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西藏书写幸福温暖的民生答卷

发布时间:2018-12-11 18:35:36丨来源:西藏日报 丨作者:王莉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改革开放40年来,西藏自治区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最高位置,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实现了更高水平的保障。

改革开放40年来,西藏自治区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最高位置,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实现了更高水平的保障。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保障民生,是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底线;改善民生,是目标,也是实现人民福祉的一个动态过程。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央先后召开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了各个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特殊优惠政策,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西藏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西藏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大地促进了西藏的繁荣稳定。

4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区党委、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集中力量从教育优先、脱贫攻坚等方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40年来,随着一系列民生保障制度日趋完善,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各族群众实现共享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民生投入不断增长

财政支出,牵引民生之变。

40年来,西藏财政支出不断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了对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2017年与民生相关的八项支出达到1399.24亿元,比1978年的3.37亿元增长了415.20倍,民生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的79.1%。

40年来,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一笔笔民生支出相继落地,彰显区党委、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中之重的责任意识和执政理念,蕴含着区党委、政府民生至上的价值追求。

40年来,一大批民生实事落到实处。西藏支持脱贫攻坚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城乡低保、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等政策标准持续提高;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

社会救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40年来,在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中,西藏自治区一项项惠民政策相继出台,织密了民生兜底保障网。

“党和国家的恩情比天大,要不然,卖掉家里的房子也不够治病的钱。”2016年,巴桑的丈夫次仁强巴被查出胃癌,前后两次住院治疗花了将近23万元,经医保报销后又申请到大病医疗救助金3.8万元,总报销比例超过了90%。聊及生病后的经历,次仁强巴很满意,也很感激党的恩情。

“不让一家受寒,方为天下之暖”。给每个贫困群众以追赶时代的力量,就是要提高贫困群众的获得感。2018年,西藏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750元和每人每年3840元,有效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2018年上半年,全区共有15041人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2018年,西藏将所有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生活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和个人,不论户籍、不分城乡,全部纳入临时救助范围。上半年,全区共为符合条件的6405人进行了临时救助,医疗救助人次达到58285人,有效遏制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一个个温馨的民生故事,一张张拉长的“民生清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方力量让雪域聚力前行,这种力量,磅礴而大气。

民生改善没有终点

聚焦百姓向往,增进民生福祉。40年来,在民生改善方面,高原百姓收获满满。

教育连着千家万户,是事关国家民族未来之大计。

改革开放以来,区党委、政府进一步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提出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为每一个孩子平等接受教育、立志成才,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坚强的保障。目前,西藏已建立起了高等教育团队式、职业教育集团化、基础教育组团式、教育部直属单位对口援助的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教育援藏体系。

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西藏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和乡镇卫生院配有X光机、多参数监护仪、显微镜、心电图机等基本医疗设备,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也已覆盖全体农牧民。“病有所医”也不再是一句口号。

城乡居民的居住面积在不断增加,2017年底城镇居民人均自有住房建筑面积28.6平方米,比1995年增加了14.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33.9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15.0平方米。

艰辛探索,迎来蝶变。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74个县区、697个乡镇(街道)全部通公路、99%的建制村通了公路,通车里程由1.58万公里增加到9万公里,高等级公路从无到有,通车里程达到660公里;青藏铁路、拉日铁路建成运营,营运里程达到785公里,拉林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建成运营5个民航机场,10家客货运航空公司在藏运营,80条航线连通国内国际,通航城市达42个。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

2018年,扎果村的仓木决央宗在温室大棚内工作的第4个年头。

几年间,她不仅学会了蔬菜种植技术,还依靠每月3000元的工资收入摘掉了“贫困帽”,成功实现了“脱贫梦”。“是党的好政策,让我彻底脱贫,过上了好日子。”仓木决央宗高兴地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党给人民的庄严承诺,更是冲锋的嘹亮号角。

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西藏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面临点多面广、基础薄弱等严峻挑战,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时间紧迫。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西藏始终把坚持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区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和最突出的政治任务来抓,紧紧围绕“扶谁的贫?谁去扶贫?怎么扶贫?” 三个重点、难点和节点问题,在顶层设计、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方面下大力气精准扶贫,落实精准方略,采取超常举措,下足绣花功夫。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创新“合作社+能人+贫困户”“党支部+能人+贫困户”等精准扶贫模式,减少贫困人口发生率。打赢了53万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首场攻坚战,到2017年底,已实现29.7万人脱贫,5个县区减贫摘帽,25个县区达到脱贫摘帽标准,贫困发生率下降到7.9%。

普通人的生活,是社会进步的影子。如果把全区40年改革开放浓缩成一首壮丽诗篇,民生必然是意蕴丰富的“题眼”;如果将40年风雨历程谱一曲时代华章,民生必然是撼人心魄的“最强音”。在多彩的民生行动背后,折射出区党委、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和民生情怀。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西藏将继续以民生为底色,书写美好生活的时代答卷。

(原标题:书写幸福温暖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