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开金银滩——海晏县改革开放40年农牧业发展缩影

发布时间:2018-12-10 21:24:06丨来源:青海日报丨作者: 罗连军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因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金银滩草原催生了无限的浪漫;因诞生“两弹一星”,金银滩草原怀揣了历史的神秘;因草原辽阔、水草丰美,金银滩草原在畜牧业发展中不断创造着新的活力。

因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金银滩草原催生了无限的浪漫;因诞生“两弹一星”,金银滩草原怀揣了历史的神秘;因草原辽阔、水草丰美,金银滩草原在畜牧业发展中不断创造着新的活力。

“青海畜牧业看环湖、环湖畜牧业看海北。”这一句话记述了海北藏族自治州畜牧业在青海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曾经的辉煌。州府所在地的海晏县,更是以发达的畜牧业,培育出的“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新品种”,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县”。

改革开放40年,海晏县不断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依托特色产业和便利交通优势,率先实现了典型的“田、园、场、区”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农牧业持续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闯出了一条具有海晏县特色的农牧业发展道路。

2014年底,海晏县成功申报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县农牧区发展呈现“三个显著”“四个明显”“三个不断”“两轮驱动”的新模式,实现了循环农牧业发展的框架体系,并围绕生态治理打造出“粪便收集—有机肥生产—种植业利用”和“粪便—管道—再生水、粪渣”的生态养殖大小循环模式,在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上探索出了适宜本地发展的新经验。

 

通过定居工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从大山和草原深处搬到城镇,他们有了一个温馨稳定的家(海晏县委宣传部供图)

“骑在羊背上的县”

    时间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省大力开展绵羊改良工作。根据全省“国营牧场为主,地方重点试办,逐步推广”的方针,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被列为绵羊改良的重点试办区。

    据海晏县志记载,绵羊改良始于1952年,1963年全省确定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方向改良,1980年基本实现了良种化,1985年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新品种的雏型已形成。

    到1987年,省育种领导小组召开国内专家参加的半细毛羊育种成果鉴定会,对海晏等地的改良羊进行鉴定。认定半细毛羊已经育成,并正式命名为“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从此,海晏县被冠以“骑在羊背上的县”。

    海晏县哈勒景乡永丰毛肉兼用半细毛羊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尕巴,就是当年第一批参加绵改的牧户之一,作为一名放牧员,他参与了绵羊改良的全过程,并成为海晏县绵改工作的主要技术人员。

在养殖示范牧场,饲养人员正在精心喂养即将出栏的羊(摄影:李庆玲)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草场承包到户,畜牧业生产开始由合作化经营转向牧户个人经营,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

尕巴回忆,由于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相比之下,藏系羊比半细毛羊成活率稍好,劳动强度也相对较小。因此,原先的绵改户纷纷放弃饲养半细毛羊,转而放养藏系羊,于是环湖地区的绵改工作出现了严重滑坡。

上世纪九十年代,尕巴联合几家没有放弃半细毛羊养殖的牧户,决定把半细毛羊事业继续做下去。他说:“我坚持这样做,往小里说是为了对得起自己参与新品种培育所付出的那一份心血,往大里说是为了保住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这个几代人辛勤培育出来的品牌。”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市场发展,半细毛羊市场价值一路攀升,尕巴和坚持的养殖户们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99年,尕巴家的羊毛卖出了每公斤12元的价格,轰动了整个永丰村。这个价格是同期藏系羊羊毛价格的两倍多,重新养殖半细毛羊的牧户开始增多。

2000年5月,尕巴组织全村养殖户成立了永丰村牧业协会,当年吸收12户48人入会成为会员。尕巴从完善协会运行机制入手,把提高畜产品组织化程度和畜产品附加值作为重点,摸索并采取联户经营模式,组织开展半细毛竞价拍卖,有效地增加了群众收入。

2004年,通过竞拍,每公斤半细毛的成交价格达到14.5元,比市场收购价高出3.5元,仅此一项全村就增收7万元,户均增收1750元。参与竞拍的农牧户由2000年的5户增加到50户,羊毛由原来的5吨增加到了20多吨。

2006年,协会成功注册了“海晏毛肉兼用半细毛羊”和“哈勒景永丰”两个商标,迈出了走品牌畜牧业道路的第一步。2008年协会更名为海晏县永丰毛肉兼用半细毛羊专业合作社,成为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一批牧业合作组织。

牛羊满圈(摄影:李庆玲)

探索现代高效畜牧业发展之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海晏县在牧区经济体制改革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到1985年,全县70%的冬春草场实现了围栏草场、人畜饮水、羊棚畜圈、饲草饲料和牧民定居五配套,全县畜牧业进入优质稳产高产的新阶段。

但由于牧民一味追求牲畜数量、长期的超载和无序放牧,引起草地极度退化,生产力不断下降。据县志反映,如按草地生产载畜水平12.8亩(0.85公顷)养一只羊计算,海晏县上世纪五十年代草场宽余、六十年代草畜基本平衡、七十年代草畜失衡、八十年代严重超载。

如何解决随着人畜数量的增加而日渐突出的草畜矛盾?如何有效改善由此而导致的草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牧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的现状?如何把束缚在有限的牲畜和小面积草场上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努力促进畜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2008年初,全省提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构想,海北州作出“进一步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快推进农牧业集约化经营”的战略决策,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人、草、畜三者之间的矛盾,遏制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竭泽而渔的发展。

海晏县不断改造传统农牧业,转变农牧区经营方式,开始探索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模式,并大力发展“羔羊经济”,为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闯出了新路。

通过精深加工,提高牛羊肉附加值(摄影:李庆玲)

通过对草场、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海晏县羔羊、育肥和奶牛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全县从事二三产业、多渠道增收的农牧民不断增加。2010年全县仅集约化经营户输出劳力达259人,实现收入173万元,人均比上年增长2422元。

青海湖乡的牧民夸什才说:“过去放牧,我们总是把羊存栏到成年后才出售,一只羊从羔羊到出栏至少需要3年时间,3年中不说饲养用去的草场,仅仅是被羊踩踏破坏的草场就远远超出羊的价格了”。

缩短牲畜生产周期,提高产业效益,是破解草畜矛盾的必由之路。

海晏县瞄准市场需求,大力实施“小羔羊、大产业”战略,积极引导农牧民群众转变经营观念,增加羔羊出栏,实现了农牧业经营方式的重大转变。全县羔羊出售量从2000年不足1万只增长到2009的11.83万只,出售量占到繁活羔羊总数的55.5%,实现销售收入2365.6万元,占农牧民收入的21.74%。

曾担任过海晏县农牧局长的刘翔介绍,当时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就是转变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上的双赢。这条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方式,形成公开透明的新型分配机制,全面提升农牧业综合效益。不仅缓解了草畜矛盾,保护了极度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同时提高了农牧民经济收益,为发展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

夏日里的海晏县城(海晏县委宣传部供图)

构建高原现代循环畜牧业强县

初冬,连续的几场降雪,将金银滩草原装扮成一幅黑白水墨的画作。没鞋的厚雪还是掩盖不了枯黄的草原,一棵棵在风中摇曳的牧草,透露着夏季草场的丰美。

走进位于海晏县红河湾生态园区的青海夏华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牛羊肉屠宰加工正在有序有节开展。

青海夏华公司总经理刘建旭介绍,作为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先后建成标准化生态养殖区和清真牛羊肉精深加工区,年生产清真牛羊肉3500吨,产品营销网络遍及西宁、银川、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地,并打入华联、沃尔玛等国际性连锁超市。

目前,公司初步实现了饲草种植、饲料加工、生态养殖、有机肥加工、牛羊屠宰、精深加工、餐饮连锁的“八位一体”生态链条,搭建起了农业、畜牧、食品、生物4大科技产业平台和完备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在行业内率先建成了从农场到商场,从牧场到餐桌的绿色全程可追溯产业链,实现了产业链循环。

海晏县农牧局副局长石文俊介绍,全县以畜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采取控量提质、生态循环、探索资源化利用和促进草原保护利用等措施,全面提升科技支撑和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发展水平,畜牧业产业发展实现了新突破。

如实施种子工程,建成牦牛、藏系羊、半细毛羊、油菜、青稞五个良种繁育基地;推广应用藏系羊两年三胎、羔羊早期断奶、牦牛提纯复壮技术,全县牲畜良种化程度提高到70%,农作物良种化达到98%。

以“一村一品、多村一业”为出发点,全县形成了“县有特色养殖场、产业乡镇,乡镇有特色产业村,村有特色产业示范户(场)”的特色种养业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小规模、大群体”规模种养的路子。

目前,全县围绕生态治理,依托青海环友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有机肥加工企业,面向全县规模养殖场实行畜禽排泄物“统一收集、统一利用”,生产有机肥,实现“粪便收集—有机肥生产—种植业利用”大循环。

按照排泄物就近消纳的要求,全县建立“粪便—管道—再生水、粪渣”的排泄物循环利用系统,建成自我生态平衡的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形成“牛—粪便—作物”自我消纳小循环。

2013年,海晏县第一家以饲草料加工、青贮、配送为主的草业企业——兴农草业公司投入运行,为全县有效缩短牲畜在天然草场放牧时间,给保护天然草场起到了示范作用。

据海晏县草原站统计,2015年全县落实禁牧面积13.9万公顷,草畜平衡面积15.99万公顷,完成草场减畜21.7万羊单位,饲草料种植面积达0.24万公顷,使载畜量趋于合理,极大地缓解了天然草场放牧压力,从而达到了保护生态与推进生产发展的双赢。

近几年,海晏县先后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和三产融合发展试点县,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农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达到9%。

2017年,海晏县农牧业增加值为19912.17万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75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1.9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85%。

“目前,全县将按照区域统筹畜禽养殖场和有机肥加工、养殖废弃物收集处理等配套服务,整体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将畜牧业真正融入农业大生态循环,全面提升畜牧业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石文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