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沙成途——白富华讲述穿沙公路修建历史

发布时间:2018-08-27 08:49:27丨来源:内蒙古新闻网丨作者:王天奡 王菡娟 柳立银丨责任编辑:阿艺思

白富华讲述穿沙公路修建历史。

走入库布其,

听说记者来了,

冒着高温讲述那些融入他生命中的故事。

在白富华担任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交通局局长期间,勘探设计已久的库布其沙漠第一条“穿沙公路”终于破沙而动,最终给沙区人民带来了绿色、带来了希望。

修路难,难在沙漠多灾难。这些记忆中的故事至今听起来仍然动人心魄,以至于记者不忍改动分毫,最终决定以口述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白富华讲述穿沙公路修建历史

沙阻之害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鄂尔多斯杭锦旗东沿河地区和库布其南部沙区,由于交通和通讯闭塞,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3万多农牧民群众和干部深受其害。

在那些年里,没有见过黄瓜、西红柿、豆腐、葡萄等食品的沙区牧民很多。个别人家是四五口人盖一床被子,三四个孩子穿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有了病得不到及时医治而丧命是常有的事。

东沿河地区每年开、封河季节,由于黄河、毛补拉孔兑以及库布其沙漠四面阻隔,电报和邮件得半个月才能收到,商品、货物、粮食拉不出去也进不来。

1970年的时候,当时还是工交局,修建了从吐格利起,沿毛补拉孔兑东岸,经杨家湾到郭三梁的一条便道,但因投资少,防护工程差,不到一年就因沙阻中断,行驶的车辆只能又绕回孔兑的老路中。

那个时候,我还是一名汽车驾驶员,开着大货车经常走在这条路上,和同行们一样,饱受孔兑里的洪水和冰窟窿还有郭三梁的沙阻之害。正如当时流行的一段民歌:梁外下雨沿河晴,毛补拉洪水活杀人;想把亲亲往梁外搬,就怕出不了孔兑川;摩托车上捎亲亲,没小心跌进冰窟窿……

沙区老百姓盼望着有一条畅通无阻的公路,通向东沿河,能安安全全、痛痛快快地到达目的地。

1986年,我从旗委调到交通局任副局长,第一件事就是琢磨修这样一条路。

由于难度大,任务重,从1992年8月设想勘探到1997年6月旗委、政府最终做出决定,前后用了5年多时间。

唤醒“死亡之海”

杭锦旗穿沙公路,规范的叫法是锡尼镇—乌拉山镇扶贫开发公路,全长115公里,其中杭锦旗境内线路为锡尼镇—黄河奎素浮桥南岸109.6公里,经过9个苏木乡镇。因为公路从库布其沙漠腹地横穿而过,所以我们都叫它穿沙公路。

一个国家贫困旗县,要按部就班地申报建成这样一条路,怎么也得10年,但杭锦旗没等没靠,先后组织了5次干部群众大会战,从1997年到1999年,用3年的时间把这件事办成了。

开工仪式是在1997年6月16日举行的。虽然场面并不那么隆重,但它标志着:杭锦旗从此进入了一个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代。

公路建设指挥部在巴音乌素镇租了几间平房作为办公食宿场所,隆隆的机械声唤醒了沉睡几千年的库布其沙漠。

从这儿以后,茫茫库布其、历史上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大漠深处冒出了缕缕炊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勃勃生机景象。

红旗飘飘,机声隆隆,每个工地至少要有20多台推土机,七八十个人在一起,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出工了,有的施工队宿营地和工地相距四五公里,每天往返两趟就得走20多公里,所以中午饭只能送到工地吃。

开工后,施工人员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高温酷暑,七八月的库布其温度最高可达60多度,大部分人头晕目眩、呕吐拉痢。沙漠大风多,工地上的水桶和锅盖晚上经常被大风刮出五六百米远,第二天再去找回来。在沙丘上睡觉的人,一晚上也得换几个地方,不然会被沙子埋掉。地方道路养护管理段施工队带的粮食吃完了,又和外面联系不上,20多个人三天只吃了一顿饭。

缺钱、缺人、缺时间,除了信念和经过5年反复论证的方案,在基本上什么都不具备的条件下,修路这件事就干了起来。

全旗齐上阵

为了解决施工中的“三缺”困难,1997年8月7日,旗里组织了书记旗长联席会议。其中一项决议就是动员全旗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干部、沿线苏木乡镇农牧民在穿沙公路两侧开展植树造林大会战。

10月6日,第一批进入治沙大会战阵地的是杭锦淖尔乡的5000多名农牧民和400多辆四轮车,车上拉的全是农牧民自己家的麦秸、葵花杆、沙蒿等柴草,由乡党政干部带队,浩浩荡荡进入了工地。

接着,独贵塔拉、什拉召、赛音乌素、吐格日格、巴音补拉格等苏木乡镇的农牧民、学校学生和旗直机关113个单位的2000多名干部职工也陆续入场。农牧民坐着三轮车、四轮车、骑着马、赶着车,有的携家带口全家出动,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在沙漠中天当被、地当床,喝着掺沙掺土水,吃着白面烙干饼。

半个月时间,每天上万人和近千辆机动车忙碌在巴音乌素到独贵塔拉的42公里治沙路段上。人们把运来的麦秸、葵花杆、沙柳等材料一撮撮地按照不同规格,用双手栽植在公路两侧的无数个沙丘上,就像给每一个沙丘穿了黄的、绿的、褐的各色花格衣服,天罗地网把库布其这条“黄龙”沙漠锁住了。

汽车拉来的沙柳只能卸在公路两边,而栽沙障的地方由近及远扩展,最远处离公路有500多米,所用的材料全靠人背肩扛,有的沙丘近百米高,就是空人走上也得气喘吁吁,而治沙大会战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得背着沙柳上去,有的一次背两捆,至少也有五六十斤重。有的前拉后推,有的连跪带爬;有的已经上去了,大风一刮又溜下来,接着再上。特别是小学生,好不容易爬在半坡,大风一吹,只要前面跌倒一个,连人带沙柳向下一滚,后面的全被“扫”倒,一滚一大群。

在十分苦难的条件下,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旗直部门113个单位,每一个单位只留一个看门,但是职工都抢着上工地,谁也不愿意留下,只好由领导指定。

什拉召苏木女牧民蒙根,背着八个月大的孩子,每天往返工地要走上100多里的沙路;图古日格苏木牧民巴音几日嘎啦70多岁,不顾儿女劝阻,完成自己的治沙任务之后,还要求多做贡献;赛音乌素苏木肯巴特尔,把自己70多岁的老母亲送到亲戚家,自己和妻子住羊圈,把房子腾出来让施工队的同志们住……

从1998年春天第二次治沙大会战开展,采取了工程治沙和生物治沙相结合,封沙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相结合的治理方式,在继续用枯枝栽植沙障的同时,大量种植耐干旱、适合沙漠生长、固沙效果显著的植树种子和幼苗,如旱柳、柠条、沙柳等,这就叫做“栽死的、种活的、养绿的”。

铸就“大漠奇迹”

经过3年艰苦奋斗,1999年10月8日,穿沙公路终于建成通车。

穿沙公路连通了110国道,包-兰铁路,109国道,彻底结束了赛音乌素、巴音布拉格两苏木不通公路的历史,使沿线两万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有了希望,使杭锦旗得天独厚的甘草、苦参、麻黄等药材和农牧业产品销售有了出路,为开发库布其沙漠特大响沙带、七星湖的旅游事业和更广阔的沙产业提供了便利条件,为今后沙漠修筑公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治理库布其沙漠实施百万亩生态绿化建设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杭锦旗13万人民在库布其沙漠禁区战风沙、斗酷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修建了一条黄金通道,并且创造出了解放思想、敢为人先、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穿沙精神。

3年内5次大会战,每次近万人自带干粮,住帐篷、睡地铺、吃野炊,硬是一根一根地扎成了2453万公顷的沙障,投入人力70万人次,车辆18501辆次,栽下几百万株树。有人统计过,如果把穿沙公路栽的沙柳一节一节接起来,能绕地球十几圈。穿沙公路两侧每一根草、每一苗树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都闪耀着杭锦旗13万人民改变贫穷命运所彰显出的思想光芒,编织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这种精神鼓舞杭锦旗人民完成了多年未完成的各项事业,塑造了新形象,大大提高了杭锦旗知名度,使全旗的各项事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