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村牧区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培育农村牧区良好社会风尚,建设美丽乡村,近日,包头市达茂旗文明委在农村牧区集中开展了以“清洁家园、清理田园、清净草原”为主题的乡风文明大行动,有效整治了农村牧区存在的不良风气,遏制了陈规陋习,倡树了文明新风。
一是确定了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内蒙古党委宣传部、纪委、文明办联合下发的《关于坚决反对和遏制当前农村牧区不正之风的意见》,着力解决当前农村牧区存在的“五风”(即大操大办之风、封建迷信之风、酗酒赌博之风、薄养厚葬之风和家族宗亲之风)问题,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着力解决“家园、田园、草原”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和农村牧区脏乱差问题,全面营造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城乡环境,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讲文明树新风,不断净化农村牧区社会风气,提高农牧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提升农村牧区社会文明程度。
二是确定了工作目标。通过集中开展以“清洁家园、清理田园、清净草原”为主题的乡风文明大行动,整治村容村貌秩序,农村牧区生活区“五乱”现象,全面清理田间“三废”、整治无耕地区域及道路沿线、草原废弃工矿企业、牧点周围、旅游区周边环境,使全旗的环境卫生综合水平明显提高。同时,结合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培育选树了2个勤俭节约、科技致富、孝老敬老、移风易俗、村务公开、环境优美等先进样板村镇,参加自治区“百佳十星级文明户”、“百佳文明农牧民”评选表彰。
三是集中开展了十大乡风文明行动。第一,开展了清洁家园集中大行动。指导全旗各自然村、嘎查建立健全了村级卫生文明公约,以自然村为单位确定了卫生保洁员,将卫生责任区落实到户,并定期进行垃圾清运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按照“户集村收、集中处理”的原则,进行卫生大清扫、大清理、大清运活动。认真治理嘎查村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现象。配合农工部以嘎查村为单位拆除影响村容村貌、路容路貌的破旧废弃房屋、厕所和猪圈,清除草垛及其他堆积物。第二,开展了清理田园集中大行动。以村、嘎查为单位动员农牧民主动清理田地里的覆膜、秸秆、滴灌毛管等垃圾,平整田埂,清捡田埂、灌渠里的积存垃圾。配合农工部和农牧业部门积极拆除、清理田地里的三废(废弃电杆、废弃井房、废弃标牌),修缮、美化田间井房等农田设施,做到全面规划、风格一致,使设施和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同时,配合有关部门清捡无耕地的公共区域、便道沿线,以及林地、乔灌木上悬挂的白色垃圾,整理贮窖周边环境。第三,开展了清净草原集中大行动。清理旅游景区、农牧家乐、农牧民生活点周边的生活垃圾,配合有关部门修缮、整治草场围栏,做到标准一致、材质统一、整齐美观;完善了草原上旅游点的环卫设施,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对取沙、取土坑进行了平整埋覆,以恢复植被,整治在草场上碾压开道行为,对已形成的破坏严重的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同时,积极做好工矿企业周边的环境卫生整治,指导在产的工矿企业建立常态化的巡控机制,严禁在规划区外倾倒废渣、排放废水,实现无裸露的建筑、生活、生产垃圾,对无主的废弃工矿企业进行了集中处理。第四,开展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专项整治行动。教育农村牧区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倡导勤俭节约、婚事新办、喜事省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大力倡导“文明婚庆仪式”、集体婚礼等文明新风,深入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第五,开展了扫黄扫赌专项行动。以打击、遏制色情赌博违法犯罪活动发展势头为重心,在农村牧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组织开展了扫黄扫赌专项行动,配合公安机关、文化部门,依法打击以扑克牌、麻将、牌九、“斗牛”等形式开展的赌博活动,依法取缔了电子赌博游戏机,彻底整治了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同时,加大了各种形式的宣传力度,教育农牧民群众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做到远离黄赌毒。第六,开展了移风易俗文明殡葬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要求农村牧区党员干部带领群众积极实行火葬,改革土葬,革除丧葬陋习,树立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新风尚。同时,要求党员干部带头进行文明低碳祭扫,通过开展网上祭奠和鲜花祭奠等活动,祭奠先人,传承先进文化。第七,开展了农村牧区六乱集中整治行动。针对农村牧区存在的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泼、棚圈乱建“六乱”现象,结合农村牧区实施的“十个全覆盖”和示范嘎查村建设,把创建美丽乡村作为基础工程来抓,深入开展了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活动,扎实有效地整治了脏乱差问题,并充分发挥农牧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自己动手,分片包干,自觉整治门前院后,田园道路,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建立了乡村自愿保洁队伍,确保垃圾长期有人收集、保洁长期有人管,使农牧民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健康文明的良好习惯。第八,开展了乡风文明建设宣传教育行动。立足农村牧区实际,从群众身边选典型,依靠群众推典型,树立了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乡风文明先进典型,指导12个苏木乡镇、嘎查村利用文化站、文化墙、黑板报、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在村口、路边、村中街道两侧等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标语,突出孝道和诚信主题,设立遵德守礼提示牌和善行义举“四德”榜,新闻媒体对先进典型进行了大张旗鼓地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使纠“五风”工作真正入脑入心。第九,开展了文明村镇创建和身边典型评比活动。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把“十个一”建设作为文明村镇创评的硬性指标,紧紧围绕文明村镇创建中的社会风尚、村容村貌、文化建设、创建活动、组织领导等五个方面的标准,强化量化考评,确保每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农牧民群众中开展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表彰活动,为建设文明乡风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第十,开展了村民整章建制自我约束行动。在12个苏木乡镇的13个市级以上文明村镇中率先成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充分发挥这些自治组织的作用,大力遏制农村牧区存在的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通过发挥农村牧区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的监督引领作用,昔日农村牧区中存在的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盛行、赌博酗酒、薄养厚葬、家族宗亲和垃圾乱倒、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牲畜乱跑、棚圈乱建现象得到了有效改观。
四是采取了三项具体措施。第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苏木、乡、镇党委、政府都做到了高度重视农村牧区乡风文明建设,把乡风文明建设纳入了文明村镇考核评价体系,成立了乡风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强化监督检查和工作落实,切实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不断推动农村牧区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第二,发动群众,注重实效。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凝聚群众贯穿活动始终,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满足农牧民需求、提高农牧民素质上,放在多办农牧民既得实惠又受教育的实事上,在帮助农牧民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同时,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增强了乡风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了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参与热情。第三,重点突破,典型引路。紧紧抓住干部群众反映突出的“六乱”和“五风”问题,通过承办包头市乡风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大力宣传选树了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涌现出的各类典型,宣传推广了乡风文明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从而推动乡风文明大行动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郝茂生)