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超,是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他从事医疗工作27年来,坚持立足岗位践行雷锋精神,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刻苦钻研、默默奉献,本着急病人所急,忧患者所忧,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正是这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患者的赞誉,同事的好评。
作为一名医生,刘世超深知要能够真正为百姓解除病痛,没有精湛的医疗技术不行。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于是在工作中他不断学习,苦练过硬基本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在呼伦贝尔地区率先开展了断指再植、大型腹部皮瓣、局部转移皮瓣、修复手部缺损。同时发表论文《吻合指神经北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导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足外伤的显微外科处理及功能恢复》等,他将先进理论应用于实际,造福呼伦贝尔地区百姓。
刘世超在多年工作中对待病人不论其社会地位、不论富贵,都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在病情上给予精心治疗,在生活上给予关心体贴,使患者感到医生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在真心待患上他认为:“做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工作经验,还需要一定的人文素养,更需要一颗为患者着想的医者仁心。”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尿毒症患者周世科,坚持做透析达10年,已花光所有积蓄,家里的老房子也卖掉了,正在这时他又急需做动静脉瘘手术,对于这个艰难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刘世超得知此事,立刻向院领导请示,及时免费为患者做手术,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治疗。周世科激动地对刘世超说:“是您让我对生活又充满了希望”。从2014年-2017年刘世超连续4年走边防、下社区,为边防人民解放军、偏远地区百姓免费义诊讲座,将服务窗口搬到百姓的家门口。以实际行动全力帮助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老百姓说他:“点亮了边防哨所,温暖了百姓的心”。
高尔基曾说过,“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2017年8月12日上午9时,在门诊二楼厕所突然有一位患者发生心跳骤停。刘世超闻讯立刻赶赴现场,判断生命体征后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将患者转入急诊抢救室进行抢救,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深静脉置管肾上腺素1毫克静推......30分钟过去,患者没有恢复心跳,刘世超坚持不放弃,他坚信这位患者一定会有生还的机会。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突然患者心电图恢复了心律。此时刘世超松了一口气。10天后患者痊愈出院,特意来到刘世超的办公室,紧握着他双手,闪动着泪花,感谢他的救命之恩。科里同事常说刘主任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
急诊室是医院重症病人最集中、抢救任务最繁重的科室,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医生就是这场战争的先头部队。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都像打仗一样度过。2008年院领导将重担交给他,担任急诊科主任,刘世超把急诊科打造成医院品牌科室。由年收入不到20万到现在的近800万,同时发挥手外科专业特长,手外伤患者很大程度降低致残率,并且对全员进行技能操作培训。2011年区医院成立重症医学科,任命刘世超为重症医学科主任,ICU一度成为呼伦贝尔最先进科室。 刘世超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了医者救死扶伤的行业精神。
(来源:海拉尔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