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要闻

中蒙边境第一村:家家户户国旗飘扬

2016-10-18 10:01:35 | 来源: 新疆日报 | 作者: 铁格斯 甄世新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46户人家的村子并不大,一条宽阔平整的柏油路横贯全村,白墙红顶的安居富民房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侧。

当城市、街道、村庄、草原、森林、小河一一被甩在身后,眼前的风景变得宏阔而荒凉,苍天之下,只有黄褐的戈壁,无边无涯。山在天边,画出低低的波浪般的曲线。离县城100多公里,突然,在这黄褐色的波浪间,闪动着一片耀眼的洁白,那是一片整齐漂亮的房屋。然后,记者看到了红色的屋顶,看到了家家房子上的一面面五星红旗,像一簇簇跃动的火焰,鲜艳美丽,在戈壁和群山中显得格外耀眼。这就是被称为“中蒙边境第一村”的查干郭勒乡萨尔布拉克村。

“听党指挥,守住家园”

一进村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气势雄伟的旗台。大理石底座上镌刻着醒目的大字:“中蒙边境第一村”。“稳疆兴疆,富民固边”8个大字分别刻在旗台两侧。高高的旗杆直指苍穹,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蓝天白云下迎风招展。这里距中蒙边境只有十几公里。

46户人家的村子并不大,一条宽阔平整的柏油路横贯全村,白墙红顶的安居富民房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侧。路上行人寥寥,不时有一群羊热热闹闹地招摇过市,安静的村落里弥漫着羊粪的气息。萨尔布拉克村是个牧业村,全村有500多头牛、5000多只羊。

在村里,记者遇到了58岁的巴克西,他曾在村里当过兽医,后来又当了近10年的村支书,听说来意,热情地邀请记者到家里坐坐。巴克西家除了两室一厅的安居富民房,还有一个宽敞干净的大院子。有意思的是,这里的安居房是四户人家连在一起的,刚好构成一个“田”字。据说这样的设计是考虑到边境地区的特殊实际,便于相互协作。

“这里本来就是一个小村子,住时间长了,邻里关系特别好。有些人家在院子的隔墙上开个小门,邻居串门更方便。”巴克西说。

进了巴克西家,记者一行都有点“没想到”,外面是灰土色的戈壁滩,家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一尘不染的屋子,舒适的长沙发,漂亮的挂毯,雅致的落地纱帘,还有大彩电、冰箱,茶几上摆满了丰盛的美食。

巴克西乐呵呵地说:“2007年乡里修了大坝,村里3200亩天然草场的浇水问题解决了,人们养的牛羊多起来了。2007年,村里修了25公里柏油路,从村里到乡里骑摩托车就半个多小时。

哪像过去,全是土路,要是下雨下雪,骑马去乡里,来回一趟要一天。2012年,乡里给盖了46套安居富民房,以前我们住的都是破烂的土坯房。2013年,村上通了长明电,不用点蜡烛了,能看电视了。水泵抽出了井水,不用再去2公里外的河边拉水了。每年村里都有些新变化,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巴克西家有三十多只羊、十几头牛,一年从牛羊身上挣一万多元,此外还有5000多元的草场补助。作为萨尔布拉克村村民,从2014年开始,每人每年有840元的边民补贴。巴克西的一个女儿已经出嫁,现在家里只有3口人,老两口和儿子。作为护边员,他还有每月800元的补助金。

萨尔布拉克村的17名护边员负责守护95号—110号界碑之间30多公里的边境线。巴克西告诉记者,大家轮流巡边,边境线上天天都有巡边的村民。他现在一周巡边一次,过去骑马,现在夏天会骑摩托车。“我们都听党指挥,守在这里,就是守住家园。”

几十年过去了,村子里的住户没有一家迁走。“有时候也想换个地方,可是在这里生活习惯了,都是熟悉的老邻居,还是觉得这里好。”这位满面风霜的哈萨克族老支书微笑着说。

这里的生活每年都有起色

中午1时许,记者来到了沃再尼家,正赶上他和妻子、女儿在吃午饭。见到我们,一家人热情地给我们倒奶茶,端上包尔萨克(哈萨克族面点)。

沃再尼有两儿一女,女儿和小儿子都在上中学。大儿子初中毕业,在塔克什肯口岸打工。口岸离村子只有三十四公里,村子里不少人去那里挣钱。沃再尼的妻子打理10亩草场,家里的40只羊托管给别人,整个夏天,他都在口岸上打零工。

院子里,沃再尼家的安居房旁边,一个圆形的房子已经完成了一多半,虽是砖混结构,形状却像毡房。“村里好多人家都在院子里盖这样的圆房子,夏天住人,很凉爽;冬天放食品,跟冰箱一样。现在条件好了,大家都想提高生活质量。”沃再尼笑着说。

萨尔布拉克村是个有230多人的村子,但走在村子里,静悄悄的,很少看到年轻人。现任村支书汗孜拉力别克给记者揭开了谜底:“2013年,村子通上长明电后,电话通了,和外界联系方便了,出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现在村里有100多人在北屯、米泉、青河县城和青河县塔克什肯口岸、阿魏灌区打工。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2300元,2015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150元,今年应该更多。”

外出打工不仅鼓了腰包,也让这个村哈萨克族牧民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过去长达半年多的冬季都“猫”在家里,现在不一样了。沃再尼说:“10月份,口岸的各项工程都结束了。我不想在家里闲呆着,这些天,正在四处托人联系,想到别的地方找点活儿干。现在,大家都想多挣些钱。”

上个世纪50年代,沃再尼的父亲就在这里放牧,沃再尼生长在这里,眼见这里的生活每年都有起色。“以前,人们不太重视读书,现在孩子都要去上学,乡上的教学条件也比从前好多了。2012年,村子里出了第一个大学生,这几年,考上大学的孩子多起来了。”沃再尼说。

见过了外面的世界,依然觉得这个村子最亲。48岁的沃再尼说自己这辈子肯定不会离开萨尔布拉克村了,但是他有点遗憾:“村子里很多人家都有护边员,我一直没有当上。”他特别希望村里护边员扩编时,能把自己“扩”进去。“现在嘛,我虽然不是护边员,也有护边员的责任感。”沃再尼笑着说。(记者张海峰 严小娟巴莎·铁格斯 甄世新摄影报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