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探三江源,采访团点赞青海生态

发布时间:2018-12-11 09:55:06丨来源:西海都市报丨作者:祁宗珠丨责任编辑:李雯

从共和盆地前往黄河源头,从玉树市区到长江源园区,从可可西里到柴达木盆地,边走边记,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青海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方面取得的成就。


藏野驴漫步黄河源头

12月1日至6日,参加“四十年看青海·媒体记者青海行”采访活动的44家媒体记者,从共和盆地前往黄河源头,从玉树市区到长江源园区,从可可西里到柴达木盆地,边走边记,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青海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方面取得的成就。

看:沙地上发生绿色能源奇迹

荒滩沙地上能看到什么?草方格沙障、防风沙柳林,还是风沙肆虐的混沌天气?12月1日,当全国媒体记者们走进青海共和盆地塔拉滩时,这些情况一个也没看到。

共玉高速北侧的沙地上已经长出了膝盖高的席芨草,不远处还有一米多高的一道道沙柳。而在一塔拉,山西日报记者陈丽红看到了小树林、牧草、羊群,还有那一眼望不到边的太阳能光伏电站。

“若不是亲眼看见,怎么都想不到人类的智慧在这里插上了翅膀。”山西日报记者陈丽红说。采访中,她得知当年的塔拉滩风沙大、蒸发量高、降水稀少,农业、畜牧业在这里无法成规模发展时,她禁不住发出感慨。曾经的戈壁滩,在一代代青海人的努力下,塔拉滩的沙地上建起了以药材和牧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体系,形成了以风能、太阳能综合利用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在这里,青海人发展出了沙地治理的立体发展模式。

从共和县新能源产业园区三层的观光台往北看去,只见蓝色的光伏板似与北边的雪山和蓝天相接,又似乎延伸到了塔拉滩南部的黄河岸边,蔚为壮观。

河南日报记者金京艺说,塔拉滩的绿色能源将远隔千里的青海与河南紧紧连在了一起,让她倍感亲切。上个月,青海省首条特高压外送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建设,这条全长1587千米,总投资226亿元的工程计划2020年建成投运。这项工程建成后,青海将完全使用清洁能源的自身互补能力独立供电,是青海与河南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建设的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的特高压通道。

青海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河南是人口大省、用电大省。金京艺说,青电入豫,能让青海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也可以有效解决河南对于能源支持的渴望,实现双向共赢,有效架起西电东送的“高速路”。

通天河冬日景色

听:黄河源恢复往日生机

11月2日,采访团到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黄河源头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采访。斑头雁高飞,藏野驴奔跑,还有一只只单独现身的藏原羚让媒体记者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黄河母亲的更多故事。

黄河源到底有多少种国家级保护动物?黄河水干净吗?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建设得怎么样了?从玛多县城出发,颠簸四个多小时,媒体记者们沿着黄河岸边、鄂陵湖畔前行采访。

当地生态管护员桑杰说,他的管护区河水干净得能看到河里的石头,草场上有藏野驴100多头、黄羊20多只、野生马200多匹,还有藏原羚等其他保护动物。

2日中午,黄河源头飘起了大片大片的雪花,采访车队在被荒草和白雪覆盖的莽原上行进。室外天气寒冷,车窗结满了冰花。即便是这样的恶劣天气,也没能阻挡住媒体记者们探访黄河源的决心。

中国网记者董小迪说,因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日日饮着黄河水,却未曾见过她最初的模样,再艰苦也要看看黄河的源头。大风呼呼地吹,四头啃着黄草的藏野驴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大冬天的,它能吃到什么?80后牧民尔金仁增告诉董小迪,今年,黄河源头的降水非常丰富,扎陵湖-鄂陵湖很多地方的牧草长到了一尺多高,所以即便是大雪,动物们依旧有吃的。

解放日报记者朱凌君说,采访中,他得知今年青海省为了保护黄河源不再受游人的干扰,将园区内的所有旅游设施全面拆除,黄河源头从此恢复了四十多年前水鸟翱翔,动物竞自由的原始生机。

与此同时,朱凌君在实地走访中发现,青海在三江源生态保护上下了很大功夫,既有移民搬迁等硬性措施,又注重提高农牧民的环保意识,对搬迁的农牧民也给予很大的补贴和帮扶。

朱凌君说:“近距离观赏了壮丽的高原雪景和各种各样的神奇动物后,更加意识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野外看到肆意奔跑的藏羚羊,看到鄂陵湖的湖面上水鸟追逐嬉戏,觉得这种壮丽的自然之美,我们人类又何忍去打扰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应该是生态保护的最高境界吧。”

生态管护员巡护黄河源头。

探:长江源水绿如飘带向东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江奔腾万里,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尤为重要。12月3日至5日,采访团经通天河大桥,从玉树向治多、曲麻莱、长江北源楚玛尔河、可可西里进发,最终到格尔木市长江源村采访。

湖北日报记者杨然说,青蓝色的通天河蜿蜒曲折、气势磅礴地向东流去,而它的支流扎曲河更是清澈见底。在玉树市,扎西大同村干部尕玛文索说,玉树的巴塘河、扎曲河沿岸本来没有柳树、杨树等只有在低海拔地区才有的树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玉树人从海东、西宁等地引进树种,几经试种获得成功,如今,巴塘河、扎曲河流过的地方到处是树。

杨然说,采访中玉树的干部群众口中提到最多的是“生态”,是“青山绿水”,这说明,三江源一期、二期工程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实施以来,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不少牧民放下牧鞭,成了生态管护员,收入有保障,还能维护长江生态环境。牧民脱离草原畜牧业,进入城市安家立业,既减轻了草场压力,又减缓了草地退化趋势。近几年,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三江源水资源蕴藏量、草地覆盖面积、生物多样性均持续增加就是青海生态向好的例证。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共饮一江水。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席云竹说,“这次走完通天河流域才发现,长江就像一条青蓝色的飘带,冲破山岭的阻隔,流向东海,哺育着沿岸所有的儿女。”

北京日报记者艾方容说,他在格尔木市长江源村采访时,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牧民们对党中央建设三江源生态保护屏障的拥护,对长江源头的保护是无私的。

“他们为了保护生态、保护家园,甘愿与故土诀别,搬迁400多公里来到格尔木生活。他们对家乡、对长江、对三江源的爱是无私的。”艾方容说。

艾方容在长江源园区看到了藏羚羊、藏野驴、藏原羚成群结队地出现在国道两侧,它们愿意出现在人类的公路两侧,它们愿意与人类共处同一片阳光下。而在通往可可西里的路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挂出了很多“野生动物通道”“禁止鸣笛”的牌子,这说明青海通过最大的努力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和谐共生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