味光阴流转间,改革开放带给草原地区的变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提起改革开放40年,很多人最直观的感受大概就是“好吃的越来越多了”。的确,从几十年前的凭票供应到今天的应有尽有,从以前只能吃当季果菜到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各类生鲜,从过去本地产什么就只能吃什么到现在可以“吃遍”全国甚至全世界……“吃货”们眼中的40年是这样的: 

从冬季基本见不到绿色到随时可以吃到新鲜果蔬

还记得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气候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原因,不少草原地区的蔬菜水果相对匮乏,其中以高寒的西藏最为典型。

在当时的西藏,即使是在拉萨、日喀则等大城市里,想要吃上蔬菜水果也并不容易。由于气候限制,蔬菜栽培面积十分有限,以至于当年在西藏工作的人们每次从内地返回西藏,都要想方设法带些蔬菜水果回去。

在北疆的科尔沁草原上,大棚里的水果鲜嫩欲滴、静待采摘(摄影:张启民)

许多曾进藏工作的人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搭乘飞机回西藏时,为了行李不超重在衣服口袋里装满菜果,甚至把整捆的芹菜、蒜苔等蔬菜围在腰上,以至于在成都机场出现了一个菜市场,专为乘飞机进藏的人们提供新鲜蔬菜。跑长途的司机从内地返回西藏,分送给邻居家的孩子几个苹果,便是难得的礼物。

如今,这些事情都已经成了人们口中的故事。随着阳光大棚、无土栽培、节水灌溉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延伸、物流运输能力日益强大,草原上的人们无论是在本地生产蔬果,还是想要尝尝其他地方的特产,都不再是什么难事儿。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带着泥土的新鲜胡萝卜等待收获(摄影:管永新)

今天的西藏,内地随处可见的温室大棚也在高原“安了家”,就连偏远的阿里地区普兰县农牧民都吃上了本地种植的新鲜蔬菜。而在“菜篮子”工程的帮助下,拉萨市场上出售的蔬菜种类已达百余种,禽蛋、鲜肉、海鲜、干货等一应俱全,甚至连蓝莓、榴莲等来自远方的水果也可以轻易买到,草原地区人民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

身着传统服饰的科尔沁妇女采摘四季豆(摄影:张启民)

草原特产肉、奶制品走向全国各地

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无论身在何处,牛羊肉和奶制品都已经是餐桌上的“标配”。但在过去,由于运输和存储条件的限制,这些美食对于草原之外的人们依然可望而不可即。时间回到90年代的华北地区,虽然距离草原并不远,人们收入在当时也不算低,但想要痛痛快快吃一顿涮羊肉或者每天给孩子喝一袋牛奶依然是一种奢望。

正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草原畜牧业日益发展,品牌传播意识日益增强,销售渠道不断完善,交通物流日益发达,产自大草原的牛羊肉和奶制品才有机会“从草原到餐桌”。

在“中国草原肉牛之都”通辽,肉牛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牧民的致富增收加速器

数据显示,40年来我国草食畜产品牛羊肉产量增加了40倍,奶类产量增加了38倍;西藏、内蒙古、新疆、四川、青海、甘肃六大草原省区的牛肉、羊肉、奶类总产量分别是1978年的150倍、95倍、30倍。全国268个草原牧业半牧业县,以仅占全国农业人口的2.5%的农牧业人口生产了占全国23%的牛肉、35%的羊肉、24%的奶类产品。

同时,经过多年探索,如今的草原地区选择积极谋求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的融合发展,希望通过电商平台引流,以及短链、仓配等方式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时效和体验。例如,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的科尔沁牛业和盛产羊肉的锡林郭勒盟公署就分别与京东达成合作,既助力当地畜牧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同时也让全国消费者吃上优质的草原牛羊肉。

20188月,第三届中国乌珠穆沁草原生态美食节上展出的各类精致奶制品(摄影:中国网记者 阿艺思)

如今,位于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快捷、方便地选购各类肉制品和奶制品。品种上不仅有传统的牛羊肉和牛奶,还可以选购牦牛肉、羊奶、牦牛奶、骆驼奶等新品种“尝鲜”,各类肉干、奶粉、奶片等深加工产品更是五花八门;选购方式上不仅可以直接购买,还可以自己选定牛羊“寄养”在牧户家中,不时通过网络远程查看,等到牛羊出栏后很快便可收到已经分割处理甚至烹饪好的肉品;日益发达的路网建设和物流水平也使消费者可以收到最新鲜、最原汁原味的鲜肉、鲜奶,距离不再是人们享用美味的阻隔。

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从草原到餐桌”的科尔沁牛肉(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这只是草原特产的一个缩影。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草原地区特产广为人知,并借助日渐发达的交通、日益便捷的物流从草原来到千家万户。 

文化内涵融入“民族味道”,助力牧民新生活

提起草原地区的美食、饮品,即使你不是旅游达人、美食专家,但在《舌尖上的中国》等美食节目的熏陶下,也多少能说出烤全羊、手把肉、红柳烤肉、青稞酒、奶茶、酥油茶等各色美味。

饮一杯配料丰富的奶茶,体味原汁原味的草原风情(摄影:张力军)

至于如何才能吃到呢?去当地吃当然最为正宗,但如果不想长途跋涉,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各大城市也都不难找到蒙餐馆、藏餐馆等各类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

反观资讯远没有如今发达的过去,草原美食往往“养在深闺”,而长途跋涉的辛苦又让大部分人完全不可能领略到这些美味。事实上,正是改革开放打开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融合,餐饮文化的融合则更为显著。

民族餐饮品牌意识日益提升,不少地方纷纷推出自己的地方味道。图为内蒙古味道•锡林郭勒“蒙餐八绝”发布仪式(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如今,蒙餐、藏餐等民族特色美食都选择了传承与创新并重,既要体现民族饮食精粹,又要下苦功夫保证食材的天然、纯正、绿色,烹饪手法健康、营养,兼顾美味与健康,不断创造新的菜式,精益求精,菜品的摆盘、宴席的装饰等细节也在不断提升,日益精致。

草原上传承的老手艺——精致的贝壳形荞麦面点(摄影:张力军)

同时,在当前的脱贫攻坚冲刺期,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草原人民也将目光投向了上到大餐下到小吃的各类美食。餐饮业、农家乐、牧家乐等产业成为草原人民脱贫致富的一大助力,许多贫困户通过制作奶食品、荞面、凉粉等民族特色小吃实现了脱贫致富。

40年来,令人魂牵梦萦的“民族味道”不仅是草原儿女的传统生活方式,更为他们追求美好新生活开启了新的、无限的可能和希望。

如今的草原美食日益赏心悦目,已经不再是“粗犷”的代名词(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